张胜友:时代弄潮 独树一帜
2016-01-25刘斌
刘斌
【采访手记】隆冬时节,北京的天气如婴儿的脸,变幻无常,三天晴两天阴,经常雾锁京城,人们谈霾色变,满大街3M口罩掩捂嘴脸的人,发出无奈的叹息。访问张胜友老师那天,天公作美,晴空如洗,准时如约敲开他的家门,见他一脸倦容,得知赶一篇约稿,直至凌晨三点,照常早起,接受访谈,感动。
“您的头衔太多,不知如何称呼好?”我进门后说道。
“没关系,我已退休多年,就叫我老张吧。”
“那就称您张老师啦。”
落座之后,家人端上咖啡、香茶,张老师却点燃香烟,先递我一支,我谢绝后,他又突然问道:“我吸烟,你不介意吧?”“不介意”,我解释道,“因联系不畅,时至今日,已访过10位名家了,你压阵了,十分抱歉。”张老师轻松地说:“没关系,真的没所谓。”
一句“没关系”,又一句“没所谓”,让我更增添了些许敬意。
张胜友是著名电视政论片大家,是中国电视政论片写作第一人,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光明日报》记者、专刊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他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如《破冰之旅》《人口:魔方世界》《行走的中国》《世纪回声》《父亲》等等,唯美新颖,领时代风骚;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如《擎起达摩克利斯剑》《力挽狂澜》《沙漠风暴》《命运狂想曲》《让汶川告诉世界》《北川重生》《天网恢恢》等等,激情澎湃,大气磅礴;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如《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风帆起珠江》《闽商》《海南:中国大特区》《风从大海来》《百年潮·中国梦》等等,高扬着历史与现实、当代与未来的大旗,思想深邃,张力四射,发出深刻的震撼力量,是大情怀,大格局、大才智,大手笔。
政论是内容,影视为载体,电视政论片属于纪录片范畴。张胜友思想前卫独树一帜,颇受关注。在信息时代,网络科技与新媒体迅猛发展,张胜友老师多年前敏锐发现这一趋势,率先在报告文学和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勇于尝试,大胆涉“电”,开始了电视政论片写作,一路走来,创作了40多部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随社会前进足迹,发出了强大的视觉讯号,文字与画面并驾齐驱,影响深远、广泛。
电视政论片第一个突出特点是思想力度高。
张胜友认为:所谓思想力度就是作品旗帜鲜明、观点鲜明、内容为王、绝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同时,作者一定要有独立的观察、独到的见解、独自地发现,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独特的思维阐述。要将艺术的鲜活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有机揉合在一起,这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一夜完成之事,需要长时期的学习、思考和积累,要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提升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进行长期的思想积累、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积累,还要有生活积累和创作的实践经验。
纵览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都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在“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关口,鲜明地表达立场,宣泄情感,跳出窠臼,一针见血。比如:20世纪九十年代,时任福建省石狮市市长的刘成业,专程来京邀约他为石狮创作一部电视政论片。当年,石狮曾被称为“大陆小香港”,“特区中的特区”,值得写,有宣传意义和价值,什么是石狮的改革特点,推杯换盏间,张胜友突发灵感,大呼一声:有了,为什么大刀阔斧改革?为什么疯狂搞服装业,就是追求财富!于是,这部电视政论片的片头解说词在微醺中产生:“大海问:推动人类进步的车轮是什么?一个遥远的声音:财富。大海问: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一个浑厚的声音:创造财富。大海问:石狮人的品格是什么?海浪声似惊涛裂岸,伴随着一个坚毅的声音:敢于创造财富……”
这灵感突发、脱口而出的话语,日后成了电视政论片《石狮之谜》的主旋律。刘市长赞不绝口,连声说,这就是石狮人的特点,就是石狮人的精神。
张胜友的电视政论片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浓烈的感恩情怀,他深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儒家情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联系一体,满腔热忱,一腔热血,拥抱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拥抱充满希望的社会。他曾发过感言:“我虽然不能在改革开放一线冲锋陷阵,但是我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开放呐喊、擂鼓助威,为社会进步鼓与呼。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在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中,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把目光和笔触投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书写、记录,表现行走中的中国。
张胜友的电视政论片还有一个独到的特点,就是极富个性,诗化般的充满激情的语言魅力。复旦名校系统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写作的磨砺,使他具备了深厚的语言驾驭基本功,行文短小精致,洗练简洁,语法修辞运用自如,格言警句精当,恰到好处,读来饶有兴味,不禁拍案叫绝。语言的优美雅致与影视画面的唯美出奇,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精美语言的难得享受。
张胜友的作品为什么立论那么高远,意境那么开阔,可以从他曲折坎坷的人生命运中找到答案,从他意气风发、壮怀激烈的博大情怀中找到答案。
张胜友出身贫寒,在闽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度过了童年时光,父亲是教语文的乡村教师,也许他的基因中承继了文学的生命密码,父亲从王勃的《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句中,择“胜友”取名。祖父是经营烟丝生意的残疾人,土改时被划为“工商业地主”。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出身不好”包袱,曾梦想参军当飞行员,根本无门,想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根本无路。十七八岁那年,初涉人世,一度因是“牛鬼蛇神”的狗崽子,想寻短见,但不知道如何下手自杀,没有死成。无奈之下,还是回乡当了十年知青。
那十年,他找到了点燃生命之光的火种——文学。
在乡里能找到的名著经典,如《红与黑》《牛虻》等,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能找到的《文学概况》《写作教程》,就挑灯研修。他聪明肯吃苦,学了一身裁缝手艺,借以走街串巷挣钱养家。不经意间,在《福建日报》上发现朋友林凌的小说《夜宿红岗寨》,受到刺激,毅然卖掉缝纫机,白天种田,晚上执笔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处女作小说《禾花》在县《工农兵文艺》上发表后,他在文学之路上开始疾行。机遇总会给有准备的头脑,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他全力以赴。当时报志愿,可以填三所大学: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志愿,厦门大学中文系,破釜沉舟,不留后路。后来,他父亲的一个同事劝道:北方天气寒冷,吃窝窝头,你会生活不习惯。他这才把报考志愿中的北京大学划掉。父亲狠狠骂道:“一个泥腿子,心那么高,能考上省里的师范院校就不错了。”他有股倔劲,上大学,就要上名牌大学。高考结果,如愿以偿,“复旦,复旦”。人生第一个梦想得以实现,他年近三十参加高考,高分进入名校,是励志的生动故事,成为家乡许多年轻人争相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