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2016-01-23马淑琴孙丽君

关键词:阿替普残疾溶栓

马淑琴,孙丽君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内二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马淑琴,孙丽君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内二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并研究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给予所有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治疗3个月时所有患者中死亡例数、残疾例数,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结果本次探究中,良好结局15例,良好率75.00%,残疾5例,残疾率25.00%。结论经过分析发现,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是房颤病史、溶栓前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与溶栓给药间隔时间,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结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效果;影响因素

静脉溶栓的时间窗由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将其从3.0 h调为4.5 h,这一项举措使得适合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人群大大增加,即从4%增加至33%[1],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几率。据循证医学的相关证据表明,在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可显著提升患者在3个月治疗后的预后良好比例,并显著降低患者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几率[2]。据相关文献报道,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血管是否再通、是否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是否出现再灌注损伤以及血管是否发生再闭塞确认为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阿替普酶溶栓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用药物,自应用以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我院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和如下过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依据2010年执行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进行排除和纳入,其中男女患者比例是12:8,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4.89±2.87)岁,NIHSS评分均>4,患者发病持续时间均<4.5 h且患者脑损害体征存在时间均>1 h,排除存在颅内出血以及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的患者。

1.2 方法

全面收集选择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发病与溶栓给药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入院与溶栓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疾病史、溶栓前血压水平、血糖水平以及溶栓前后24 h内的NIHSS评分等;

给予所有患者r-tPA静脉滴注,用药剂量是0.6 mg~0.9 mg/kg,最大剂量不得超过90 mg,在最初1 min内将10%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剩余90%进行持续滴注,滴注时间是1 h,在用药24 h内和用药期间均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变化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给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随访内容是死亡例数、残疾例数和结局良好例数。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给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将Rakin神经功能评分>2定义为死亡/残疾,将Rakin评分≤2定义为良好结局。

2 结 果

2.1 基线特征

本次探究中,存在糖尿病史的患者9例(45.00%),存在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例(40.00%),存在心房纤颤病史的患者4例(20.00%),存在卒中病史的患者1例(5.00%);患者溶栓前平均NIHSS评分、24 h平均NIHSS评分、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分别是(14±5)分、(10±4)分、(154±21)mmHg、(85±11)mmHg,存在早期梗死征象的患者6例(30.00%),发病到给药间隔时间以及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例数分别是(205±69.1)min、3例(15.00%)。

2.2 结局

所有患者均未失访,良好结局患者15例,良好率75.00%,残疾人数5例,残疾率25.00%。

3 讨 论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其致病原因是由于患者脑动脉系统中发生了粥样硬化,或者受到了来源于心脏栓子因素的侵袭,从而致使患者发生了脑血管管腔狭窄和脑血管管腔闭塞的临床症状,引发患者脑内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者血流灌注中止[3],最终结局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坏死,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控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疾病发展,降低该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其疗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疾病严重程度、医疗条件限制、个体化差异等[4]。

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所有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来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发现,早期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越显著则患者在3个月时的预后效果越趋向理想效果。

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影响溶栓疗效的最重要因素是治疗时间窗的长短,越早进行溶栓,对患者良好预后改善程度越明显[5]。据相关文献报道,发病至用药间隔时间>120 min时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影响。

本次探究中,获得良好结局的患者15例,良好结局率75.00%,出现了5例残疾,占比25.00%。

综上所述,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效果的单因素是房颤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与溶栓给药间隔时间,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良好改善患者结局。

[1]金秉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01-102.

[2]王立姝,刘长喜,曹 群,等.局部动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10):1204-1205.

[3]常 红,王晓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并发症发生时间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91-1193.

[4]陈 胜.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50-251.

[5]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15):2120-2121.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43.3

B

ISSN.2095-6681.2016.23.096.02

猜你喜欢

阿替普残疾溶栓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