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北 右手人文 左手生态
2016-01-19喻添旧杨多杰苑大治昱子
喻添旧+杨多杰+苑大治+昱子
提起贵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苗族文化,其实,贵州文化的丰富与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此次我们选择了一条尚鲜为人知的、苗寨以外的探寻之路,在黔东北铜仁地区的石阡,在普通的仡佬族、侗族人家,感受一种生态与人文相互成全、互为血脉的力量。
世人皆知贵州有世界级的喀斯特地貌,更熟悉“地无三尺平”的描述。贵州的山势通常并不高,却起伏无数,山路拉长了旅途颠簸的过程,也拉长了旅行者的期待。
黔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地势险峻,深山之中,孕育出敬畏、守和、低调的文化特质,迥异于惯常理解的“少数民族风情”,反而更接近古时中原地区的文化。
一方面,蜿蜒的乌江从黔东北奔流而出,连通了黔贵与中原,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原的主流文化形态与审美传入后得到较好的保存。
另一方面,在黔东北聚居的多为仡佬族、侗族,苗族甚少。与苗族文化相比,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少了点轻歌曼舞的浪漫逸趣,对于自然和生活,更多了一分肃穆与讲究。
在黔东北的村落中,家家户户都在正厅设立香堂,供奉“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的写法也颇有讲究——“天”不带刀,“地”不离土,“君”不开口,“親”不闭目,“師”不并肩。即便是在深山之中的普通人家,香堂上这五个字的写法都不会有错。石阡的万寿宫,前身是一个富商会馆——随着当年水路的茶叶生意,这种常见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建筑形式也流入了黔东北,随之传入的还有茶文化。少数民族喝茶,大多出于生活必需或祭祀习俗,而黔东北的茶真正是因“品”而生,连“茶圣”陆羽都给予肯定:“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黔东北有一种罐罐茶,在一只形如红茶奶杯的土陶罐里加入比较粗老的茶叶,直接放在炭火盆上加热,至茶水沸腾,夹起一块碳条,抹去罐口的白色泡沫。若天气寒冷,还可以加入生姜片一起熬煮。这种如今看来“粗鄙”的饮茶习俗,常常被认为是出自“边地”,其实,这是地地道道的“大唐饮茶法”,与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主流饮茶方式极为相近。还有石阡苔茶,基本保留了一千多年前的品种基因,茶叶刚长出来时是紫芽,成年后才慢慢变绿,但以紫芽最为珍贵。
罐罐茶与神秘的紫芽,当初都是源自中原汉地,在古老的中原文化影响与特殊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得以保存。同时,黔东北地区衍生出独特的自然崇拜,除了在祭祀、建筑、图腾等方面有所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绿色、环保的细节。比如,石阡有一道名菜“神仙豆腐”,取当地山中独有的野生“神仙叶”,经浸、泡、揉、洗、过滤后,以炉灰“点化”静置,做成色泽艳绿的豆腐,配上黄豆和香菜,以酸汤调味,整个制作过程都不动火。
地理与文化、生态与人文的相互成全,可以说是黔东北最大的特色。
石阡与黔东北
石阡位于贵州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毗邻遵义市与黔东南自治州的凯里。以石阡为中心,可架构起贵州东部旅游网络,同时它也是贵州东北部仡佬族、侗族自治区集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村寨
黔东北是仡佬族、侗族聚集地,除石阡外,乌江下游集中分布着道真仡佬族自治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区等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村寨。由于村寨多散落在深山,完善保存了清代乃至明代的古建、民居,民风淳朴自然,大多还保留有古老的家族传承文化以及传统祭祀活动。
自然生态
黔东北的主要山麓佛顶山、梵净山,在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之外,也点缀着特色的古村、古寨。
石阡境内的主要河流为龙川河,山脉为佛顶山。佛顶山有2392种植物,119科806种脊椎动物与昆虫,能看到在别处难以循迹的红腹锦鸡和白颈长尾雉,珍稀的豹猫也经常出没,由于生态多样性丰富且保存完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中国的第一站。
温泉是石阡的一张城市名片。城南温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座经过人工雕琢的天然温泉,源于松明山麓的清泉常年恒温45℃,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直接饮用。
交通
贵阳—石阡,全线高速公路,从贵阳机场出发约5.5小时车程。
2016年安江高速即将通车,届时贵阳到石阡只需2.5小时,它也将成为贵阳到江口、铜仁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夜郎的性格
1400年前,北魏学者郦道元曾经跋涉至黔东北地区,在《水经注》中,他如此描述这一带的水路流向与状况:“温水出牂柯夜郎县,县故夜郎侯国也……温水自县西北流,径谈藁,与迷水合。”牂柯、谈藁是古郡名,临近今天的贵阳,由此郦道元也给出了夜郎古国的大概位置。
距离贵阳市350公里的石阡县,被普遍认为是地域广大的夜郎古国的核心地带。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黔东北仡佬族、侗族等民族的分布更为零散,几乎没有大型的聚居地,但无论进到多深的山中,都能在沿路看到小而精巧的村落,有时两条小路就能勾画出一个村子,有的村子只有不到十户人家。
这种无法完全依赖团体的独特生存环境,让当地人对天地、自然保留着最初的敬畏,对信仰与图腾也更为专注。在整个黔东北地区,也能听闻民谣、山歌,但几乎看不到轻快的歌舞场面。当地少女的传统服装,极少绣花,胸襟部分是大片的天蓝色与草绿色。
TIPS
夜郎之支
关于夜郎的起源与发展,郦道元也依当地传说做了明确记录:“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濮,氏竹为姓。”“濮人”,即夜郎的主体居民,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历经“卜”、“百濮”、“僚”、“夷僚”、“葛僚”、“仡僚”等称谓的变革之后,拜竹王为首领的夜郎子民在唐初时发展成单一的民族——仡佬族。
“仡佬敬雀”背后的生态观
在历史上,敬雀节并非只是一场仪式。仪式结束后,整个寨子的人会在当天闭门不出,尽可能地减少对鸟雀的惊扰。
从石阡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经过短暂的高速公路和蜿蜒的盘山狭道,一座深藏在佛顶山坳口之中的古朴山寨——尧上村便出现了。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尧上古寨的游客数量会达到顶峰,人们不辞辛苦地赶到这大山深处,只为一睹已经流传超过300多年的“仡佬敬雀”的盛况。
一阵高亢尖锐的唢呐声过后,身穿紫襟蓝布衣的仡佬村民将作为祭牲的猪羊以象征竹王的竹竿抬出巡游,直至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的神龛前,与糕饼一起,献给天地,也献给神龛背后的葫芦神鹰巨像。猎猎舞动的旗帜也是红黄绿三色的,上面各书敬语与法词。身穿黄袍的佛道先生与身穿红袍的主祭法师环绕祭桌舞蹈,伴随着念念有词的“咒语”,响起低沉的牛角号声,人们虔诚地焚香敬拜。
如今,超过95%的仡佬族人聚居在贵州,其文化传统尤以石阡地区保留最为完整。敬雀节原本是敬谢神鹰为仡佬族人免除瘴瘟的义举,后来这种敬拜扩展到百鸟生灵,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仡佬族对天地生灵的尊重,不只表现在节庆,还可以说深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尧上村屋顶上的脊兽,是雀尾与铜钱或者雀兽与莲花的组合;村子旁边的山水丘陵也以鱼、雀命名;孩子们也会“拜树为父”,作为自己的庇护神。
在仡佬族的文化里,侵鸟、污水、毁树,是侵犯神灵的严重事件,佛顶山下延绵的古树植被得以完整保存,与敬雀文化不无关系。
楼上古寨的避世与敬世
楼上古寨位于黔东北的深山之中,建立在陡峭的山壁沿线。早年间,从寨子到县城的三十里路崎岖难行,就算天不亮时出发,返程时太阳也下山了,当地人称“两头黑”。近年一些乡村公路得到修葺,往来也要6个小时。
明弘治六年(1494年),江西的周氏兄弟避难至此,看这里僻静难寻,正合心意,于是留了下来,慢慢发展起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村寨。
楼上古寨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中原文化中的北斗、八卦划分各项职能,如东南为生产区、西南为居住区等,居住区内,更以各条依山而建的道路架构出一个草体的“寿”字。
古寨里大面积保留着以梓橦宫为代表的明清建筑群,民居多为四合院、三合院,搭上极具特色的内八字龙门,意在辟邪、聚财。人们依然在这些古老的建筑群中生活,虽说年轻人不多,但这座古寨还能活在当下,已属难得。
除了位置偏远,楼上古寨能够完整保留,更多还是因为当地人对自然、对祖辈、对信仰有所敬畏。除去老宅,散布村中的古墓也给这里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与其他村寨不同,这里的古墓与民居是混在一起的,有“阴宅阳宅合一”之说,形成独特的墓冢文化。
TIPS
敬雀节中的特色文化
毛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竹王”崇拜,与传统的“龙”崇拜并肩。
木偶戏:石阡木偶戏是古代杖头傀儡的遗存,主要演唱形式是高腔、平弹,盔头、方巾、拷子、折子等服装道具富有民族特色。
傩戏:神秘且地方特色浓郁的一种图腾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折射与展现。
TIPS
说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阡侗族世代流传的一种特色民俗。县内各地的“春官”,会在“立春”前后到村民家里说春词。说春词实际是唱,有简单的歌词,内容各地有所不同,大致是说来年的节气、收成、耕种注意事项等。花桥镇背坡村的封氏家族,唐朝开国年间获封“春官”,传承至今。
黔东北寻常人家的和与贵
与好奇心旺盛的游客们喜欢到贵州寻访的民族风情不同,黔东北更多具有的是一种带着历史沉淀的文气,别有一种『高冷』,却也让人惊喜于它的不俗。
饭桌上的“和”与“序”
尧上村的“六合三角宴”上过央视一套的美食节目,虽然地处深山,但也颇有些知名度,单是宴席本身的讲究就让人过目难忘。
“六合”,是指有六个桌角的饭桌,根据天地六合的东方哲学,按方位摆放,人不能占着桌角,那是“神”的方位。简单一张饭桌,也能说出“天下”的道理。尧上家家户户都用六合桌吃饭,这种桌子市面基本没有售卖,都是自己家打造。在北京也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就属于“设计师”款了,售价不菲。
六合三角宴的“三角”,是指每逢庆典、祭祀,全村人会在神鹰广场聚餐,要用六合桌摆成等边三角形,桌子依据赴宴人数的多少递增,但永远保持三角形状,宾客依身份、年纪等,从第一张桌子开始顺序就坐。
六合是“和”,三角则是“序”,有所尊,有所敬,甘为人后,这种寻常人家的胸襟与气度,于我看来才最难得。
尧上村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这里并不只是传说,祖辈流传下来的木屋制建手艺,屋顶上少不了要有鸟形檐角,阁楼上也永远留着一扇不封闭的空窗,意在给闯入的盗贼留下一条生路。
自然而生的“贵气”
石阡县城很小,开车十分钟就可以转一圈,走路也不过个把小时,但就在这片小小的区域,却散布着文庙、万寿宫、东岳庙、北塔寺、天主堂等一大批古建筑。
据说,石阡建府后,知府李鉴第一时间便修起了文庙(明永乐十一年)。这座文庙分为三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自下而上建有庙墙、礼门、义路、泮池、状元桥、名宦祠、乡贤祠、大城门、天子台和大成殿,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其符合建制,与北京孔庙的建筑格局一般无二。
石阡曾经富庶,多半靠着茶叶生意。当地建筑规模最为宏大的万寿宫,就是当年大茶商左成宪出资修建的。这位左老板出身江右商帮,最早从石阡运茶叶到涪陵,再从四川运盐回石阡,后川南战乱,他改将石阡茶叶运至江南,再从江南运回瓷器、百货。依靠茶叶贸易,左成宪成了石阡最成功的商人,据说修建万寿宫时,他一人便出资四十万两白银。虽然不对应的山门、高筑的防火墙等改造,带着一种让人莞尔的“任性”,但精美的砖雕、石刻与戏台雕梁,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楼上古寨的周家四世祖周国祯,官至省藩署参房,相当于今天的省政府秘书,后退隐返乡,周家一脉不断开枝散叶,子孙也传承了官宦人家的教养与气度。在楼上古寨,不管房子是建于明末还是清初,全都干净整洁,哪怕家中只有垂暮老人,屋内正厅依旧一尘不染,香堂更是雅致有序。
我们在黔东北探寻过的几处古村,楹联文字都精巧工整,不仅字体娟秀,主题、用词、对仗也极为讲究,不见“天增岁月”、“竹报平安”,多是“雨纾将至”、“燕踏归来”,听人说寨子里出过四十多位进士、贡生、秀才,应非虚言。
林间溪水永远干净无杂物,山间行车永远礼让于前,太虚洞里即便有红布祭祀的旧俗,地面上也看不到丝毫杂物。从这种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的修养,可见当地人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平静、富足的心态,它也使得当地平静的生活自有一种持久的生命活力。
TIPS
仙人街
开车在羊肠小路上颠簸2个小时,才能到达距离石阡西郊十公里外的关口坪。这里海拔1080米,有一块巨大而平整的石头,村民称之为“天外来石”,长1000米,宽200多米,像一条人工打造的石板路一样平坦,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化石印痕。有专家认为,2.5亿年前这里曾是滨岸沼泽地带,因此经常会在这片高原石街的缝隙中发现贝壳的化石或者印痕。
印把山
印把山如同一枚硕大的官印,倒扣在石阡县河坝场乡,脚下乐回江穿行而过,最终流入乌江。当地人相信印把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传国大印,旁边河坝场盆地境内的白岩屯、螃蟹屯,则形同御案与文笔。
黔东北 探秘寻宝黔东北
与贵州其他地区相比,黔东北的生态维护似乎得天独厚——以佛顶山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虽然只有15200公顷,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躲过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成为众多与恐龙同时期的孓遗植物的避难所,为黔东北生态圈的多样与繁盛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仡佬族与侗族对自然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敬仰文化,也使得动物生物链得到了支持与保护。
寻珍之路
佛顶山的山脚,稀稀疏疏地散落着一些玲珑的小村镇,村民们的背篓里盛着当地的各种草药、山珍贩卖,我唯一认得的是灵芝,但个头大得出奇。
山上终年被深山云雾笼罩,路常常走着走着就没了,山坡险陡,于人是险境,对各种植物来说却是理想的生存空间。在山中停下脚步用心聆听,仿佛能听见植物生长的声音。
黔东北独特的气候与地形,让佛顶山有着极其复杂、难以归类的植被形态,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以及蕨类灌木蔓延,这种原始的生存状态,也让登山之路充满了探索的神秘与兴奋,随时抬头或许都是一个惊喜。
即便少见野生动物,但在各种浆果、蘑菇的包围之中,依然能感觉到一种勃勃生机。灵芝漫山遍野都是,漆面的,哑光的,伞兜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护林员董维国能根据土壤质地与气候差异,远远分辨出灵芝的生长地以及灵芝的种类,他带我们找到的灵芝,根茎粗壮,伞兜完整,比人的脸还要大。
董维国当上护林员之前,也是靠出售山珍为生,当时山里还有像五步蛇那样的危险生物出没,他右手缺失的食指,就是当年被蛇咬后为求保命自己亲手砍掉的。现在,董维国不再需要为了维持生计而豁出性命,作为护林员,他的重要职责是引导慕名而来的游人们保护山林生态,同时,也不让他们迷失在那些美丽而危险的植物的诱惑之中。
更多生态看点
摇钱树
佛顶山青钱柳群落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超过3米粗、高达30多米的大型古树就超过50棵。传说佛顶山上有金银寺,寺庙四周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摇钱树,诚心礼佛者只要在金秋时节摇动树干,树上就会掉下串串金钱。 其实,摇钱树是青钱柳的别称,其果实像一串串铜钱。青钱柳零星分布在南方,像佛顶山这样成片生长的确属罕见。青钱柳是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全世界只有中国尚有留存。
亚洲第一
石阡县青阳乡凉林村有一棵香果树,树龄已有上千年。香果树被誉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种”,也是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这棵香果树胸径达1.493米,高21米,是目前铜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棵,也是在文献资料调查中的亚洲第一。
红豆杉群
在佛顶山国家级保护区境内,海拔1000米以下的生态区域,无论是深山丛林还是自然村落,随处可见红豆杉树种,尤其是佛顶山中坝镇群家山区域,胸径超过50厘米的红豆杉古树有将近200棵,整片红豆杉生态环境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贵州省发现的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落。
侏罗纪活化石
佛顶山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蚀,最大地径达1.5米,因此成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九杈树的珙桐王,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是距今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因花开像展翅的鸽子,所以也有了另外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中国鸽子树”。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珙桐幸存下来,成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佛顶山:登顶有风景
天坑遇兰
从西麓前往佛顶山的路上,经过一个叫天生桥的地方,可并没有看到桥。原来这里是一个小型天坑,河水通过地下暗河汇入到另一条河中,地面就成了一座“天生桥”。 天坑是研究植物垂直分布最好的地方,在崖壁上发现有“玉女花”之称的——硬叶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峭壁上。
东沿秘境
若从东沿上山,则在沿路可发现情人谷、蘑菇石、蝴蝶门、书卷门、九大金盆、将军树、水地图、登顶一炷香——一座柱状石峰,据说顶上是一块巨石,这是长江以南最老的地层,距今已经十六亿年。
地宫引向
在佛顶山山脚的河坝场,有一个尚未开发的溶洞,被当地村民称为“地下皇宫”。引洞而下,能遇见洞穴生物、发现娃娃鱼。
擦肩而过的豹猫
佛顶山的生态植被好,鸟、鼠等小动物较多,根据乡民提供的情况,佛顶山保护区管理局设下红外线照相机,多次拍到豹猫在甘溪乡铺溪村附近活动的影像,贵州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的站长冉景丞决定带着科考队去寻找豹猫。
冉景丞一直走在队伍前头,辨认着猪獾、山羊和各种禽类的爪印。山路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有些羊肠小道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如果发现比较大的猫科动物脚印,呈五爪形,粪便带尖,那便是豹猫出没的证据,但豹猫对气味非常敏感,闻到人的气息绝对不会出现。所以科考队可能要在同一地点驻扎数天,最好还能赶在雨天,好隐去人的气息。贵州大学林学院的张明明老师为设置红外相机,还曾试过在手上抹羊粪来遮盖自身的气味。
科考队最终没能亲眼看见豹猫,他们离开一天之后,豹猫又在之前安放的红外相机中出现了。这应该是一只年轻的豹猫,长约40厘米,估计有20多斤,不过,科考队刚刚离开,它就轻率地出现在同一地点,也有可能是一只缺少经验的幼年豹猫。
TIPS
野外科考小常识
两套衣服:平时尽量穿红色等鲜艳的与山林颜色有所区分的衣服,便于同伴相认,迷路时也更容易被发现。蹲守期间换穿迷彩服,可以作为保护色。
一个动作:遇到大中型食肉动物或毒蛇,身体不要有大幅度的动作,最好维持原先的状态,佯作看不见,向偏离危险的方向撤离。
冬日的栖息
入冬的贵州,一旦下起雨来,那种湿冷让人胆颤。但是来到石阡中部山区的鸳鸯湖,寒冬的凛冽感减退不少,擦着湖面飞驰而过的鸳鸯群,也让人混淆了季节。
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与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不仅气候温暖湿润,而且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完好,鸳鸯湖周边与5乡、9村紧密相连,山坡、丘陵的地貌与仡佬族的种植习惯,成就了大片的稻谷、玉米,再加上爱雀、敬雀的古老传统,这里自然成为鸳鸯理想的栖息地与繁殖地。每年在贵州留守过冬的鸳鸯超过700只,占春夏季活跃时期的半数以上。即便是深冬,乘船入湖,在貌似桂林山水的山间穿梭,依然能见到成群的鸳鸯。
TIPS
观鸟须知
时间:最佳观鸟时间为每年3-6月。淡季观鸟,可在日落之前两小时左右,深冬时分以下午三四点为最佳。
交通:鸳鸯湖位于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思剑高速、江瓮高速、S302省道、011县道穿园而过。园中主干道、林间小道贯穿,也适合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