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母亲在藏族传统家庭结构下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

2016-01-22王海霞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藏族家庭教育妇女

王海霞

【摘要】家庭教育在当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母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教育学家关注的重点。随着藏区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开放,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日渐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如何让藏区妇女意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社会条件下藏区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承担这一角色的方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   妇女  藏族  传统家庭结构   角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29-0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市社会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也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焦点,而家庭教育也渐渐进入聚焦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而在家庭这所人生最重要的学校中,母亲又是子女们的第一位教师,是决定孩子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形成的缔造者,与此同时,不同的家庭成分和结构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在中国这样一个各民族融合的大环境下,不同民族的家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藏文化作为一直庞大而渊远的文化支流,在文化的交融和冲击下形成本民族家庭结构下的家庭教育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了各种问题与弊端,加之受其家庭结构中妇女地位的影响,“母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忽略,因而,在藏族传统家庭结构下如何定位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高尔基说过:“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子女一生的成长深受母亲的感染。母亲在家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子女从出生到成长,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较大,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无可替代。

1.母亲首先是子女生活的照料者

从孩子落地那一刻起,母亲便担负起孩子的抚养责任,满足新生儿的生理欲望和心理需要,进行喂养和护理,并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在成长过程中,照料孩子日常生活,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尤其在中国式家庭观的影响下,子女永远是父母心中长不大的孩子,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从婴孩时期起,母亲在日常照料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心理特征等。

2.母亲是伴随子女成长的伙伴

家庭教育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与“力”的相互作用。母亲在家庭中更多的是孩子的倾听者,忠实的支持者和能力与天赋的赏识者。母亲感情细腻、耐心及温柔的特征决定了她们相比父亲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细微的眼光发现孩子的各种变化、特点、天赋与孩子的“美”。在周敏凯《战后发达国家社会道德教化的一般特点及其启示》一文中也讲到:“在当代发达国家的家庭观念中,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即便独生子女,也是如此,父母不作孩子的保护神,更多的是扮演孩子的道德教师与平等的伙伴角色。”

3.母亲是子女思想的引导者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思想教育以及做人做事的引导者是学校和老师,然而现实生活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心贴心的对话,很容易在孩子的心里引起共鸣并影响孩子一生,从孩子呱呱坠地后,母亲便成为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引导者,她对生活的态度就对孩子开始了无声的影响,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进而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引导者。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解除的圣人贤者、英雄人物无不受其母亲的教诲和指引,“孟母三迁”塑就了儒家学派亚圣孟子;“岳母刺字”则让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名垂千古。美国開国总统华盛顿也将自己的一切成就归功于自己的母亲。“贤母使子贤也。”一个正直、善良、贤惠而乐观的母亲,不仅可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亦可以让一个家庭幸福,和谐,美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亲引领着一个家的方向,价值取向以及世界观导向。

二、藏族传统家庭结构中母亲角色定位

1.藏族传统家庭结构简析

藏族家庭结构中,仍然是多偶制和单偶制并存的局面,多偶制结构中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此类情况多发生在比较封闭的半农半牧地区。当然,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一夫一妻制早已成为藏族基本的婚姻形态。在受教育的权利上,藏族传统社会广大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农奴阶层的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在上层贵族家庭,男孩和女孩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解放以后,基本上所有的藏族女性和男性一样接受教育。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域和环境特征的藏族人民,创造并选择了适合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在河谷地带的藏族人,以农业或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以游牧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让藏民族编织着自己的生活之网,构筑着各自活动的世界,并在这里栖息、繁衍、生存。

2.藏族传统家庭结构中的教育观及妇女的角色定位

结合藏族传统家庭结构的特征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以现代畜牧业为生产、生活方式的藏族,还是以农业为生产、生活方式的藏族,大都继承了游牧文化的传统,崇尚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是他们的文化核心,而在这种文化核心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地形成了家庭教育观上的宽松性的特点。藏族人性情豪爽不羁,热情好客,对待孩子多宽松少局限,喜欢事事顺其自然,不愿刻意强求,对于孩子要有如何的将来并不规划,加上对佛教的信仰,更是认为孩子成与不成均已注定,天命论的思想影响深刻。因此,在教育的发展上,给孩子较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性,少说教强制。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融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体现为传统家庭教育理念由旧到新,有封闭到开放式转变。然而,由于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定位教育,藏族家庭妇女在实践选择中容易趋于大众化和世俗化,即单纯的将教育的任务推向学校。

尤其由于藏区正处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初级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社会环境单纯,社会对个体的社会化水平要求也简单,更多的侧重于培养子女的道德修养方面。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年长者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以及佛经说教对子女进行教育。由于妇女,即母亲在家中的主要职责为洗衣、做饭,照顾一家人日常生活起居与必要的生产劳动。藏族家庭中的母亲几乎无人意识到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成才与否与父亲的教导息息相关,认为其“家庭主妇”的角色中并不包含孩子的教育问题,因而忽视了“母亲”这一重要角色在孩子一生中的影响作用,没有看到自身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在藏区多寄宿制学校,于是,许多母亲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里,即便孩子还很年幼,需要母亲的关心和照料,还是把孩子放手丢在学校。还有许多母亲为了追求自身的轻松、自由,将孩子托付他人代管。“男人当家”的状态下,母亲极少有权力干涉孩子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是几乎没有意识到母亲在孩子成长中影响其一生的引导作用。

三、科学构建藏族母亲家庭教育观的建议

藏族家庭中妇女很少接受过正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未上过学,更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理论的知识储备,即便是住在城市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也是很笼统而泛化。因此,科学构建母亲家庭教育观十分必要。

1.提高母亲受教育水平

作家胡赛尼曾说过:“一个社会的妇女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可能。”的确,因为母亲是孕育未来的人,是推动世界的手,为此,母亲不仅应当受到普通教育而且还应当懂得教学,以便在家中正确的教育孩子,良好的自身教育有利于拓宽母亲的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提高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她们正确的树立教育观念,更好地与学校携手配合,教育和培养健全、向上、积极乐观的孩子。要向家长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如教育理论,心理以及伦理学理论等科学教育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2.提高藏族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

女性的地位源于社会对其的定位,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妇女在家庭中处于奴性地位,由于受旧日风俗文化的影响,藏族家庭中男尊女卑现象依旧普遍存在,母亲地位得不到尊重。现在的女性之所以不以母亲为天职,原因正是在于社会不尊重母亲的结果。于是很多女性冲入职场大流,与男性一起竞争,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藏族家庭结构中,妇女基本是全职太太的角色,基本只是劳动力而非孕育未来的重要角色。因此,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才能是母亲发挥其重要角色的前提与基础。

3.以人为本,母亲要同时注重孩子身和心的发展

母亲要一切以孩子为本,了解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很多母亲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多偏颇,有时严而无格,有时宽而无度,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集中表现为重智轻德,重视生理成长发育,轻心理健康与道德素质培养而忽视和谐教育。当下问题儿童日益困扰着许多家庭,同时也困扰着社会,由于母亲多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加之社会以及媒体舆论的各类传播,导致孩子极容易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对此,社会各界纷纷关注并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举措来抑制,然而,问题的根本在于家庭。人们总是想通过学校、社会的力量去改造问题儿童,却正是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越走越远。因而,母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4.以身作则,构建学习型家庭

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家庭成员间彼此相互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很多家长希望能够培养自觉学习的孩子,却从未以身作则,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学习型家庭提供了基础,社会广泛宣传并鼓励全民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思维观念,很多地区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是十分值得藏区学习和借鉴的。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及其示范作用会不断增加家庭的凝聚力并使孩子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还能让家长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了解自身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统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藏区教师流传着这样一种教育困境:5+2≤0,即五天的教育,在孩子回家2天后完全丢失,甚至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学来不良习惯。说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严重脱节。

因而,建立三者的互动交流机制,是十分必须的举措,如建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机制,赋予家长相应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以及监督评价权,学校则可以通过拓展家长会,家访,专题讲座,社会可创办家长学校等途径,促进相互交流及合作,实现良好的互动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理念以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因此,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要改变和更新落后的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2]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亚娟,王丽新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5]《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意义及制约因素的初步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晓宁.

[6]《教育与美好生活》 伯特兰·罗素  英国.

[7]《家庭教育社会学》 缪建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8]《战后发达国家社会道德教化的一般特点及其启示》,周敏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3期.

[9]《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出版社1984 [苏] B.A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

猜你喜欢

藏族家庭教育妇女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当代妇女的工作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