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命周期的MOOC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6-01-23杜玉霞贺卫国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传输机制

杜玉霞,贺卫国



基于生命周期的MOOC可持续发展机制

杜玉霞,贺卫国

作为新兴的开放教育资源,MOOC表现出独特的生命周期规律和特点,基于此,探索构建MOOC的建设机制、MOOC的全媒体传播机制、MOOC的分层使用机制以及MOOC的更新完善机制,以期通过协调各种影响MOOC生命进程因素的作用,形成能够促进MOOC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保障MOOC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整体功能和效用的充分发挥,促进MOOC的健康发展。

MOOC;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机制

MOOC是以国内外名校为主所提供的免费开放的教学资源,学习者无论国别、身份、年龄如何,只要对这些学习目标明确内容系统的课程感兴趣,都可以在线注册学习,学习、完成课程者可以获得课程学习证书。如果学习者是高校学生,还有机会凭借此证书获得一定学分。MOOC的开放灵活优点吸引着全球各地学习者,单门课程MOOC的注册人数从上万人开始向几十万人持续攀升,它的影响与日俱增。

但是,在MOOC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者学习体验差和辍学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它们既影响MOOC的参与率和学习效果,又影响MOOC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MOOC使用中,也可能是在MOOC设计开发、传输等过程中的相关因素。MOOC作为承载教学信息的网络资源,既具有信息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不同于一般信息的特点,其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具有独特性。因此,这些出现在MOOC不同生命阶段的问题不能片面孤立地看待处理,它们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必须从MOOC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系统分析,遵循其生命周期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来解决问题。

笔者曾提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生命周期是由设计开发、存储管理、传输、使用、清理/保护/弃用/演进生成新资源等五个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阶段构成的可循环的生命进程。[1]但MOOC与其他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同,它生成后立即进行网络存储并传输给用户,笔者将这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合称为传输阶段,这使得MOOC体现出设计开发、传输、使用、清理/保护/演进生成新资源等四个主要的生命阶段,它们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着MOOC的整个生命周期。由此,笔者结合MOOC的四个主要生命阶段阐述MOOC可持续发展机制,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效用。

一、MOOC的建设机制

设计开发阶段既是实现MOOC从无到有的第一个生命阶段,也是对MOOC整个生命周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生命阶段。在此阶段,不仅要确定MOOC的建设目标、课程方案、人员组成、建设方式、课程内容、建设经费、合作单位等工作,还要根据MOOC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特点,从全局着眼,对MOOC进行全生命周期规划,确定其使用方式、运营模式、老化测评、维护更新等相关问题。

当面向全生命周期建设MOOC时,应该避免将设计开发作为一个孤立过程,对MOOC的发展过程进行通盘思考,既要考虑如何有效组织和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充分发挥各因素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开发,还要考虑MOOC在传播、使用以及更新等其他生命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可持续性建设措施,促进MOOC生命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设计开发阶段,应采取恰当的策略处理好下列主要因素的影响。

1.用户定位与需求分析

MOOC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对象全球化,但并非每门MOOC的教学对象都面向全球,现有的校本MOOC、区域性MOOC和全球性MOOC等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差异较大,必须对目标用户进行清晰定位,确定目标用户是开发MOOC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前要系统调研相关MOOC及相关资源的建设情况、内容类型与质量,并调研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对MOOC的需求状况和特点,以目标用户为核心,分析用户的需求偏好、使用动机、使用条件、使用方式等影响MOOC老化进程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设计MOOC,保障MOOC在生命周期内效用价值的实现。

2.团队组建

作为系统化课程,单靠个人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MOOC。如以讲授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MOOC虽然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但随着资源的日益丰富,这类MOOC生命周期将会受到高质量MOOC的挑战。组建具有良好专业能力与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建设团队,能够保证MOOC质量。李青、刘娜根据相关人员在项目中的职能和从事的业务将MOOC建设团队的组成人员划分为项目经理、教学组、制作组、运营组和其他等五类,其中仅制作组就包括了编导、摄像师、剪辑师、动画制作师、后期剪辑、技术支持等人员,其他组还包括培训人员、课程志愿者、平台协调人员、财务、后勤等相关人员。

目前绝大多数MOOC由高校教师开发,但能够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运用教育学理论与在线学习策略设计课程,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相关媒体工具开发MOOC的教师还非常少,能够同时兼任上述几种角色职能的教师更加稀少。因此,组建团队时既要尽量选择优秀师资,兼顾团队成员各方面能力的优势互补,还要考虑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和培训提升措施,并要考虑课程的开发成本,在相关因素之间做好平衡。

3.成本预算与经费筹措

目前MOOC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政府支持、学校拨款、公司和个人捐助以及商业投资等。[2]据调查,Coursera平台上每门MOOC的建设成本约为3至10万美元。[3]成本预算既要保证MOOC质量,又要切合实际,合理预算人员工资、媒体使用等相关费用的分配比例,使各项工作都有充分的经费支持。同时,要根据MOOC开发模式,规划经费来源,确保能够通过有关途径和渠道筹措到经费,防止由于经费不到位而影响课程建设进程等问题出现。特别是在与企业合作或者多方合作的开发模式下,不仅要对成本进行充分细致地预算,而且要通过合同或协议等书面方式,明确各方在课程建设中的责任,确定出资方应承担经费的数量、时间等事项。

4.机构支持

当前MOOC团队构成类型和建设模式是以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相关人员合作的团队组建方式,依托所在单位的相关资源和条件开展课程建设为主。机构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高质量MOOC的建设。有些高校以教学研究项目等形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支持教师开发MOOC。此外,机构支持还体现在MOOC制作技术选择、开发资源的优化组合等方面,这些都有助于以较低的成本建设高质量的MOOC。

二、MOOC的全媒体传播机制

MOOC传输是指在其开发完成后,经过相关传输媒介的通道作用传送给用户,并被对方顺利获取的过程。Sandison研究指出,信息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会对其利用的持续性产生影响,不通畅的获取渠道很有可能会加速特定信息的老化速度。[4]MOOC传受双方所使用的媒介、传播技能和传输成本等因素不仅决定着MOOC的传输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影响着MOOC的生命周期。

通过网络向所有人开放,使全球各地对MOOC感兴趣的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学习课程,是MOOC传输的根本目标。全媒体是信息、通信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深度融合后,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智能终端接收信息,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的新型传播方式,它既是一种传播形态,也是一种传播理念。[5]可见,全媒体所实现的传播效果正是MOOC传输追求的目标,因此,构建全媒体传播机制,是有效传播MOOC的必然选择。

1.全媒介传播理念

在全媒体背景下,MOOC传受双方能够使用的传输媒介多种多样,从接收终端等硬件设施到终端所使用的软件工具都很丰富。但具体到每门MOOC,每个用户所使用的传输媒介,则有较大差异。有研究者认为,全媒体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5]基于互联网的MOOC平台是绝大多数MOOC的主要传输渠道,这些平台基本上都开发了面向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终端的APP。随着大投入高成本制作的精品MOOC的不断丰富,MOOC的传输还应当通过电视与广播等媒体开展全方位传播,让用户可以通过各类传输媒介了解和获取MOOC。另外,许多MOOC缺乏宣传推广意识,应当借鉴全媒体策略,综合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并将其作为MOOC传输的基本策略。

2.分众传播策略

有人提出,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6]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上,MOOC都能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传输,但由于没有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目前的MOOC都使用限时开课的方式,制约了不以获取学习证书为目的的用户灵活获取MOOC。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对注册该校MOOC的全球3.5万名学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员主要为在职男性,许多注册学员都将在线课程看作是一种消遣,而不是将其作为获得大学学历的手段,或者找到工作的途径。[7]这个结果出乎MOOC建设者的意料,因此,MOOC必须要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动机,进行分众传播。首先将以获取MOOC学习证书并需要学分认定的高校学生与其他类型的用户进行区分,然后逐步采取更加细致的分众传播策略,这对于扩展MOOC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

3.控制传输成本

“传受双方不仅要考虑传输的及时性、快捷性,还需要考虑传输的成本,包括传输渠道使用是否需要付费等。”中国电信的张力平认为,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和经济性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8]移动环境下的用户,在线学习MOOC需要支付流量费,以视频为课程内容主要载体的MOOC建设者,必须考虑这些移动学习者的传输成本。如果以音频加文本的方式传输课程内容,对传播者来说,所增加的传播成本微乎其微,但对用户来说,却是大大降低了移动学习的成本。综合考虑传受双方在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尽可能使双方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优的传播效果,这是MOOC传输的原则。

另外,在MOOC传播过程中,要注意MOOC虽然可以实现全球化和全媒体传播,但还需要考虑社会文化、语言差异等因素对MOOC传输的影响。

如果MOOC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的媒介或策略不当,致使用户不能获取MOOC,其效用价值不能实现,最终导致MOOC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生命阶段而被动地陷入弃用的消亡阶段。

三、MOOC的分层使用机制

MOOC能否得到使用,是MOOC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MOOC的使用次数越少,老化的速度就越快,在这个阶段,用户对MOOC的选择与使用是影响MOOC使用的关键因素。

信息情报等领域的学者提出的信息生命周期的测评方法对观测MOOC的生命周期具有借鉴意义。Ying Chen基于特定信息被利用的情况,提出“时间—效用价值算法”对信息的生命周期进行测度,主要是根据 “最近使用时间”和“信息效用价值的度量”两个要素进行衡量,前者容易理解,后者是指对信息使用频率、访问间隔时间等相关因素的测量。利用现有MOOC平台的功能,每门MOOC的最近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频率、使用间隔时间等数据都很容易获得。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入,可以通过分析更多影响MOOC使用的相关因素,观测其生命周期,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用户分析

用户是MOOC实现效用价值的关键因素,决定着MOOC的生命周期。用户的使用动机决定着其使用方式和结果。果壳网MOOC学院对MOOC中文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动机位居前五位的是学新知识,针对性提升技能知识,获得一流教育资源,提升英语,打发时间。可见,用户的使用目的有很大差异,这些调查结果也印证了MOOC高辍学率现象。MOOC的开放性要求它能够考虑用户的差异性及其不同的使用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用户属性和行为进行及时细致的分析,并据此调整MOOC的使用策略,使所有对MOOC感兴趣的用户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支持,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2.分层服务策略

许多国家的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关政策,明确支持高校学生凭借MOOC学习证书获得学分认定。2015年,中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高校MOOC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这为MOO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年多来,许多高校纷纷制定了MOOC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办法。

但是,作为开放教学资源,无论是使用方式还是使用目的,MOOC的使用都不应该将用户局限于完成所有在线或者混合学习活动后,取得学习证书或获得学分认定。尽管这是MOOC 开发的初衷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对MOOC注册用户的调查显示,完成课程的学员仅为4%,这不但说明了MOOC的结课率低,而且也意味着MOOC的应用方式有待大力改进。

高校师生是MOOC的重要用户,教师对MOOC的认知程度、使用态度和使用方式对高校学生使用MOOC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用户使用MOOC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共同使用MOOC开展教学活动;(2)学生自主使用MOOC;(3)教师自主使用MOOC。前两种使用方式,用户需要较强的学习参与感和较高的交互性学习支持服务,用户必须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才能取得相应学分。MOOC论坛是师生交互,生生互动的重要渠道,是用户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课程内容的开放平台,但“论坛提供的信息效用、信息准确性以及信息质量也变得难以把控”;“ Coursera 的论坛具有搜索功能,订阅和报错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使用者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规范了讨论环境,但信息过于杂乱……从中找到自己所需信息相对耗时费力”[9]。

对于不需要学习证书的庞大用户来说,他们重视的可能不是参与在线讨论或者是作业批阅等直接的支持服务,更可能需要对个性化的课程推送等支持服务,包括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更丰富的课程组织与表现形式,以及更灵活的学习方式等。储节旺等分析了Coursera、edX、Udacity、FutureLearn、iversity和Open2study 这六个有影响的国外MOOC网站,发现只有Coursera一家平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MOOC推送服务,指出,如何充分了解掌握学员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当前 MOOC 网站亟待解决的问题。[9]

另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MOOC 网站,它们各自独立,缺乏课程信息的互联与互通,这不仅使平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限制,还制约了用户方便地获取相关课程的信息,笔者曾想了解“算法导论”课程的MOOC,登陆各个MOOC平台逐一检索课程信息,如果要学习课程,还需要在不同平台分别注册用户。如果MOOC平台能够重视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展更加精细的分层学习支持服务,用户的学习体验和使用效果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将会大幅度延展MOOC的生命周期。

3.用户参与策略

“用户之间的资源使用行为会互相影响”,MOOC论坛中有启发性的发言能引起其他用户的思考和进一步讨论,MOOC平台基本都提供了讨论、作业、作业互评、测试等组织用户参与课程的活动,用户在这些活动中增进了彼此了解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解决了 MOOC 课程容量有限的问题”,促使用户从知识消费者向知识生产者角色转变,参与知识创造、更新。

同时,“其他用户使用次数越多的资源,越容易被新用户选择和使用,受到其他用户好评多、推荐指数高的资源更容易被选择使用”[1]。资源共享课平台已经提供了用户对课程的评价,这些在线评价对于新用户选择使用课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MOOC平台如能增加用户评价课程质量的功能,将有利于促进优秀MOOC推广使用。

四、MOOC的更新完善机制

目前,MOOC的更新维护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笔者曾于课程建成时和建设两年后,先后两次观摩同一门MOOC,第二次观摩时,该课程已经使用了5个学期,但除了MOOC论坛里讨论部分的内容有增加,其他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这期间,其他平台上同类型的MOOC却增加了3门。如果该课程仍不进行相关的更新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该MOOC将会随着其价值的逐步降低而逐渐老化。构建切实可行、反映用户需求的MOOC更新机制,不仅能克服MOOC的老化问题,而且有助于MOOC实现生命进程的演化更新甚至开启新一轮生命周期的更迭和循环。

1.建立用户反馈评价机制

在平台上增加收集学员学习课程的反馈意见,收集用户关于课程改进的建议,具体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评分等方式全面征集用户的反馈与评价,并间隔一段时间后,处理分析这些反馈结果,筛选有价值的建议,采取改进措施完善课程。

2.定期更新机制

及时跟踪课程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调研同类课程的建设与使用情况,每隔数月对课程相关内容、表现形式进行更新完善,每隔数天对课程论坛里的讨论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推荐等。

MOOC创建生成后,其内容和课程形式是否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影响着MOOC生命周期的长度,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更新是MOOC维持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是MOOC能否进入新的生命循环周期的关键。

MOOC作为新型在线教学资源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深刻认识MOOC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借鉴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剖析并发现MOOC的生命周期主要有四个主要阶段构成,MOOC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具有随时间变化而老化等特点。遵循和运用MOOC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构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MOOC建设机制、MOOC的全媒体传播机制、MOOC的分层使用机制以及MOOC的更新完善机制,期望这些机制能够协调影响MOOC生命进程的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延缓MOOC老化过程,形成MOOC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从而保障MOOC的健康发展和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整体功能和效用的充分实现。

[1]杜玉霞.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2):67-73.

[2]李青,刘娜.MOOC的开发规划、团队组织与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6):60-67.

[3]Bates.Make MOOCS Really Effective:Lessons from 20 Years Online Learning[EB/OL].[2016-06-12].http://linc.mit.edu/linc2013/proceedings/Plenary-presentations/Bates.pdf.

[4]Sandison,A.Patterns of citation densities by date of publication in Physical Review (Brief Communic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75,26(6):349-351.

[5]全媒体[EB/OL].[2016-06-2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yfoDUd174Rv2s0R3NCFCiJ7MkNgb5PaenIDpe3Dc_4q0HIg07XtyXYM5cVtYf8UOrV6DKBmkRFx9L3jxG_ZQq.[6]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82-83.

[7]谁在使用网络公开课?MOOC用户调查[EB/OL].[2016-06-22].http://edu.163.com/14/0124/08/9JBD64QV00294MBE.html.[8]张力平.“全媒体”的本质是个性化[EB/OL].[2016-06-22].http://www.tvoao.com/a/92134.aspx.

[9]储节旺,李莹莹.国外MOOC网站信息资源组织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2):48.

责任编辑张军涛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Life Cycle-based MOOC

DU Yu-xia/

Guangzhou University

HE Wei-gu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As a new kind of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MOOC shows a unique life cycle rule and characteristics.On the basis of these,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MOOC,the convergence media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e hierarchical appl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updating mechanism are explored to coordinate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have effect on the process of MOOC life cycle,form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OC,ensure its full function and utilit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life,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OOC.

MOOC; life cyc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2016-07-10DOI:10.13425/j.cnki.jjou.2016.04.007

杜玉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yxyuxia@126.com);贺卫国,广东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讲师,计算机科学技术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jarbei@163.co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老化机理及生命周期模型研究”(13YJA880016);2015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大数据时代基于视频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传输机制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同轴传输的网络传输设备及应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