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研究

2016-01-20马艳

理论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省民办高校

马艳

摘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陕西是科技教育资源富集同时民办教育实力雄厚的大省,陕西民办高校能否把握机遇,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情况的调研,分析指出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1-0077-04

近年来,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陕西作为一个科技教育资源丰厚的省份,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从现状看,公办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力度相对较大,而民办院校国际化发展步伐相对较缓,这不仅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当前,加快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客观现实,使得对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这对陕西省民办院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民办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和依托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战略,着力于国际化办学策略研究,加强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高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源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是时代潮流的新要求。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国内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美国学者布茨(Butts)作为大学国际化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指出大学国际化应该包括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培训流动、跨国研究、研究者和学生的跨国流动、保证教育扶持与合作的国际体系;[1]在对美国学界30年中所使用过的概念和定义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后,阿勒姆(Arum )和瓦特(Water)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出的定义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 计划和服务”,他们还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包括三种主要因素:(1)课程的国际内容;(2)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和学生的国际流动;(3)国际技术援与合作计划。[2]

当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也开始更多地走向国际化舞台,开始了包括合作办学在内的多种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界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投入到对国内教育国际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之中,由于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历史较短,不同大学和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仍有不同的理解,系统化的理论构架还并未形成。有的强调大学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有的强调是“结果”,有的强调其是一种“趋势”。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内涵进行这样的界定:所谓中国大学国际化,是以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提升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以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人员流动、科研合作等活动为载体,将交流合作及国际化的理念融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中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因此在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时必须要结合中国实际,在此《纲要》中,明确指明了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动因,强调了大学需通过各方面的活动来提升大学整体的国际化水平,并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3]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指标

2013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学者李岩,对大学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进行了筛选,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①办学理念;②组织保障;③教师交流;④学生流动;⑤课程教学;⑥跨境教育;⑦科研合作;⑧特色项目。[1]国内学者陈学飞(2002)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中则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国际化的教育观念;②国际化培养目标;③国际化的课程;④人员的国际交流(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⑤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⑥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4]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联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对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在进行调研时采用了如下(表1所示)指标体系。

国内机构与学者们在对高校教育国际化进行研究或论述时,都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国际化程度的评估指标进行界定,但从总体上来讲,评估体系大都集中在重点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生与教师情况、教学内容、科研及合作交流等几个层面上。民办高校受数量以及资源分配的局限,国际化办学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化评估指标数据库较小,故不宜采用较复杂和详尽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民办高校的调研和分析,采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联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对陕西省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掘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学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建议。

二、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陕西省18所民办高校的调查中,通过仔细对比筛选,选取了陕西省知名度较高、代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欧亚学院作为调研单位,按照表1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20132014年三所院校的国际化办学年度汇报,由点及面,概括归纳陕西民办高校在国际化办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

陕西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工作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自身资源有限,这就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先天局限性。但近年来,民办高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以及国际化办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表2所示:

学校名称国际交流部门成立时间[JZ]主要合作院校及项目

[BHDG15mm]西安翻译学院2008年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BHDG20mm]西安欧亚学院1999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2+2项目、美国杜肯大学“卓越教学中心、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本硕套读、专升硕项目、法国勒阿佛尔美术学院师资交流、学生交换合作项目、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课程合作项目、马来西亚英迪大学ACCA课程专升本、本升硕项目、台湾游学项目、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西京学院2001年韩国培材大学项目、英国硕士预科项目、赴台湾游学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二)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照表1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校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际化办学理念较弱。从调研情况来看,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都已经提出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但其国际化办学还停留在表层,对国际化发展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对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也十分欠缺。

2.组织保障和经费不足。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缺乏政府的政策性倾斜,能够享受到的公派机会(公派留学、交换生及教师公派)较少。虽有老师积极申请西部公派留学项目,但由于名额有限,要求较高,能够成功的寥寥无几。民办高校自身还存在国际化机构设置的严重不足,同时,民办高校存在经费不足又缺少外部经费支持的状况, 都会严重影响到院校国际化发展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3.国际化背景教师少。陕西省民办院校中外籍教师的数量相对偏少,目前每个院校的外籍教师只有几人到十几人之间,外籍员工占师资总人数不足1%;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占所有教师比例不到10%,虽然近年来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职员工人数增速提升,但总体来说还是偏低。西京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外派新加坡、英国、德国考察访问40余人;西安翻译学院教师公派加拿大菲沙河谷培训16人;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外派学习13人,行政人员外派考察访问10人。

4.学生的国际化流动性差。从目前陕西民办高校中招收留学生的数量来看,只有5所院校招收外籍留学生,但其数量占学生总人数不到1%。据统计,西安翻译学院留学生4人,西安欧亚学院5人,西京学院5人。本校学生有外国学习经历、派往国外作为交换生或联合培养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不到1%,其中西安欧亚学院27人,西安翻译学院40人,西京学院34人,学生的国际化流动性差,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国际化办的发展。

5.课程国际化率低。双语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从调研的数据可知,在陕西省民办院校的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只有部分课程开设了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课程数目和真正能够使用双语授课的教师比例较低,西京、欧亚、西翻三所院校采用双语授课课程门数都不超过5门。国外先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引入以及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都还很欠缺。

6.科研国际化程度低。陕西民办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次较少,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民办高校中有关国际化办学的项目课题和相关研究也屈指可数。另外,学校对于教职工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支持和奖励力度较低。

7.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少,层次低。由于民办高校较之公办院校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及资金投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海外院校若与中国高校开展校际交流或中外合作办学,首选的是国内知名公办院校,而民办院校在争取海外优质资源方面明显存在劣势。另外还存在合作协议签的多,落实下来的少,走出去的学生多,引进来的学生少等问题。同时,陕西省民办高校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和交流几乎是空白,这不仅不利于国家重建“丝绸之路”的大计,也不利于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全面发展。

三、陕西民办高校加强国际化办学策略建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红利和机遇。毫无疑问,人才需求和国际流动规模的增大,将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国际合作,增强人员、课程和机构的国际化。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陕西民办高校要致力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国际化办学。

(一)全面增强国际化办学理念

1.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从董事会、校领导到广大师生都要深刻认识国际化办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树立国际化发展战略新理念,努力构建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标准,积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深刻认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陕西民办高校的重大机遇,是拓展陕西民办高校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让国际化理念深入人心,为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2.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就是要在适应国家、区域全球化进程的相关规划下,制定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应全面服务于学院核心利益,服务于教学、科研。在战略新理念转化为专门化的战略规划时要注重中西教育融合,全面夯实实施过程,发挥和创造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学院领导层必须树立国际化发展战略新理念,认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既要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平台为学生铺设一条职业生涯的国际发展之路,同时也要让国际化教育服务于区域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创造国际化校园环境。学校需要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校园环境的国际化,不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节,如:韩国美食文化节、阿拉伯之夜、印度服饰文化节等,增加外国文化宣讲会等等。最主要的是要让广大师生、留学生都参与进来,增加师生对国际习俗和文化的了解,激发大家了解西方世界,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兴趣,从而营造出具有国际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二)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1.成立国际交流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语言培训中心等机构。国际交流中心负责学院的外事联络接待,与国外院校建立联系,促成合作交流等职责。国际教育学院开设国际班,培养模式为:专业+语言+技能,主要承担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对外招收留学生的职能。语言培训中心负责全校师生语言的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外语能力。通过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学院对外招生和合作交流提供便捷的窗口和平台。

2.争取承办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论坛及研讨会。通过主办各类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来院参加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合作会谈等活动,例如:召开“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论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提升民办高校国际化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院国际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同时还能为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建言献策。

3.加强国际交流中心网络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建设。建立多语种网站,如英语、韩语等网站,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对外介绍和宣传学院国际交流工作情况展示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院知名度,使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切实促进学院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学院走向世界。

(三)制定完善与国际化战略规划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1.完善院校的外事管理制度。学院需要制定、完善相关外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消除不利于国际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例如:《XX学院外事工作管理规定》《外籍教师管理规定》《留学生管理规定》《外籍人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海外人才引进计划》《XX学院教职工外派管理规定》《学生联合培养管理规定》等。使外事工作、外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外著名私立高校的先进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推动国际化教学的发展落实。

2.完善校内支持保障体系。这一方面主要就是要求学院董事会和领导人员要加强对国际化办学专项经费和相关奖惩政策关注。比如设立师资队伍外出培训专项基金、学生海外留学专项奖学金、外国留学生专项奖学金等。另外,完善校内激励和奖惩体系也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获得学院各级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对于国际化办学及国际交流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3.建立校外资源平台体系。学院应积极拓展与政府机构、其他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关系,以取得政府对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支持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同时,与其他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从而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搭建坚固的校外资源平台体系。

(四)构建国际化的教学体系

1.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引进外籍教师专家、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建立良好的留人与用人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化发展战略;鼓励教师出国留学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短期交流访问。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国际化经验,让国际交流服务于教学科研。

2.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民办高校不仅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而且要积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国外课程体系,授课模式及评价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不断开设新的国际化办学学科与专业,把先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引进来,要争取在新兴战略产业领域进行课程合作,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紧缺人才,力争实现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与科研服务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的国际化流动。学生的流动国际化包含接纳国外学生到本国学习以及派遣本国学生到国外学习两个方面。在校留学生的规模和比例是大学国际化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今后我们要将陕西民办高校与国外高校间“游学”“交换生”“联合培养”大力发展起来。同时,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招生制度和奖学金制度,开展学生夏令营活动、合作培养研究生等项目,吸引更多的外籍学生,也为国内学生出国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五)多渠道、深层次开展合作办学及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1.多渠道拓展合作办学途径。民办院校应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学院自身发展实际,选择性地引进国外院校高水平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及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开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的高校、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努力促成项目合作,从而不断拓展国际办学空间和对外合作办学途径。

2.打造民办高校特色留学项目。民办高校是以应用技术性和职业目标培养为特色,因此民办高校应侧重与国外职业型院校交流合作,开发联合培养、短期国外实习、实训项目,引进国外院校先进的职业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培养模式等。

3.促进民办高校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陕西有关高校已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学联盟”,争当教育国际合作的先行者,切实推进陕西省高校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高校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地交流与合作。对此,陕西民办高校也应当积极跟进,加强与公办高校联系,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把国际合作交流的重点放到丝路沿线国家,招收这些国家的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专业交流和短期实训,开拓与这些国家进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与地方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不断提高陕西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办学质量,从而使陕西民办教育真正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岩 中国大学国际化内涵及评估指标筛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 (5)

[2]王庆石,刘伟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 2009, (5)

[3]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4]陈学飞 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58-59

[5]程莹,张美云,俎媛媛 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014, (8)

【责任编辑:黎峰】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省民办高校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