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协同”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6-01-25孔令青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西疗法医学

孔令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100700



·专家笔谈·

“中西医协同”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孔令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100700

中西医结合是基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且两种医学势将长期并存的客观现实而创立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十分丰富,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笔者认为,“中西医协同”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1 “中西医协同”的概念

“中西医协同”的概念是由“协同”概念引申而来。

1.1协同的一般概念

“协同”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在军事学上,协同是指“诸兵种的兵团、部队、分队遂行共同战斗任务而进行的协调配合”[1]。在药理学中,协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应用所产生的药效表现为增强的现象”[2]。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人机协同”、“协同软件”等概念[3]。经济学家也在研究“协同效应”[4]。1981年,德国学者哈肯出版了一部名为《协同学》的专著,他把“协同学”定义为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5]。

协同概念涉及双方或多方参与同一行动时的协调配合问题。在医学上,中西医结合涉及中医、西医二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等问题,完全可以借用“协同”的概念。

1.2“中西医协同”的定义

中西医协同的概念涉及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借用药理学和军事学上的“协同”概念,可以把它定义为:研究中、西两种疗法在临床联合应用中的组合原则、规律和方法,通过科学的搭配,发挥两种疗法的协同作用,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成本、减少不良反应的医学方法。

中西医协同的实质是提倡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中西疗法联用,反对主观盲目、杂乱无序地“混合使用”中西疗法的不合理现象,力求在临床治疗上真正做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实际上,中西医协同不限于中西医在治疗上的协同,还包括在理论、诊断、基础研究等诸方面的协同。比如,病证结合诊断模式就是中西医在诊断方面实现协同的一个成功例证[6]。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治疗上的中西医协同问题。

2 孕育“中西医协同”概念的客观现实

中西医在我国长期并存是产生“中西医协同”概念的土壤。这一客观现实使中西疗法联用(主要是中西药物联用)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2.1患者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医疗服务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大中城市,许多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也在接受西医治疗,反之亦然。这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各种疑难病的患者当中更为普遍。同时服用中、西两种药物,或者先后采用中、西两种疗法的患者数目相当庞大。人们普遍认为,中西疗法联合应用的效果会更好[7]。

2.2医师方面

在我国,无论中医师还是西医师,都合法拥有使用中、西两类药物的处方权。临床上中医开西药、西医开中药不受限制,而且相当普遍。一位医师同时给患者开出中药和西药两种处方的情况比较流行。

2.3医学研究方面

医学期刊上经常刊登“中药加西药”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报告,基本上都得出了中西疗法联用的效果大于单纯使用中药或单纯使用西药的结论。这些结论引导着医师和患者更倾向于采用中西疗法联用的方式治病。

2.4临床中西疗法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以上3个原因,中西疗法联用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这本是中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然而,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混乱无序的中西疗法联用现象普遍存在着,而指导中西疗法联用的基本原则和相关理论近乎缺如,这就造成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全凭个人经验来摸索,从而出现了临床需求与理论指导之间的严重脱节。更有甚者,一些不良人员打着“中西医结合”的幌子,开出所谓“中西医结合”的“大处方”,坑害患者,捞取钱财,罔顾中西疗法联用的实际效果。

如果盲目认为中西药物联用的效果必定最好,一定是1+1>2,这种观点肯定缺乏科学依据,甚至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中西药物联用的效果判定,必须依赖大量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提供的客观数据加以验证和支持,不能先验判定。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心所在,倍受重视。然而,恰恰是在这个最能够反映中西医结合实用价值的地方,却非常缺乏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指导,甚至出现了临床“理论危机”[8],这不能不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薄弱环节。

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中西医协同”的概念,呼吁大力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中西疗法联用制订明确的指导原则、实用理论和可行方案。

3 “中西医协同”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中西医协同”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研究目标

在中西疗法联用方面,中西医协同追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组合,发挥中西疗法的协同作用,取得最佳临床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成本,避免治疗的不良反应。这也是中西医协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3.1.1中西疗法联用必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中西医协同的核心是统筹中、西两种医学资源,合理分工协作,科学组合,实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而不是放任两种疗法互不通气,各行其是,甚至彼此拮抗。这就要求在中西疗法联用时,对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毫无章法,不能胡乱搭配。这里面就包含着大量的具体科学问题,需要认真地、逐一地加以研究解决。因此,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联合治疗和单法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评价中西疗法联用的临床效果,是应该大力开展的一项工作。

3.1.2中西疗法联用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理论上讲,对一个患者实施的治疗方法越多,这些疗法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中西疗法联用不应该增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应该通过中西疗法的合理搭配,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否则,联合治疗就会弊大于利。

3.1.3中西疗法联用应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成本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通常会增加医疗成本,加大医学资源的消耗。因此,在中西疗法联用的问题上,中西医协同研究要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研究如何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较低的医疗成本换取最优的临床疗效。如果在这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中西医协同”。只有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增进医疗效率,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才能实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契合医学发展的时代潮流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

3.2理论研究

中西医协同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出和建立一套中西疗法联用的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此,发现中西疗法联用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所幸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了五十余年,积累了中西疗法联用的大量临床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素材,从中挖掘、整理和总结出科学而实用的理论成果。试举例说明如下。

3.2.1中西疗法的分工理论研究为了实现中西医协同,从理论层面上阐明中西疗法的分工协作原则非常必要。例如,对于肿瘤患者,在西医已经应用放疗、化疗或手术等方法对肿瘤病灶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中医仍采用传统的“攻毒、软坚、散结”等治法,继续针对瘤灶发起攻击,似乎意义不大,甚至是画蛇添足。如果此时中西疗法能够分工协作,中医从“减毒增效”的角度出发,采用健脾益气或补肾养血等疗法[9],配合西医疗法,就有可能实现中西疗法的协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3.2.2中西疗法的分时理论研究针对某一疾病的时间生物学特点和规律,合理地分时期、分阶段实施中西疗法,发挥两种疗法在疾病不同时点上的各自优势,达成协同作用,这是中西疗法的分时配合理论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3.2.3避免拮抗的治疗理论研究哪些中西疗法同时或邻近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哪些中西药物存在配伍禁忌?这些课题既需要临床经验的总结,也需要中西医协同理论的指导。在临床中避免拮抗治疗的出现,对于医疗安全、医患和谐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总结已有不少。如何整理、提炼此类既有的研究成果,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3.3临床研究

中西医协同研究需要制订一大批中西疗法协同的临床方案、治疗指南(规范或标准)以及配套的疗效评价体系。制订如此众多的指导方案,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总结和验证中西医协同疗法的临床效果,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10]。目前,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是客观评价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的最佳选择。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制订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治疗标准,规范中西疗法联用的医疗行为。

目前,许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已经展开,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需要在中西医协同理念的指导下,把这些工作开展得更深入、更全面。

4 结语

在中西医结合的伟大实践中,中西医协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中西医“有机结合”的要求。

当前,临床中西疗法如何科学联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研究还很薄弱,几近空白。为此,“中西医协同”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间上的紧迫性。面对如此巨大的研究真空,广大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切勿袖手旁观,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用科学有力的研究成果填补这一空白。

[1]卜先锦.军事组织协同的建模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2]赵克健.现代药学名词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89.

[3]吴克忠.协同软件发展新时期[J].办公自动化,2005,11:1-5.

[4]郑明高,郑小霞.金融控股集团协同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1:52-53.

[5]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

[6]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1-5. [7]陈可冀,吕爱平,陈士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485-488.

[8]潘学柱,吴德保.中西医结合临床面临理论危机[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2):7-8.

[9]朴炳奎.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与展望: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绩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612.

[10]陈可冀,宋军.循证医学的提出对中西医结合的启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43-644.

10.3969/j.issn.1674-4616.2016.02.022

2016-02-12)

猜你喜欢

中西疗法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医学的进步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医学、生命科学类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