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对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研究
2016-01-20杨美玲张海伟吕政飞谢景欣
杨美玲,张海伟,吕政飞,谢景欣
Study on improved clean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improving air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Yang Meiling,Zhang Haiwei,Lü Zhengfei,et al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29 China)
改进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对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研究
杨美玲,张海伟,吕政飞,谢景欣
Study on improved clean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improving air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Yang Meiling,Zhang Haiwei,Lü Zhengfei,et al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29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手术室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对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的72台手术为对照组,实验组选择相同的6个万级洁净手术间72台手术进行配对设计,比较洁净设备管理措施改进前后两组每台手术后直径0.3 μm、 0.5 μm和 5.0 μm的尘埃粒子数(个/m3)。[结果]两组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经洁净设备管理措施改进后,手术室空气中三类尘埃粒子数含量显著减低(P<0.01)。[结论]科学规范的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含量,明显提高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净化设备;管理措施;空气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洁净手术室在我国各大医院已普遍建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净化设备控制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减少室内微生物含量,从而减少院内感染[1]。洁净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含量多少是决定手术室细菌浓度是否达标的主要原因,而影响洁净手术室空气尘埃粒子含量的因素,除与手术室建筑布局和洁净设施相关外,还与手术种类、室内人员流动、物流管理、洁净设施管理与维护等因素密切相关[2-4]。目前关于洁净手术室人员管理和物流管理的研究较多,但缺乏对洁净设备管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改进手术室洁净设备管理措施显著降低了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含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6个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的72台手术为对照组,期间手术均有洁净设备维护工程师提供的《手术室数据测试表》,内容包括手术时室内温度、湿度、对洁净走廊压差、对非洁净区压差、术前和术后室内悬浮粒子数(直径≥0.3μm、≥0.5 μm和≥5.0 μm的粒子)。每台手术均由巡回护士填写《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记录表》,内容包括手术名称、术中人员数量和人员走动次数等。实验组选择我院2014年3月6个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的72台手术,以对照组为基准进行配对设计,使对照组中的手术样本与实验组中的手术样本在手术室、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初台或接台手术)基本一致。由于现有研究已经证实洁净手术室内尘埃粒子含量与手术室建筑布局、洁净设施、手术室的使用、手术强度、环境质量、人员管理、物流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两组手术时间段内手术间内人员管理和物流管理制度等不变。经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长(t=0.64,P=0.42)、术前尘埃粒子数(t=0.98,P=0.33)、人员数量(t=0.74,P=0.40)和人员走动次数(t=0.46,P=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室洁净设备管理措施
1.2.1改进前管理措施洁净设备维护管理外包,洁净工程师负责机组常规运行维护,无监督检查等管理机制。
1.2.2改进后管理措施①形成由使用方、业务监管方、行政管理方共同协调管理的联动机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由感染管理科参与制定手术室洁净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规范,通过公开招标,聘用专业团队负责手术室洁净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医院后勤处负责行政主管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感染管理科负责业务监管并按照卫生部管理规范设计工作手册和记录单,定期督查。手术室作为用户,及时反馈沟通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②细化设备清洁维护要求:机组管路每季度清理1次;紫外线灯管每月清洁1次,机组外部每周清洁1次;加湿器每周清洁1次;冷凝水积水盘每周清洁1次;手术间回风口滤网每周清洁2次;进风口每天清洁1次。③每年进行管道内紫外线灯管的紫外线强度检测,并注明换管日期及累计使用时间,保证效果。④更换高效滤网前后进行尘埃粒子数检测。
1.3观察指标两组中每台手术后直径0.3μm、 0.5 μm和5.0 μm的尘粒数(个/m3)。
2结果
2006年《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洁净手术室的静态洁净标准:洁净度10 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 000),即≥0.5 μm的尘埃粒子数>3.5万个/m3(35个/L)且≤35万个/m3(350个/L);5.0 μm的尘埃粒子数≤0.3万个/m3(3个/L)。动静比=5。而对≥0.3 μm的尘埃粒子数未做要求。本研究使用的检测设备为Y09-310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对≥0.3 μm的尘埃粒子数也做了检测和比较。本研究检测的是术后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属动态检测,故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时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经改进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后,手术室空气中三类尘埃粒子数含量显著减低,见表1。
表1 手术室洁净设备管理措施改进前后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改进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后,手术室空气中三类尘埃粒子数含量显著减低(P<0.01)。洁净手术室空气中含尘量多少是决定手术室细菌浓度是否达标的主要原因[1],而且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5-6]。有效的洁净设备管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我院将手术室洁净设备管理措施改进的重点放在多科室合作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避免了以前洁净设备维护管理外包,无人监督检查,手术室使用过程中发现和反馈的问题不能及时改进,或提出的改进措施执行率、执行效果无考核等弊端。由于考核机制健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每季度直接征求手术室对洁净设备管理维护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签约,机组维护工程师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由于注重了加湿器清洁及冷凝水积水盘定期清洁等细节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止了细菌滋生及水垢聚积致湿度下降,从而导致尘埃粒子数上升等因素导致的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过去未引起重视的送风管道内紫外线灯管清洁度及紫外线强度检测等工作也列入常规运行管理措施中,确保了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
尘埃粒子是空气中微生物的主要载体,有效净化尘埃粒子有利于提高手术间的空气质量,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7]。手术室洁净设备的规范管理及专业团队的运行维护,可有效降低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含量及细菌浓度,明显提高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有助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申正义,田德英.医院感染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640-1647.
[2]孙亚楠.洁净手术室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洁净空调技术,2005(4):43.
[3]刘红军,刘凤侠,杨秋满,等.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104-106.
[4]雷岩凤.洁净手术室管理中人员流动控制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150-151.
[5]方群.层流洁净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140-141.
[6]李福宣,温贤秀,白晓霞,等.运用六西格玛提高洁净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72-74.
[7]张海伟,谢景欣,杨美玲.洁净手术室连台手术空气质量动态监测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19):2367-2368.
(本文编辑李亚琴)
收稿日期:(2015-01-28;修回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杨美玲,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海伟、吕政飞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景欣单位:21002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课题立项项目,编号:Y2012045。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1.02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1A-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