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人天生爱宝马

2016-01-19邱婷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球唐三彩突厥

邱婷

唐三彩马 

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中国人喜爱。早在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后不久,汉武帝就曾派人去西域寻找传说中的『天马』。到了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宝马从西域来到长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富商百姓,对马的喜爱程度丝毫不逊于现代人爱车。

太宗一生爱良驹

唐太宗李世民从16岁跟随云定兴解雁门之围,到46岁亲征辽东,一生征伐无数,披坚执锐,立下赫赫战功,在整个战斗生涯中,他的坐骑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晋阳起兵时的银电骥、玉极骝,到贞观末年的飞白,李世民一生所骑战马有历史记载的至少有十匹,他对这些战马的感情极深。正是李世民对马的喜爱,带动了唐朝初期的马政事业。

TIPS

异域宝马入长安

唐朝皇帝大多对异域宝马情有独钟。

根据史料,唐朝刚建立时,整个国家仅有5000匹马,其中大约两千是突厥马。突厥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唐朝初期两国交好,除了突厥首领大量进贡马匹,两国边境也设有互市,唐朝每年用数十万匹丝绸换取突厥的马。

除突厥外,丝绸之路上的很多国家也进贡过自己的宝马,有的甚至一次进贡几千匹。唐朝官员给这些异域马打上了不同的印记,多达四十种,可见其数量之多、来源之复杂。

拳毛驹

周身旋毛卷曲,矫健善走。『拳毛』源于突厥文,根据专家分析,对应的汉译为『权于麾』,即《北史》中的『权于麾国』(当时受西突厥控制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西至巴基斯坦最北部之间)。

白蹄乌

『白蹄』二字源于突厥语『bota』,意为幼马或幼骆驼,有『少汗(年轻的可汗)』之意,是一个荣誉性专名。

飒露紫

太宗赞其『紫燕超跃,骨腾神骏』,形容它像一只轻健飞奔的纯紫色燕子。专家认为『飒露』一词源于突厥语,对应汉译为『沙钵略』、『始波罗』,意为『勇健者』,是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

青骓

可能是来自西方『大秦』国的骏马。『青骓』之『青』不是泛指一种颜色,而是源于突厥文,在汉语中音译为『秦』,与『青』同音,故称之。骓,字从马,声从隹,『隹』意为『(鸟头)尖锐』,引申为『顶级』,『马』与『隹』合,表示『顶级宝马』。

特勒骠

唐太宗以突厥官号『特勒』来命名自己的坐骑,不仅是赞扬名品良种的骏马,更重要的是以突厥赞美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和炫耀自己的辉煌战绩。

什伐赤

来自波斯的纯赤色骏马。日本学者原田淑人认为,『什伐』或译作『叱拨』,是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即汉语『马』的意思。

位于陕西礼泉县的唐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廊庑,原有一处罕见的石雕珍品,名为《昭陵六骏》,相传是唐太宗为了纪念自己心爱的六匹战马,命工匠按其图样,分别雕刻在高约2.5米、宽约3米的六块石屏上。

唐三彩马上人

高官、百姓争相养马

唐三彩马球俑

唐朝时,除了各国使节常常进贡马匹,各国商人也带着自己的马匹前来交易,长安城的西市就有专门交易马匹的地方。当时各种与马匹相关的行业都非常繁荣,例如专门制作马具的鞧辔行,正如现在人们会给爱车配以各种饰物,马匹的装饰也可以体现马匹的等级和主人对马匹的喜爱程度。

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们也养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马球。

一般认为马球运动源自波斯,经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兴起于唐初,于明末清初时逐渐退出中国。唐代的许多皇帝都喜欢打马球,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和宫中侍女也击球成风。唐阎宽在《温汤御球赋》中说,马球是“善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在太平年代,这项集体力、技能与智谋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型唐墓壁画中常常绘有壮观的马球图,例如:章怀太子墓中出土有长约9米的马球图,图中二十多名骑马者手持鞠杖激烈击球。710年的节愍太子墓、727 年的李邕墓中也都绘有精美的马球图。

三彩釉陶马

TIPS

唐代马艺术之“俑”

唐代马俑,是唐代马文化最生动、最艺术的体现,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宫廷的庆典、祭祀、游猎、沙场征战,下至平民百姓的商业运输、日常生活。

唐三彩马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其施釉装饰非常丰富,尤以黑色三彩和白色三彩马最为名贵。目前所知,馆藏的黑釉三彩马只有两件:一件陈列在海南省博物馆的“重器灵光厅”里,另外一件是1972年在河南洛阳关林出土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长79厘米,高65厘米,全身黑色,唯马面、鬃毛和四蹄为白色,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是唐三彩马俑中的精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彩绘陶打马球女俑

唐朝女子的马子英姿

唐代是一个“红妆时代”,女子可以为官,甚至可以称帝,在驭马的人群中自然也少不了她们的英姿。

在初唐到盛唐的墓葬中,都可以见到女骑马俑。727 年长安南郊的韦慎名墓中,出土有女子骑马的壁画。文献中亦不乏唐代女子骑马的记载。武周时期,张元一有诗:“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此处“大哥”指武则天,可见当时女性骑马出行并不罕见。李白的“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描写的是骑马女子的形象。张祜诗中有“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写的是杨贵妃的姐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描绘了贵妇骑马。

唐代女子骑马出行的装束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武则天时代,女性骑马外出仍需要戴帽,而在唐玄宗时代,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以看出,贵族女子已经不需要将自己的容貌隐于纱帷之后了。

TIPS

唐代马艺术之“画”

韩干是唐代最杰出的画马圣手之一,他的名作《照夜白图》流传至今。

当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唐玄宗曾将和义公主远嫁西域大宛的宁远国王,宁远国王特地向玄宗回献了两匹“汗血宝马”。唐玄宗十分喜爱这两匹骏马,分别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其中,“照夜白”不仅在唐朝辉煌时期伴随唐玄宗游山玩水,还在“安史之乱”时陪他度过了一生中最为落魄的时期,尤为他所深爱。

《照夜白图》是历代收藏家们争相追求的至宝,南唐后主李煜,北宋书画家米芾,南宋词人向子湮、书法家吴说等人都曾在作品上留下跋文,卷后还有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危素,清代诗人沈德潜等11人的题跋。历经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项元汴,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等人的收藏,《照夜白图》入藏清朝内府,被安置在内廷淳化轩,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卷面留有他的大量题诗。

猜你喜欢

马球唐三彩突厥
唐三彩韵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绚丽之花——唐三彩
论唐三彩的收藏价值与鉴别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新疆发现中国最早马球实物
古突厥人的词语Ortuq (Ortaq)“商人”
从古今差异探析我国马球运动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