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叶生产中的不利气象条件及对策建议
2016-01-23娄伟平
娄伟平 肖 强
(浙江省新昌县气象局,312500)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省地处中、低纬度沿海过渡地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茶叶生产,是我国绿茶重要生产基地。浙江省茶叶气候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茶叶气象灾害也十分严重。冬季冻害、春季霜害、高温、干旱等灾害的发生非常频繁,给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浙江茶叶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浙江省茶叶生产中的不利气象条件,为茶叶生产趋利避害提供参考。
一、茶叶生产中的不利气象条件
1.冬季冻害
冬季冻害分为低温冻害和雨雪冰冻。冬季低温是影响茶树品种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浙江省茶树适宜种植区,冬季低温冻害发生几率为10~15年一遇,但影响很大。如1991年12月27~31日,宁波市平原和高山茶区的气温分别降到-8℃和-13℃,全市有9.52万亩茶园遭受冻害,其中冻害程度为1~2级的有6.5万亩,冻害程度3~5级的有3万亩。
当冬季出现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虽然在茶树冻害临界温度以上,但由于冰冻时间长,茶树也会遭受严重冻害。2008年1月12日至2月16日,浙江省出现了长时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全省240万亩茶园中有116.7万亩受灾,其中17.3万亩严重冻害,直接经济损失9.88亿元。
2.春季霜害
春季霜害常常发生在春茶初期。随着浙江省早生茶树品种的面积不断推广,遭受春季霜害的几率持续提升。其中浙江省出现全省性严重霜冻的概率达到3~5年一遇。2010年,浙江省出现1997年以来最严重的全省性“倒春寒”天气,3月8~10日,最低气温普遍达-2~-4℃,高山达-10℃左右,全省大约有150万亩的茶园遭受冻害,而已开始萌发的早生茶树品种出现严重冻害,全省茶叶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左右;2013年4月7日,浙江省部分地区出现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低温霜冻天气,全省近48万亩茶园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左右;2016年3月11日,最低气温普遍在0℃以下,高山达-7~-8℃,全省近一半茶园受灾,茶叶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左右。
3.高温干旱
浙江省夏季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夏秋茶生产。严重高温干旱不仅影响当年夏秋茶生产,还影响来年春茶产量和质量。严重高温干旱在浙江省的发生几率为10年一遇。1994、2003和2013年夏季,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出现40天以上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其中,2013年浙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10~20天超过40℃的罕见高温极端天气,造成全省207.9万亩茶园出现茶树叶子灼伤、枯萎现象,全省茶叶直接经济损失13.1亿元,同时造成2014年春茶减产2成左右。
4.春季低温
春季低温是指气温偏低,使茶芽生长缓慢,影响春茶产量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春季低温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春茶进入采摘期后气温偏低,使茶芽生长缓慢,虽然高档茶生产时间长,但产量低。如2016年3月下旬浙江中北部地区春茶进入采摘期后,日平均气温持续在8~13℃,影响了春茶上市产量。第二种是2~3月气温偏低,早发茶树开采期推迟,采摘时间缩短。如2012年1月中旬到3月上旬,绍兴出现了历史少见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左右,日照只有常年的60%左右,低丘平原地区乌牛早等早发品种在3月下旬初才进入开采期,比常年偏迟半个月,到3月底因中发、迟发茶树品种进入采摘期就停止采摘。
5.春季高温
春季高温是指早发茶树品种采摘期间出现20℃以上天气、本地迟发茶树品种采摘期间出现25℃以上天气,造成茶树芽叶生长加快,导致来不及采摘,严重影响春茶质量和价格。如2006年4月2日、3日新昌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0.6℃、20.9℃,4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分别达到25.6℃、33.3℃,新昌大明茶场利用迎霜茶树生产的茶叶价格从2日的600元/kg降到4日的400元/kg。
6.连阴雨
浙江省春季多连阴雨天气。连阴雨天气伴随低温,影响茶芽生长。同时连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影响光合产物积累从而影响茶叶质量,香气和滋味变差。茶叶采摘期间出现连阴雨会影响茶叶的人工采摘和炒制。
7.强对流
茶叶采摘期间,浙江省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强对流伴随的降雨影响茶叶采摘,冰雹会损坏茶芽,雷暴甚至会造成野外采茶人员伤亡。浙江省各地年雷暴出现日数一般在40~60天。
二、对策与建议
1.大力开展茶叶气象指数保险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防范农业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外得到普遍应用。传统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粗糙,灾后理赔采用人工核损等方式,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理赔时间长、理赔成本高等问题。气象指数保险把一个或者几个气象条件对农作物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因此,具有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交易成本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等优点。茶园分布在山区,春茶经济产出随茶叶采摘时间变化大,适宜开展气象指数保险。
2.开展茶园气象灾害精细化评估、风险区划
在同一次气象灾害过程中,不同茶树品种因生育期、生理特性差异,遭受气象灾害的程度不同;不同地形条件下,因气象要素空间分布差异,同一茶树品种遭受气象灾害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结合茶树品种特性、地理因子开展茶园气象灾害评估,研究茶叶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开展茶叶气象灾害精细化区划,建立不同地形下的茶树品种搭配方案,达到充分利用当地茶叶气候资源、最大限度减小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的目的。
3.加强茶园气象灾害预警
气象部门要加强茶叶专业气象服务,及时发布茶叶不利气象条件预警信息。茶农要加强茶叶气象预警信息接收,及时安排生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如春茶采摘期间,接收到将有春季高温信息后,应提早组织采茶工,在高温期间及时采收茶叶。
4.加强茶园基础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喷灌和滴灌节水灌溉、高棚覆盖等设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应对不利气象灾害。喷灌可改善茶园小气候,在春季能降低茶园温度对春茶晚霜冻的危害,同时喷灌还可以除霜;在夏季高温干旱期间,喷灌可补充茶园水分,提高茶园湿度,降低茶园温度。覆盖在春茶晚霜冻期间能提高茶树冠层温度,降低霜冻危害;高温干旱期间能降低茶树冠层温度,减轻高温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