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运行逻辑及实践要求

2016-01-20左雪松夏道玉

理论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党

左雪松++夏道玉

摘要:数字化网络生存日益影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生态结构,对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群众路线是网络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形态。作为理论范式,它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时代出场;作为运行逻辑,它注重实现从“逆向性”到“交互性”、从“群体性”到“大众性”、从“务虚性”到“务实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的转变;作为实践操作,它强调“接地气” “讲正气” “冒热气” “吐真气”与“炼韧气”的基本要求,开创了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新境界。

关键词:网络群众路线;政党;哲学意蕴;运行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1-004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14FD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左雪松(1981-),男,安徽枞阳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夏道玉(1981-),女,安徽天长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党群互动方式的变迁,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带来重要的契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与生命线,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特点与群众工作的新特征,我们党必须掌握网络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占领互联网制高点,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密切党群关系,开展网上群众工作,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开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网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在给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中写道: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网络群众路线作为信息化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的理论范式,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哲学意蕴,彰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在网络群众工作中的整体性出场。

1.认识论——党群互动结构的“无网不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与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网络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广度与深度,使得当代群众工作获得了网络生存的技术支撑与空间拓展,为党群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优化了党群互动的结构。首先,主体的转化。列宁说过:“哪里有千百万人,而不是几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点。”[2]网络的开放促成了非常规与非制度化参与的扩大,党群互动的“键对键”取代交往的“面对面”,身份各异的“公民”被符号简约的“网民”所取代。其次,客体的变化。党群互动最重要的客体在于信息交流与沟通,网络构成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系统,由传统单向链条式传播转变为多向发散状传播,实现“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特点。再次,介体的融通。网络融文、图、音、像等媒介于一体,最大限度实现交互交融,畅通党群互动,尤其互联网与移动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得智能手机等自媒体(We Media)实现有线载体与无线终端链接,打通了新媒体(无时不在)、自媒体(无处不在)与多媒体(无网不在)的界限。最后,环境的净化。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世界风云激荡、泥沙俱下,网络群众工作需要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在负能量云集包围中鼓劲正气,牢牢掌握网上群众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2.方法论——党群互动手段的“无网不能”。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是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139网络群众路线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更兼具方法论的特点。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网络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互联网为实现党群有效互动开辟了更为便捷、低廉与灵活的有效途径,赢得了广大党员与网民的青睐。第一,党群成为互动的“自由人”。网络空间的“符号主宰”与“不设防”,降低了互动门槛,消除现实党群交往的身份障碍,互动主体以完全对等的姿态自由参与讨论、表达诉求与发表建议,各种价值判断、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在网络平台上竞相展示,激发民众网络参与的热情。第二,党群成为互动的“隐形人”。匿名性是党群网络互动的重要特征,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虚拟环境中畅所欲言,不用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与意见,消除现实沟通的各种顾虑与风险。第三,党群成为互动的“经济人”。由于传统互动存在时空局限、复杂程序等产生高额成本,这是民众望“政”兴叹的重要原因,网络互联互通互融极大地缩短与拉近党群的时空距离,消减现代民主制度复杂而繁琐的程序限制,开通党群快速联接与无限沟通的“直通车”,弥补了制度化参与路径的不足,使得政治参与的高成本在网络时代得以终结。

3.价值论——党群互动功能的“无网不胜”。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3]139当前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有效地推动党群两个主体的深度对接,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发扬人民民主、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第一,密切党群关系。在信息化时代, 网络具有密切党群关系的天然优势,架起了党群多向性对话与持续性交流的平台,改变以往群众工作“人走茶凉”的现象,建构“纵到底、横向边”党群互动格局,开创了一条草根与精英对话、高层到基层对接的“绿色通道”。第二,发扬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党领导与支持下的人民当家作主,传统群众动员与运动方式在网络生存背景下已显得不合时宜并难以为继,网络参与的新特点需要用协商民主逻辑与原则构建民主政治生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前与实施中在网络上展开广泛协商。第三,提高执政本领。能力不足与脱离群众是当前执政党面临的两大危险。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期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法宝,执政党通过有效的党群网络互动,以“创始人”与“发起人”建立平台、以“发言人”与“联系人”传递信息、以“辩护人”与“公关人”澄清事实 、以“把关人”与“监护人”加强管控,提升党在信息化时代发展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4.实践论——党群互动举措的“无网不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网络群众路线既为执政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提供了有力武器,也为网民的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打造良好平台。一方面,通过网络问需与网络问计,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邓小平指出:“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4]6亿多网民是执政党科学决策的“智力库”与“信息源”,以网络向网民纳谏咨询与求计问策,可破除以往决策“闭门造车”与“拍脑袋”的现象。列宁指出:“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5]通过网络群众工作将网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所需所急反映到政治决策中,使民众生产、生活与生计现状进入决策视野。另一方,通过网络问政与网络问责,实现参政的民主化与公开化。列宁指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6]网络生存既为政党问计问需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网民问政提供新渠道,网络问政被各地方纷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访不如上网”的网络问责也悄然兴起,日益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二、网络群众路线的逻辑转向

坚持“党的网络群众路线”这一时代命题既是实践的客观要求,又是逻辑发展的必然,它包含“路线”的运行逻辑、“群众”的范畴逻辑、“网络”的形式逻辑、“党群”的互动逻辑。

1.“路线”的逻辑转向:从“逆向性”到“交互性”。“路线”顾名思义就是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899网络群众路线作为网络群众工作所遵循的技术路径,在实践中往往被认为是简单的“政党上网”,这显然割裂了群众路线的“党群二分法”与民主集中制,既要让政党走进网络形成“自投罗网”,也要让群众走进互联网生成“网罗其中”。传统意义的党群路线是自上而下为主导的运行模式,是一种逆向参与模式,它强调决策者必须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之中,而不是坐等群众前来参与。党群网络互动的非线性运行模式是兼具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的双向模式,网络群众路线作为党群平等互动的一种民主形态,既强调政党网络“大跃进”与“大进军”,实现毛泽东当年所提出的“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更加突出民众网络问政的功能,使政党问计问需与民众问政问事有机统一,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参政时态与议政状态。

2.“群众”的逻辑转向:从“群体性”到“大众性”。马克思指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群众(the masses)是指“大众”或“公众”,即与“人民”一词同义。目前在网络群众工作范畴上明显存在一个命题误区:以党群互动小群体(网民)作为分析单位,从而得出群众参与大群体(人民)的研究结论,这是典型的层次谬误。在网络群众路线命题中,群众是指网民,是部分群体,即有操作网络能力与条件且有参政意愿的群众,这势必将那些不能、不会、不愿上网的民众排除在外,使其成为网络群众工作的缺席者。尽管当下网民数量逐年激增,但由于信息化进程的不均衡与不全面,非网民仍占民众大多数,同时,部分网民则保持“潜水”与“看客”的状态,使其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种“观而不语”的举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者。因此,网络民意具有相当局限性,只是某些群体诉求,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更显民主的不公平。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推进大众化的广泛参与,一方面,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性的转化策略,通过加大对互联网硬件投入、加速宽带接入,将非网民转化为网民;通过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将沉默网民转化为参政网民,为网络群众工作常态化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不能以互动的“键对键”取代交流的“面对面”,决不能热衷于“上网”忽视“上门”,对于那些确实不能、不会、不愿上网的群众,还要深入基层进行田野调查,切实做好网上沟通与网下调研相结合,做到群众工作的全覆盖。

3.“网络”的逻辑转向:从“务虚性”到“务实性”。从本质上讲,网络群众路线实质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种形式创新,但形式创新不等于形式主义。毛泽东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3]111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把上网佯装成紧跟潮流的时尚,打着“上网问政”的旗号热衷于打造“网络亲民”形象,形成“上网问政一阵风、联系群众空对空”,往往是网上热热闹闹、网下冷冷清清,线上风生水起、线下偃旗息鼓,上网务虚雷声大、下网务实雨点小,这种党群互动成运动、作风整风成刮风的现象,是典型不务实的形式主义。网络群众工作由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需要有效统筹“线上线下”与“网上网下”两个领域,把“上网访民意”与“下网解民忧”相对接、“网上问政”与“网下施政”相联动、“上网察民意”与“上门送服务”相结合。

4.“党群”的逻辑转向: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在传统群众工作中,无论是干部下乡还是人民来访,党群互动强调主客体二分法,突出一方施动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则是受动客体,处于被动状态,基本套路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模式,这是典型的客体性模式。目前这种党群主客二分的逻辑在网络群众工作中也存在明显迹象,忽视对方主体性的存在,有些党员干部的微博存在自言自语或自娱自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互动现象,造成网民动力系统的沉睡或关闭,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党群网络互动要改变主客二分的客体性逻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将党群视为交互双向的存在共同体,把双方均看成是平等对话主体,党群关系由“上传下达”升级为“平等互动”,网络介质则居于客体地位,形成主体 (政党及其成员)——客体(网络)——主体 (网民)模式。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顺应主体性逻辑发展趋势,尊重主体间性传播规律,转变单向互动思维,摒弃发布命令式的管控,要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审视党群网络交流、交锋与交融的新常态。

三、网络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

当前,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遵循“接地气” “讲正气” “冒热气” “吐真气”与“炼韧气”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党的网络群众工作。

1.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接地气”。习近平指出: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多接地气。第一,关注民生。毛泽东指出:“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3]138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把广大网民关心和期盼的民生问题作为网络群众工作的切入点,着力解决网络反映强烈的难点、焦点与热点问题。第二,顺应民意。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与群众民意相对接,坚持把网络民意作为第一信号,善于从“网事网情”中明辨诉求方向,从多元呼声中梳理民意,善做群众的代言人。第三,贴近民情。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创新网络用语,摈弃那些“已阅、已办”等空话套话,这些官僚文牍话语只会让网民敬而远之,要运用网民耳熟能详、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话语风格、语言形式与表达习惯,拉近党群的心理距离。

2.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讲正气”。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罗庞帝指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当前网络空间被负能量所充斥与包围已是不争的事实,石平先生在《警惕网络负能量》一文指出:“网络并不总是以正能量示人,网民经常在不经意间陷入网络负能量包围之中,主要呈现为负面新闻、不良情绪和网络暴力三大表现。”[8]习近平指出: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应加强党群的网络素养,使其成为网络正本清源、弘扬公平正义的推动者。一方面,加强党员干部的网络素养。要着重提高党员干部对于网络海量信息的处理、认知、判断、明辨与导航能力,要以客观、宽容与冷静的心态对待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在警惕与揭露负面舆论蓄意鼓动的同时,自身既要成为网络舆论领袖,也要大力培养正面“意见领袖”,用“革命两手对待反革命两手”,消除网络负面影响,弱化非主流反动言论,加强打击网络“推手”与“水军”的兴风作浪,开通辟谣平台并屏蔽不良信息渗透。另一方面,提升网民的网络素养。面对少数网络媒体的“添油加醋”与不特定人群的情绪宣泄,需要培育网民的自治精神、自律意识与公共理念,认准只“站对”不“站队”,不被裹挟、迷惑、诱导与忽悠,自觉抵制谣言与反对网络暴力,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3.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冒热气”。毛泽东指出:“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 [9]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需要“冒热气”,要树立问题意识与建立疏导机制,着力解决网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消解民众不满情绪。一方面,要树立问题意识。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0]当前国内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互联网是各种社会矛盾与敏感问题的集散地,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以问题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对网民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另一方面,要健全疏导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由于社情民意表达的制度化受阻,各种情绪宣泄、利益诉求甚至反对声音在网络空间聚集,网络群众工作不能简单地采取“关、删、停、堵”的把关方式,应及时掌握舆论动态,分清舆情与敌情,科学地加以研判与疏导,消解群众不满情绪,减少现实对抗,使“上网”取代、减少或推迟“上街”,发挥网络“安全阀”与“出气筒”的功效。

4.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当“吐真气”。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追求和创造政绩的实践,应该是符合实际、遵循规律的实践。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需要把握其运行规律,即真理性,要善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体现党对互联网的特征、功能与逻辑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把握。习近平强调:正面宣传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当前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深刻把握网络群众工作的规律性,摸透网民心理与需求,创新网民喜爱的表达方式,坚持“时、度、效”的要求,真正成为做网络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首先,党群互动要及时。网络直播时代,对网民问政要做出快速反应。如果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就可能处于舆论被动,丧失做好网络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党员干部要抢占先机,不给网上谣言留下生长空间。正如李克强指出的: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其次,党群互动要恰当。早说话不等于说乱话,快速反应不等于匆忙表态。网络民意纷繁复杂,对网民诉求一时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要健全会商研判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分析,着力提高甄别能力,选择恰当时间节点进行互动交流,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既不能迎合也不能无视。 第三,党群互动要有效。

网络群众工作要讲究互动艺术,通过平等对话、真情交流与科学引导,推动党群互动走出一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技术路径。

5.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炼韧气”。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网络群众路线作为非制度化的党群互动模式,往往开始轰轰烈烈,结果草草收场,热闹之后一般归于沉寂,尚未形成具有制度化的刚性约束力,需要常抓不懈并真正督促落实。一方面,互动的常态化。互动是网络交往的典型特征,缺乏持续有效的党群互动,网民就会失去应有的关注与信任,既挫伤其参政议政的热情,又有损政党的网络公信力。例如有些党政网站常年休眠、网页持续静默、政务微博僵尸化、党员微博空壳化。党群互动平台需要定期更新内容、创新形式、及时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制度的长效性。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11]当前,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个体的网络素养与人格魅力,带有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缺乏制度化与程序性的机制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与长期性,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必须以制度化的程序设计来实现从领导艺术向制度安排的转变,把制度建设贯穿网络群众工作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http:// www cnnic net cn/ hlwfzyj/ hlwxzbg/ hlwtjbg

[2][JP3]列宁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6

[3][JP3]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JP3]邓小平文选(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KG2mm]218-219

[5][JP3]列宁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5

[6][JP3]列宁全集(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8]石平警惕网络负能量求是,2013,(12)

[9]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7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9

[11][JP3]毛泽东文选(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政党协商有效嵌入公共决策的三维分析
立宪主义与政党——以法国为例
吉尔吉斯斯坦政党制度研究
政党文化概念探析
公民社会与政党共建的探索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