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身床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2016-01-22王珏芳郑月花

吉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效果

王珏芳,郑月花,蔡 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麻醉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翻身床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王珏芳,郑月花,蔡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麻醉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手术使用翻身床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烧伤面积40%~95%,躯干背侧创面96例,下肢后侧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翻身床翻身,对照组患者术中在普通手术床翻身。对这两组手术患者术中管道脱落或扭曲情况,皮片移位情况、翻身所用时间及翻身时参与人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脱落或扭曲情况、皮片移位情况、翻身时参与人数均比对照组少,翻身床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翻身床,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管道脱落现象减少,皮片移位少,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关键词]翻身床;大面积烧伤;效果

[收稿日期:2014-12-29编校:王丽娜]

大面积烧伤手术是手术室常见的大手术之一,因创面大,手术时间长,需留置尿管、深静脉管、气管导管、营养管、引流管等多种管道,且部分创面位于躯干大腿后侧,术中需翻身变换体位,增加人手,易致皮片移位或管道脱落[1]。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科将翻身床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120例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37.79±12.31)岁,体重47~83 kg,平均(61±22.37)kg。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烧伤总面积40%~95%,Ⅲ度面积8%~92%。观察组男23例,女37例,烧伤总面积45%~93%,Ⅲ度烧伤8%~81%。所有患者均有躯干及/或下肢后侧创面,需翻身更换体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及深度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两种翻身方法

1.2.1使用手术床翻身:①由麻醉医师在床头协助保护全身麻醉导管,床尾由护士协助 双下肢翻身,并妥善固定各导管,床两边各2人。②把患者输液移到对侧,两臂伸向头侧,再把患者向床的一边轻轻移动,头部放一头圈,防止视神经、眼球受压,胸部放一软枕,两侧髂前上棘各放一小软枕,使腹部悬空以维持正常循环,医务人员在同一水平翻转患者,防止颈椎扭伤、气管导管脱落,小腿放一软枕让足尖自然下垂,以免足背过伸损伤神经。

1.2.2翻身床翻身:①翻身前先检查翻身零件是否灵活、牢固、安全,把烧伤棉垫垫好骨隆突处。②患者双下肢合拢,双上肢自然下垂,贴于身体两侧,放床片使上下合拢,旋紧螺丝,压力适中,用护带适当固定患者,以防翻身过程移位或脱落,将输液瓶由床片上方移至对侧。③翻身床两边、床头、床尾各一人保护患者同时把翻身床同输液瓶旋转方向一致,匀速转动翻身床轴180°。④翻身后立即固定安全弹簧,移开床片,松开护带,各导管从床片小孔移出后固定。

1.3观察指标:术中观察导尿管、引流管等在位情况,术后3~5 d检查皮片是否移位脱落。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翻身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翻身情况[例(%)]

组别例数导管扭曲导管脱落皮片移位对照组6033(55)3(5.00)10(16.67)观察组6012(20)1(1.67)3(5.00)P值﹤0.05>0.05﹤0.05

2.2对照组翻身时间为(20.5±4.5)min,观察组翻身时间为(8.5±3.0)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3讨论

3.1提高安全性:大面积烧伤病情重、创面大术中补液、输血、留置导尿管都是手术所需,保持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确保药物的持续注入[2],如果术中翻身造成管道脱落或扭曲,尤其是深静脉管或气管导管,就会严重影响血容量的补充或正常通气,最终导致生命危险,而使用翻身床翻身之前可以先把各导管从床片孔移出,固定好再进行翻身,这样可避免管道脱落或扭曲。

3.2提高工作效率:大面积烧伤患者常因全身麻醉作用,患者知觉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术中变换体位所需人数居多,基于现手术室护理人员短缺,常挪用隔壁手术间人员,有时碰到繁忙,等待所浪费的时间和术中翻身占用的时间较长,而翻身床的使用可以明显节省人力,参与人员由原来的6个人降低到4个人,节省参与人数、缩短翻身时间。

3.3提高手术成功率:皮片一般一周左右成活,创面愈合一般不超过2周,为防止皮片移位,植皮区要适当制动[3],制动是移植皮片存活的关键,而且皮片要与创面紧贴,才能使移植片黏附和获得营养,建立血运而成活[4]。传统翻身人多、用力不协调造成人为拽拉,使皮片移位,翻身床利于更换体位,避免搬动时损伤创面,利于植皮术后的存活,有效修复创面[5]。

参考文献4

[1]周敏,黄建琼,钟艳,等.大面积合并面颈部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发生窒息的原因及对策[J].华西医学,2012,27(11):1682.

[2]符春花.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搬运的安全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9):4230.

[3]郑巧燕,郑建萍,杨玲飞.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安全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2,5(1):144.

[4]刘斌,陈雅琴.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3):314.

[5]敖芬,魏雪菁.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翻身床的安全护理[J].Infet Inflamm Rep,Vol.12,NO.4,December 2011:208.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