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指导策略成就出彩的美术活动
2016-01-19阮晓燕
阮晓燕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形式,也是幼儿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激发创作灵感,并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一种特有方式。怎样才能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地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呢?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的艺术表现力是在不断的游戏中开拓与发展的。以往的美术活动只注重幼儿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开发。为了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笔者开展了“游戏化策略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性运用探索”的课题研究,其中,笔者将游戏化的指导策略运用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从以往的机械学习转向自主创作,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真正做到让幼儿以丰富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参与到有趣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中,将生活化游戏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美术创作中拓展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初步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游戏化指导策略”的运用在幼儿园美术课题研究中有着充分的价值体现,下面,笔者就针对游戏化指导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中的实际运用,谈谈看法。
一、以游戏情境为铺垫,激发幼儿参与乐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设游戏化的情境,能一下子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真正地融入到这一游戏情境中,不断地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中班的美术撕纸活动——“小鼹鼠挖洞洞”中,由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手部肌肉发育还没有完全,动作不够协调,枯燥的撕纸张活动,幼儿的兴趣不浓,因此,笔者设计了“小鼹鼠挖洞洞”的游戏化美术活动,创设了小鼹鼠到山坡玩,和好朋友一起“挖洞洞”的游戏情境。这样的游戏形式,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了幼儿创意撕纸的经验,并能在撕好的洞洞的外形上进行想象、创意、添画,让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真正得到发展。
二、以生活化游戏为手段,诱导幼儿自主创作
对生活情景、大自然的感受都是艺术创作的源头,灵感的起点。世间万物在幼儿的眼里都是美好的,如何引导幼儿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美的认识和理解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呢?生活化游戏能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温馨的氛围,使整个美术活动从头到尾都能在同一的游戏情境中,诱导幼儿探索性地参与及自主创作。而“游戏”作为一个指导手段,教师的干预指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幼儿活动中,使幼儿在真正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自主创作。整个过程,幼儿都是积极地参与,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笔者设计的大班玩色游戏——“树林迷踪”,为了引导幼儿自主创作各种各样的树,笔者创设了一大片“树林”,让幼儿置身于树林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氛围。在欣赏中,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用玩游戏的方式、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想象、创作出可供各种小动物玩捉迷藏和游戏的各种各样的“树”,并将幼儿创作的“树”变成一个大森林,玩起了“树林迷踪”的游戏。其中,笔者提供了许多的创作原材料:大小不一的刷子、布条、雪花片、树皮、各种各样的叶子等,让幼儿自主、自由地选择材料,通过拓印、甩画、涂鸦等方式,展现出不同风格的树,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自然的情景中创造、表现、展示自己的作品。幼儿在这种生活化游戏中,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并能愉悦地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了他们自主创作的能力和奇特的想象力。
三、以触动情感为动因,萌发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的情感世界非常丰富,轻快动听的旋律、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等都能打动幼儿的心灵,激发他们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若能发挥情感“纽带”作用,以情感来驱动幼儿的美术创作,激发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能真正让幼儿用心灵来进行艺术创作。在激发幼儿情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手段,以音乐、故事、多媒体等方式渲染艺术氛围,让幼儿的艺术气息在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以熏陶。
例如,在大班的想象画——“会跳舞的毛线”中,笔者以“元宵节到了,要在夜空中燃放烟花庆祝”这一故事情节为主线,结合PPT演示烟花绽放的绚丽瞬间和“水墨中国”的舞步痕迹,辅以美妙动听且旋律多变的音乐,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情感及参与的欲望,并用游戏化的口吻引导幼儿完成创作。整个活动设计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拿毛线在黑色的卡纸上用点、甩、拉、拖、转圈、波浪等方式,结合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颜色创作。毛线跳完舞后的“舞步”痕迹,形象地展示了烟花绽放的痕迹,最后把幼儿创作的作品紧挨着展示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焰火星空”。这样的情感触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灵感,渲染了整个创作氛围,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以丰富的情感想象创作,萌发创新意识,并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四、以审美为宗旨,展示作品的创造风采
幼儿园美术活动以“让幼儿充分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活动宗旨,通过自主创作并用各种方式展示作品风采,在幼儿的相互欣赏中,培养了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拓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幼儿的审美能力就在游戏化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例如,在中班设计创作——“有趣的花边”时,引导幼儿设计衣服、裙子、围巾、帽子、袜子等生活用品的花边,并在“模特展示”这一游戏环节中,展示幼儿的创作风采,从中建立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总之,游戏化手段的运用,为幼儿园美术活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游戏化的指导策略成就出彩的美术活动,它淡化了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教”的痕迹,注重幼儿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艺术修养,在愉悦的享受中熏陶艺术气息,在自由快乐的游戏中发展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周宁县直机关幼儿园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