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暖气病”,从改善环境做起
2016-01-19王有国
王有国
冬季来临,天气变冷,北方各地供暖已经陆续开始(南方主要是空调取暖)。寒冷季节供暖,人们都希望暖气能热些,但暖气在驱寒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暖气病”,因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好、干燥,加上暖气、空调、电暖气等取暖设施会造成室温过高,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还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热外寒症状和有种种不适感,如烦躁不安、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出汗、血压改变、尿量减少、软弱无力等。
如何才能在取暖的同时预防“暖气病”呢?重点是调整家居环境。
清洁环境
供暖之前要对家庭环境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扫,特别是几角旮旯、暖气暗箱、阴暗角落,不留死角地清除尘埃垃圾等可供细菌微生物滋生繁衍的场所。供暖后更要经常打扫,保持暖气片的清洁干净,避免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在空气中的微生物,引发呼吸道感染。
调节温湿度
这是关键。“暖气病”主因是热(过热)、干(燥)、闷(憋闷)、感(感染),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18~22℃之间为宜,与室外温差过大反倒易引发感冒。
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方法并不难,供气量各家都有总阀门,每个暖气包都有小阀门,可以按需要开大关小,调节室内温度;调节居室湿度非常重要,干燥也是暖气病的主要病因,一定要想方设法保持室内湿度在40%以上(最好在55%~65%之间)。方法除洒水、使用加湿器外,暖气上挂湿毛巾不断更替,也是有效的方法,但一定要用清水蘸湿清洁毛巾。而不用去污剂洗毛巾,也不要晾晒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以防劣质洗涤剂挥发的铅、汞、砷、甲醛、磷酸盐等有害物质污染室内空气。
定时开窗
保持空气氧含量,这是解决室内憋闷的关键。低海拔地区氧气约占20.95%,平原人当氧气含量低于15%时,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动作迟钝,患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脑血管病的人,就更难以耐受。而北方有冬季封窗缝的习惯,不能开窗换气,室内氧气含量会明显下降,也是暖气病增多的原因。
定时开窗换气是最好的方法,选择无霾薶阳光明媚的中午同时开前后窗通透换气20分钟即有效。也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人外出运动时开窗。另外,室内养几盆吐氧较多的花木也对保持氧浓度有作用。如被称为夜间“氧吧”的仙人掌及龙舌兰、蝴蝶兰、风梨等植物,但不宜养丁香、夜来香、夹竹桃、洋绣球等能散发刺激性、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物质的花卉植物。
预防“暖气病”,除了改善环境外,还要强化个人适应能力。每个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不相同,适应能力是怎么来的呢?主要与每个人的锻炼、生活习惯、饮食营养以及免疫功能有关系。运动健身可锻炼适应能力。研究与实践已经证明,体育运动可增强人的抵抗力、体力、耐力和适应能力。对于供暖环境变化的适应,应是夏秋开始体育运动的继续。供暖以后应该继延续保持规律的健身运动,只不过把运动时间调整一下。把晨练改为上午、下午锻炼更适宜。供暖开始后要加强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4次慢跑,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或晒晒太阳,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功能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