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及物理方法治疗脑卒中早期81例
2016-01-20赵联伟
赵联伟
康复训练及物理方法治疗脑卒中早期81例
赵联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及物理方法治疗脑卒中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1例脑卒中早期患者,采用康复训练、针刺、物理方法以及高压氧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率为23.46%,总有效率为96.30%。结论 应用上述方法治疗脑卒中早期,能充分调动机体内部的潜能,调节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促进新的神经元网络的建立,调动处于储备及休眠状态的神经元发挥代偿作用,从而实现神经功能的重新塑造,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康复训练;物理疗法;脑卒中
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1]。该病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如果治疗顺利,可在2周~1个月进入恢复期,此时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神经学症状与体征不再进展。我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时采用康复训练及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2011-01—2013-12共有脑卒中早期患者81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1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25例;年龄42~75岁;病程2~4周;其中脑梗死58例,脑出血23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接受过神经内、外科正规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及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评价。
1.2 治疗方法
1.2.1 康复训练 通过Brunnstrom分期,采用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训练及PNF技术等方法。
1.2.1.1 软瘫期 ①正确的卧姿:健侧卧位时在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枕上,髋、膝关节自然屈曲。仰卧位时患侧肩部、臀部垫高,足底不要放支撑物;床上训练。②被动运动:以关节为中心按照从小关节到大关节,从远端到近端的顺序进行。③患侧上肢控制能力训练(双手交叉上举,患肢上举等)。④主动翻身(左、右)。
1.2.1.2 痉挛期 松解痉挛:bobath技术(bobath握手、桥式运动)、PNF技术、缓慢肌肉牵伸技术等。床上移动(左、右、上、下);卧位到坐位的训练。坐位训练:①静态坐位平衡。②动态坐位平衡(视觉、够物、外力推动平衡)。③坐位耐力训练(30 min以上)。④上肢功能训练。站位训练:①静态站位平衡训练。②站位耐力训练(30 min以上)。③练习伸髋、屈膝、踝背屈。行走训练:①练习患肢负重。②重心转移练习。③平地步行训练。45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
1.2.1.3 恢复期 手精细运动训练(作业疗法),回归家庭、社会。
1.2.2 针刺疗法 选择针刺方法时,依据患者的瘫痪程度,可分为软瘫期和痉挛期。①软瘫期治疗采用体针和头针相结合。头针选取病灶侧头部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手法以快速捻转,适中强度刺激。体针以健侧取穴为主,上肢取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伏兔、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条口、解溪、太冲等。配穴时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痰涎壅盛取丰隆;舌强语塞取廉泉;呛咳取廉泉、天突,足内、外翻取申脉、照海;大、小便失禁取关元、太溪、三阴交、腰阳关;五指不伸取合谷、后溪;头昏加头维、风池。手法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②痉挛期针刺以患侧肢体为主。上肢取极泉、尺泽、曲池、内关、大陵等;下肢取委中、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手法采用平补平泻。均为2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
1.2.3 物理疗法 采用超声波疗法和中频电疗法。①脉冲超声波,取病灶侧头部相当于皮质运动区及皮质感觉区部位。剂量0.75~1.25 W/cm2,1次/d。②中频电疗法,以两电极分别置于瘫痪上肢的腕部及肩胛间区或瘫痪下肢的踝部及腰骶部,耐受量。均为2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
1.2.4 高压氧治疗 采用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生产的YC229010.3-101型10人座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 Mpa(2 ATA),加压及减压时间均为20 min,舱内压力稳定后患者戴面罩吸纯氧20 min,中间休息5 min,反复3次。每次高压氧治疗共持续110 min,1次/d,1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采用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1995)的标准评定,根据神经基本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两个疗程,基本治愈19例,占23.46%;显著进步38例,占46.91%;进步21例,占25.93%;无变化3例,占3.70%;恶化0例。总有效率96.30%。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气虚血滞或肝阳上亢,使脉络淤阻所致。WHO提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与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以及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等因素相关。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的主要治疗目标除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为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偏瘫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同时注意减轻偏瘫肢体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是依据人体正常发育过程,抑制异常的动作模式[2]。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异常步态,减少健侧和患侧步幅差,提高步态对称性,从而强化正常运动模式[3]。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分阶段、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反复强化训练,可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针灸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及脏腑机能。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4]。针刺可明显缩小脑梗死的面积,减少坏死灶周围的水肿和炎性反应,还能使脑缺血半暗区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有所改善,并使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能够明显抑制缺血性神经元的凋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可改善脑组织电生理活动,扩张脑血管,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甲襞微循环,改善血液浓、黏、聚、凝状态,调节生化指标异常,以及抗氧化。超声波和中频电疗法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促使肌力得到改善。高压氧则主要是通过高压的方式扩大氧弥散效果,能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修复受损血管[5],并且它可以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生,从而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和再生[6]。
通过对81例脑卒中早期患者采用康复及物理方法治疗的观察,我们认为,合理地运用上述方法,能充分调动机体内部的潜能,调节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促进新的神经元网络的建立,调动处于储备及休眠状态的神经元发挥代偿作用,从而实现神经功能的重新塑造,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倪朝民.神经康复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1-42.
[2]秦剑剑,秦玲,孙珊珊,等.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0):902-903.
[3]代新年,马修堂,王杨,等.高压氧治疗不同疗程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0):905-907.
[4]李佳,何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3):47-49.
[5]俞宁,李通,黄启良,等.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41-43.
[6]潘辉,朴哲范.颅脑损伤急性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52-1953.
2016-01-11)
1005-619X(2016)05-0483-03
10.13517/j.cnki.ccm.2016.05.015
264001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理疗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