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效率DEA的外贸竞争力评价——以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例

2016-01-21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对外贸易

陈 兰 东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基于超效率DEA的外贸竞争力评价——以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例

陈 兰 东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对外贸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利用商品与服务进出口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展开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参差不齐、服务贸易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等。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引进资金与技术、有管理的开放服务产业等方法来提高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国家; 对外贸易; 数据包络分析; 超效率DEA分析

文章编号:1671-1653(2015)02-0001-07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5.02.001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country's emerging economy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the foreign tra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is point, us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n emerging economics in foreign trade is analyzed by using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erging countries in foreign trade is uneven, and inferior to developed countries on service trade.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s foreign trade in emerging economie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etting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nd having a good management to ope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are all good way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erging countries in foreign trade.

收稿日期:2015-05-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JL002)

作者简介:陈兰东(1990-),男, 福建三明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oreign Trade Based on

Super Efficiency DEA

——A Case Analysis of Ten Emerging Economy Countries

CHEN Lan-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China)

Key words:emerging economy country; foreign trade; envelope data analysis; super efficiency DEA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前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看衰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前景的学者一般认为: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效率且技术水平较弱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制度方面看,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其不完善的制度容易催生腐败、管理混乱以及产权方面的问题。从外部影响看,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与发达经济体脱钩,易受外部风险的影响。[1]而一部分学者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其一,新兴经济体国家持续推行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增长潜力的释放。其二,发达经济体持续低迷的经济将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本流向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其三,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扩大新兴经济体国内市场潜力。

尽管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增长方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期,新兴经济体增长率仍将高于发达经济体,并且全球增长的大部分仍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而从经验看对外贸易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由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可知,2005年中国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2007年为39.8%。后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降至15.8%,2010年为9.2%。虽然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旧很大。因此,研究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强弱对于国家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数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越来越突显。博鳌2009年度报告明确将G20国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和俄罗斯,简称E11)作为新兴经济体。[2]报告认为,当前这11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迅速增长的“新兴”阶段,无论是在领土面积、人口总量、总体经济规模还是在国际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以及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都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此外,这11个发展中国家还具有较好的地区代表性,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地区,是各个地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组织的核心成员。为此,本文参考博鳌2009年度报告对于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将11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沙特阿拉伯剔除,本文把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和土耳其这10个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进行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相关竞争指数对新兴经济体各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袁红娜、赵增峰(2012)[3]利用可比净出口指数(NTB)结合货物进出口构成对金砖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认为金砖国家应当加快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缩小顺差规模,并且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贸易以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吴贤彬、陈进等(2012)[4]主要采用修正后的对称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Symmetric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和拉菲指数(Lafay Index)对金砖五国的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和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但在演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均衡性。姚海棠、方晓丽(2013)[5]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竞争优势(NRCA)与信息熵公式衡量金砖国家的相对竞争力、竞争结构和贸易多样性,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各服务贸易部门、教育环境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法律环境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来对新兴经济体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二是从影响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因素的角度进行研究。臧轶楠(2012)[6]认为影响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大多进入成熟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进口国的限制以及我国以劳动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商品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李永刚(2013)[7]则从传统的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影响一国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人口、经济增长、财政赤字、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汇率。 崔日明、张志明(2013)[8]提出了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概念与特点,并且认为要增强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应当着力于提高全要素质量,实施产品质量、技术和品牌战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融合战略,出台新型对外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并分析了这四个驱动因素联动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内在机理。

三是对特定产业外贸竞争力的研究。黄满盈、邓晓红(2010)[9]运用BOP(Balance of Payment)统计与FATS(Foreign Affiliates Trade in Service)统计体系,对中国金融在跨境交付模式和商业存在模式下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的结论。方晓丽(2013)[10]通过构建既反映总体规模竞争力又反映相对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2002年至2011年金砖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对金砖国家的农业外贸竞争力进行分析。

由于对于新兴经济体的界定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因此,大多数对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都仅限于以金砖国家或者单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通常以服务贸易净进出口的数据与各种指数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对外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将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等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并且通过超效率DEA分析进一步得到各个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不足与冗余,试图找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能力提升时更具体有效的途径。

三、实证分析

一个国家的出口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11]从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较多的采用相关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比如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其计算公式为:TCIi=(Xi-Mi)/(Xi+Mi),Xi为一国商品与服务的出口额,Mi为一国商品与服务的进口额。从进出口差额角度来看,该指标往往对于进口与出口额均较大的国家造成错误估计。因此,本文在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指标选取时,不仅选取各个国家商品与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与出口额作为输入、输出指标,并且将进、出口指标进一步细化为货物贸易进口总额、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两个输入指标;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两个输出指标。从而避免由于采取贸易差额的比较方式使得当进口额与出口额均较大时所带来的错误估计。

本文主要利用DEA-SOLVER Pro5软件对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和土耳其这十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2011年至2013年对外贸易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集成视窗DEA计量分析得出各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大致情况与格局。然后再通过超效率DEA分析找出新兴经济体的各个国家的得分以及在出口方面的不足和进口方面的冗余,从而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集成视窗DEA计量分析

对于外贸竞争力的分析,很多学者也利用了DEA方法进行分析,但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的是传统的DEA模型,而该模型往往假设输入与输出的变量发生在同一阶段,即当年投入决定当年产出。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很多时候,对于一年的输入变量往往会在多年后产生影响。很多学者因此采用DEA视窗分析模型来进行动态分析。但对于DEA视窗分析,现有研究并没有很明确的界定其最优的视窗长度,对于不同的视窗长度所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由于大多数学者均选择三年视窗长度,本文为了不失可比性,也以三年的视窗长度为研究时长。

对于视窗分析,不同的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实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选择从面向投入且规模收益不变模型(Window-I-C)、面向投入规模收益可变模型(Window-I-V)、面向产出规模收益不变模型(Window-O-C)、面向产出规模收益可变模型(Window-O-V)四个模型进行三年视窗长度的DEA视窗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四种DEA视窗分析模型下,从单个国家看,墨西哥与俄罗斯三年的平均综合得分最高,2011年至2013年的对外贸易得分均为1.0,均处于有效水平。其次是韩国与土耳其,三年的平均综合得分均为0.98,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而印度尼西亚、南非与巴西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则不是很理想,其历年平均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85、0.74,处于对外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国家。通过进一步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在2011~2013年每年的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绝对量均远远超过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中国四个模型的三年贸易竞争力平均值分别为0.98、0.97、0.95,三年来竞争力存在下降趋势,其贸易竞争力排名却只在中等水平,处于第五位。同样出现对外贸易竞争力下降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巴西。此外,韩国、印度以及土耳其的排名上升较多,韩国从2011年的第五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一位。南非虽然近三年来排名均靠后,但其贸易竞争力也有所提升。

表1 四种DEA Window Analysis方法分析结果

(二)超效率DEA分析

在实际情况下,我们对于研究对象的分析不仅要求得出是否DEA有效的结论,并且还需要找出这些有效决策单元中最有效的,以及对影响研究对象的各个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或是提升途径。对于DEA视窗分析,虽然说克服了传统DEA模型输入输出变量仅能发生在同一阶段的缺点,但是其得分仍限制在0~1之间,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得分值均为1,这使得有效DEA决策单元不能够进行比较和排序,且不能够对决策单元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有必要进行超效率DEA分析。

为了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并且与DEA视窗分析进行对比。对于超效率DEA分析,本文也选取了径向与非径向的超效率DEA模型四种模型,分别为:面向产出的超效率径向CCR模型(Super-CCR-O)、面向投入的超效率径向BCC模型(Super-BCC-I)、基于松弛变量的面向投入且规模收益不变的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I-C)、基于松弛变量的无面向且规模收益可变的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V)。根据以上四个超效率DEA模型的结果计算2011年至2013年的平均值,其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及其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

通过表2以及进一步的计算我们会发现,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结果与表1相似,但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年平均得分发生了变化。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排名分别为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七位,其余国家排名顺序基本未发生改变。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优先发展起来的大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与后发国家相比较弱,后发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正在逐渐增强,例如土耳其、墨西哥。墨西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从2011年的第二位上升到2013年第一位。在2011~2013年三年间,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得分均超过了俄罗斯和韩国等经济较发达国家。

从表2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也表现出来。具体来看,2011年,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土耳其、墨西哥、中国、印度、俄罗斯、阿根廷、韩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在服务贸易出口上存在严重不足,缺口为3 984.50亿美元,且在服务贸易进口上的冗余为129.12亿美元。与中国情况相类似,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服务贸易出口不足且进口冗余问题的国家有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巴西。但较中国与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在此方面的失衡较轻。2010年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还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进口冗余上,几乎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除韩国外均在服务贸易进口方面进口过多。发生进口冗余较多的国家有印度、俄罗斯、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

2012年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土耳其、中国、墨西哥、印度、俄罗斯、阿根廷、韩国、南非、印度尼西亚、巴西。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得分仅次于土耳其,在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上仍存在冗余与不足,服务贸易的出口缺口进一步扩大到4 379.75亿美元。印度在对外贸易竞争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弱,服务贸易出口仅达到893.20亿美元,较2011年的缺口有所扩大。但印度在商品与服务贸易进口方面却有所提高,不存在过多进口的情况。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善。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除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不足进一步扩大、阿根廷和土耳其在服务贸易进口方面的冗余有所扩大外,其他国家情况均得到改善。阿根廷的服务贸易进口冗余达到148.13亿美元,而土耳其则高达373.95亿美元,为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服务贸易进口冗余最高的国家。

2013年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墨西哥、中国、土耳其、印度、俄罗斯、韩国、阿根廷、南非、印度尼西亚、巴西。在商品进口冗余方面,出现较大程度商品进口冗余的国家有:印度、巴西、俄罗斯三个国家。印度商品进口冗余为77.77亿美元,巴西为144.55亿美元,俄罗斯则为130.49亿美元。在服务贸易进口上,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与2011年、2012年一样,出现较大的服务贸易进口冗余。而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严重不足,多达4 743亿美元,墨西哥的服务贸易出口不足也较2011年和2012年有所上升,为482.13亿美元。而印度、韩国和俄罗斯也有一定程度的服务贸易出口不足。

从视窗分析的角度来看,从2011年至2013年,10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得分值大都小于1,处于DEA无效的状态,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但与2011年和2012年相比较,2013年各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有所好转。其中,印度尼西亚、南非较其他八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相对合理,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俄罗斯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上还存在一定的冗余和不足,而在货物进出口方面的冗余和不足较小、服务贸易出口缺口较大。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在商品贸易上还存在进口冗余的问题。

从超效率DEA分析角度来看各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对于输入变量的冗余主要产生在服务贸易的进口上,而对于输出变量的不足主要反映在服务贸易的出口不足上。这进一步说明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发达经济体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出,土耳其、墨西哥在服务贸易的进口冗余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出口不足正在逐年增大。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运用DEA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国家的商品与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冗余与不足。由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主观因素,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与客观,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存在问题

1.2011~2013年,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效率不高。其表现在DEA有效的国家从2011年仅俄罗斯一个国家到2013年增加到印度、韩国、墨西哥、俄罗斯四个国家,但大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还处于DEA无效的境况中,并且一些DEA无效的国家得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些国家虽然排名靠前,但是却出现下降趋势,一些国家虽然得分上升,但其得分值依然靠后。

2.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参差不齐,虽然均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但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得分较高的国家为分布在东亚的中国、俄罗斯、韩国,南亚的印度与北美地区的墨西哥。而非洲南部的南非、南美的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得分则较低。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

3.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输入变量的冗余为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输出变量的不足为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两国,在服务贸易出口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使得贸易结构不合理。这表明新兴经济在服务贸易方面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从而促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其世界地位。

(二)对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对外贸易模式。新兴市场国家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结构往往由国家的产业结构所决定,而对商品与服务进出口结构往往又是外贸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对于排名较靠后的新兴经济体来说,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而改变传统贸易模式,从依靠要素禀赋优势进行进出口贸易向高级化贸易方式过渡。对于排名靠前,但依然处于DEA无效率的国家,应当注重发展电子信息、金融、研发设计、环境服务等附加值高的产业,从而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效的提高整体产业链的竞合能力,进而融入到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中,培育新的外贸竞争优势。由WDI数据可知,2012年,中国的农业、工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5%、32%、45%,而世界水平分别为:3%、27%、16%、70%。这说明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远低于世界水平,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性。因此,只有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向资本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服务业领域发展,并积极推动承载中华特色文化的服务贸易走出去才能形成新的商品出口结构以及新的外贸竞争优势。

2.积极引进外资、技术、经验,加强自主创新。新兴经济体国家虽然大多数都出现了服务贸易进口冗余,但本文仍认为,资金、技术以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仍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国资本与技术可以弥补新兴经济体国家早期发展时的不足以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有利于其进行产业高级化。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出口产业部门。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新兴经济体国家尚未成熟的国内市场,并促进本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外贸竞争力。中国应当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并且将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使中国产品结构得到不断升级,提高商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强中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3.有管理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服务贸易的进出结构上均存在一定不合理。随着全球化的服务贸易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对于服务贸易市场应当采取适当监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管理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放宽外资准入条件,从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市场结构。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行业进行适当监管,根据中国现阶段国情,应当严格控制金融、交通、电信等行业的开放程度,而对于旅游,劳务等行业应积极开放,并建立完善的监管、监督机制,避免由于过度开放对中国服务产业造成冲击。并且通过政府干预来调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进而优化整个对外贸易结构,以此来提升中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4.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性是贸易新规则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往往倾向于输出本国附加值高的产品,而从别国进口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等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新规则往往体现了发达国家的意志,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贸易舞台上话语权较弱,只有真正参与到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度中,才能转变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弱势地位。例如在TPP、TTIP、TISA三大协议中,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均未加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增长潜力与发展空间受到由美欧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新规则的冲击与抑制。新兴经济体国家应当根据本国实情,参与到本国周边的多变贸易谈判中,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提升本国的对外贸易实力。贸易新规则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不仅对中国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空间产生约束,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主导权的不断增强,中国产品受到关税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也更加严重,产品竞争力出现一定的下降。因此,为了避免由美国主导亚太经贸规则,避免在国家区域合作中被孤立,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新规定的制定中,积极打造“一路一带”经济大走廊,参与甚至主导一系列高水平国际贸易协定谈判。

参考文献:

[1]沈铭辉,葛伟.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及其外部风险[J].国际经济合作, 2013,(1): 17.

[2]王勋,方晋.新兴经济体崛起:概念,特征事实与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1~10.

[3]袁红娜,赵增锋.“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J].海南金融,2012,(3):7.

[4]吴贤彬,陈进,华迎.基于SRCA和Lafay指数的“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2): 42~49.

[5]姚海棠,方晓丽.金砖五国服务部门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2):100~110.

[6]臧轶楠.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J].中国商贸,2012,(9):196~197.

[7]李永刚.“金砖五国” 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9.

[8]崔日明,张志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驱动机制研究[J].亚太经济,2013,(4):116~120.

[9]黄满盈,邓晓红.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BOP和FATS统计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5):76~77.

[10]方晓丽.“金砖国家” 农业外贸竞争力分析及合作发展探索[J].商业时代,2013,(34):45~47.

[11]蒋和平.日本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及其启示[J].特区经济,2010,(4):104~107.

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猜你喜欢

数据包络分析对外贸易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研究
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效率研究
中国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和技术差距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基于DEA模型的沈阳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