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诊治声带白斑研究进展

2016-01-24丁小龙赵荣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玄参白斑桔梗

丁小龙赵荣祥

中医药诊治声带白斑研究进展

丁小龙1赵荣祥2

声带白斑;喉白斑病;中医药

声带白斑是声带黏膜上皮由于生长异常或成熟异常及过度角化引起的喉炎症改变[1]。由于该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声带上皮的增生,故在日本多被列入声带上皮增生症的诊断名称中[2-3]。又由于该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存在一定的恶变倾向,故也被一些文献列入喉的癌前期病变中[4-5]。声嘶是声带白斑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常见的初诊原因。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后易复发,而且缺少有效的内科药物治疗。中医在该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冀在收集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声带白斑的中医范畴

声带白斑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声音嘶哑,并且为慢性起病,故中医一般把其归属于喉喑病中的慢喉喑范畴[6-8]。但也有学者把其归于“喉疳”范畴,最早见于《外科启玄》,并倡议命名其为“干性喉疳”[9]。

2 声带白斑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古籍对喉喑的认识[10]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张仲景,隋唐宋时代有所补充,金元时代逐渐深入,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古人认为,喉喑的发病有急慢之分,急性者发病急,病程短,以风寒、风热、火热之邪外侵为多;慢性者,发病缓慢,病程长,多为阴虚、气(阳)虚、痰瘀所致。较早对喉喑病机阐述的《景岳全书》中说“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声带白斑在中医归结为慢喉喑,多因肺脾失调,内生痰浊,凝结咽喉,瘀滞增生,生化刺角,形成角化物,痰浊久郁可化痰毒,结于喉部生白斑[6]。有人认为声带白斑和乳头状瘤有着某些共同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其病理特点为痰浊与瘀血结聚于喉间;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痰瘀互阻为主的,多见声带出现有形之物,喉部痰黏等表现;另一种则是兼有热毒伤阴指征,如喉干,或喉部有胀热感[11]。也有认为声带白斑系肺肾阴虚,兼有痰湿瘀阻[12]。熊大经教授[13]认为,该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因复杂,痰、瘀、虚俱有。陈小宁教授[8]也认为声带白斑属痰瘀互结,邪滞喉窍,壅滞经络,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不能濡润清窍,而凝聚为痰,结聚于喉,显于声带则成白斑。综上,声带白斑属痰瘀互结已基本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可能兼有肺(肾)阴虚或脾气虚。

3 声带白斑的中医辨治原则

对喉喑的辨证,古人主张以虚实为纲,并以外感、内伤分实虚,明标本。慢喉喑则多从阴津不足、气(阳)虚、痰瘀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治疗当以先标后本,标本兼治。较早对喉喑提出治疗原则的《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寒者散之,有火者清之,有风痰者豁痰,若相火上炎灼肺者,宜金水同治”。在用药方面,强调“总宜甘润,不宜苦燥”[10]。声带白斑多为痰瘀互结,故治疗原则应为化痰散瘀,根据是否兼有阴虚或气虚,再予补阴、益气。

4 声带白斑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郑昌雄等[14]采用化痰散瘀为主的方法治疗7例声带白斑,组方: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生薏仁、杜红花、炙僵蚕、天冬、麦冬、白桔梗、生甘草。随症加减:双侧声带充血明显者,加京元参、生地黄或丹皮;大便干结难解者,加全瓜蒌或生大黄;有胃窦炎胃溃疡病史者,去炙僵蚕,加川黄连、炒莱菔子、合欢皮或茯苓;喉黏膜鳞状上皮出现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者,加生黄芪、生地黄、炙鳖甲、芙蓉叶。经3~10个月治疗后白斑消退6例,好转1例。方中红花活血行瘀,僵蚕、桔梗化痰消斑,佐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生薏仁等,均有清热化痰之效,以助活血消斑之势,其中桔梗、生甘草、僵蚕皆为中医利喉之要药。刘昕等[15]亦用上方治疗声带白斑19例,先在纤维喉镜下咬除白斑,术后2周开始用以上方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李春芳等[11]用上方加减(减天冬、麦冬,加海藻、昆布)治疗9例伴有间变的声带白斑,其中8例经3~7个月治疗后声带白斑全部消退,1例好转。

张重华名中医工作室[9]对62例声带白斑采用验方《咽喉消斑汤》治疗,总有效率达98.3%。方药组成:北沙参、白芍、天花粉、玄参、野百合、丹皮、射干、牛蒡子、薏苡仁、桔梗、生甘草。其中白芍、北沙参为主药,养血敛阴而清肺;配玄参滋阴散结,天花粉益阴祛腐,加强养阴之力;丹皮清热活血化瘀,射干、牛蒡和甘桔汤清肺热、宣肺气,利咽而消痰;百合、薏苡仁健脾益肺,化痰而消肿块。全方以养阴利咽为主,辅以清热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熊大经教授[7]用行气祛痰,通络开音法治愈声带白斑一例,方药如下:瓜蒌皮、炒瓜篓子、法半夏、麦冬、浙贝母、桔梗、天花粉、烫穿山甲、白芍、竹叶柴胡、炒枳壳、炒苍术。方中瓜蒌皮、瓜蒌子、炒苍术、法半夏、浙贝母以祛痰散结,配合柴胡、枳壳行气;桔梗、穿山甲通络散结;白芍、天花粉养阴生津以濡声户。2诊、3诊时根据辨证加减,治疗三周后复查白斑消失。熊教授[13]还用益气养阴、豁痰散瘀中药成功预防声带白斑术后复发1例,基本方:法半夏、菖蒲、苍术、白蔻仁、玄参、桔梗、浙贝母、黄芪、山楂、皂角刺。

陈小宁教授[6]用祛瘀散结,化痰开音法治愈一例,基本方:僵蚕、胆南星、大贝、赤芍、夏枯草、玄参、生山楂、薏仁米、天竺黄、射干、桔梗、蒲公英、甘草。方中僵蚕、胆南星、大贝、天竺黄化痰散结,配合射干、桔梗理气;赤芍、夏枯草、生山楂活血化瘀;玄参养阴生津,防化痰太过,耗伤阴精;薏仁米补益脾气,调节气机;蒲公英清利咽喉;甘草调和诸药。经6周治疗后白斑消失。

罗克强等[16]在声带黏膜剥脱术后第2天予服中药汤剂治疗,主要组成:山药、射干、茯苓、连翘、赤芍、金银花、诃子肉、黄芩。咳嗽痰多加贝母、前胡;便秘加郁李仁、制大黄;咽干、咽痛者加玄参、沙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1~4个疗程。方中连翘、射干、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诃子肉、沙参清咽利喉;赤芍、玄参活血散瘀、软坚散结;山药、茯苓补益脾肺、渗湿利水;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解毒、清咽利喉、化瘀生新的功效。结果表明恢复时间服中药组明显短于未服中药组,复发率服中药组显著低于未服中药组。认为中药用于喉显微手术后综合治疗,一方面可抗菌、抗毒、抗炎,减少创面出血、渗出、水肿,同时促进创面愈合及声带黏膜上皮的修复并促进声带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可能促进上皮增生及非典型增生细胞的良性转归,预防喉部疾患的复发及恶变。

师秀平[17]报道在纤维喉镜下切除白斑后给予养阴逐瘀汤治疗:南沙参、北沙参、生白芍、百合、天花粉、生山楂、血余炭、射干、夏枯草、山萸肉、浙贝母、蝉蜕、桔梗、生甘草、生黄芪、薏苡仁,认为服用中药组疗效优于未服中药组。杨坚[12]也在纤维喉镜下切除白斑后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处方为:玄参、麦冬、天冬、生地、夏枯草、生薏仁、百合、蒲公英、生甘草。

此外,也有尝试声带白斑术后加服中成药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如董国华等[18]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每次10g,每天2次,连服1个月。认为参苓白术散具有化痰散结、补脾益肺的功效。黄亚平等[19]用金嗓散结丸,连服4~8周,方中桃仁、红花、浙贝母、鸡内金有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马勃等有清热解毒、行瘀、化痰、散结等作用。其他一些作者也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声带白斑,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0-22]。

5结语

中医药治疗声带白斑独特的优势在于强调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其特点是毒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复发率,尤其在术后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医药治疗声带白斑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对单纯增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的声带白斑,以及在术后预防复发方面,但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手术治疗仍应作为首选。存在问题:在临床研究中,总体上侧重于中药复方的运用,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开发较少;缺乏针对中医药治疗喉白斑病临床治疗标准,喉白斑病的治疗仍然建立在中医五官科学喉喑病的基础上。有鉴于此,应结合临床,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医治疗喉白斑病的临床治疗标准,进一步筛选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加强抗喉黏膜异型性增生的中药研制的标准化研究,加强中药有效成分和结构改造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1]陈明星.声带白斑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 (12):2679-2680.

[2]趙榮祥,佐藤公則,平野実.声带上皮過形成症の臨床所見と組織像[J].日本耳鼻咽喉科学会会報,1991,94:225-230.

[3]赵荣祥.声带上皮增生症的临床与病理[J].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4,6(11):929-929.

[4]Zhao R,Hirano M,Tanaka S,et al.Vocal fold epithelia hyperplasia-Vibratory behavior vs extent of lesion[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1,117:1015-1018.

[5]Zhao R,Hirano M,Kurita S.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in premalignant lesion of the larynx[J].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1996,17:36-44.

[6]鹿道温.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11.

[7]谢慧.熊大经教授治疗声带白斑1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5):107-108.

[8]袁媛,陈小宁.陈小宁教授治疗声带白斑1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2):5-6.

[9]张重华.中医药防治声带白斑的经验体会.2014年首次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G]. 2014.

[10]李云英.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4):325-327.

[11]李春芳,忻耀杰,张騪,等.喉白斑和喉乳头状瘤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14(1):43-44.

[12]杨坚.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喉白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6):3709.

[13]杨旭,尉瑞,袁晓辉,等.熊大经预防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1):12-13.

[14]郑昌雄,忻耀杰,李春芳.中医中药治疗喉白斑[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41-42.

[15]刘昕,刘桂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喉白斑[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6-67.

[16]罗克强,张小伯,王娜亚,等.喉显微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喉癌前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5):262-264.

[17]师秀平.养阴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喉白斑病50例[J].西部中医药,2012,25(7):49-50.

[18]董国华,任登霄,朱艳菊.加味参苓白术散对声带白斑切除术后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 (2):99-100.

[19]黄亚平,徐林根,姜辉.金嗓散结丸治疗声带白斑6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事,2012,26(9):1036.

[20]李朝晖,郭晓东,宣永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喉白斑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3):170-171.

[21]李蕾.李淑良教授治疗喉部良性肿物的经验[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6,5(2):4-5.

[22]曹建国,朱敏君,金杰,等.喉癌前期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J].上海医学,2004,25(3):126-127.

(收稿:2015-07-06 修回:2015-08-21)

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杭州310000)

赵荣祥,E-mail:zhaorx2008@hotmail.com

猜你喜欢

玄参白斑桔梗
不同种植条件与不同干燥方法对苦玄参各部位苦玄参苷IA和IB的影响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黔产玄参化学成分研究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白斑消褪靠自灸
玄参环烯醚萜苷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不同配比苍术-玄参药对中4种成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