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感恩 扬帆追梦

2016-01-19邱旻

新教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邱旻

依情定位

2012年7月,笔者从一所完小调到办学仅五年的县直学校——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下简称“二实小”)主持工作。如何给学校定位,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校风优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品牌学校,这是摆在笔者和新班子成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践告诉我们,办好一所学校需要一种教育智慧。笔者和新班子成员一起对学校的昨天与今天作了一番了解与研究。从中发现,此时的“二实小”有三个特点:一是创办时间短,设施较简陋。二是事业发展快,内涵发展有待提升。三是生源复杂,不少学生素质偏差。对此,我们组织了一次感恩认识与实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4%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91%的学生不会主动做家务;95%的学生不会对父母和教师由衷地说声“谢谢”;面对处于困境寻求帮助的同学时,只有9%的学生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对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中,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浪费粮食,花父母的血汗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稍不如意就给父母以脸色。

这次调查给我们的启示: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于是,我校决定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以“感恩点亮人生”作为办学定点,并将此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载体,从知识、情感、实践等多层面入手,构建感恩教育的立体时空。

立体建构

多年的校长经历让笔者感悟到实施感恩教育不是简单地开展几项活动所能奏效的,它是一项系统、整体、多元的教育工程。为此,我们决定以打造硬环境,加强感恩文化的外部建设;以落实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加强对感恩文化的感知;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感恩文化的内部建设;以出台相应的制度,保障感恩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依据这样的教育策略,我校从“营造感恩环境、优化感恩管理、开设感恩课程、开发感恩资源、开展感恩研究、实施感恩评价、评选感恩家庭、争当感恩学生、争做感恩教师、创建感恩学校”十个方面分工实施,力求在一系列活动中开展与实施,体现整体构建,推进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如,打造富含感恩文化的校园环境——“三园一林一泉”。“三园一林一泉”即“三羊开泰园”“棋艺园”“清气园”“书怡林”“‘龙腾泉涌感恩泉”。其建构,突出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感恩教育而言,“三羊开泰园”,着重表现羊之感恩,教育学生要拥有感恩的心,这是感恩教育的核心。五景合一,指向鲜明,中心明确,相互映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置身其中,感受颇多。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说,“三园一林一泉”景观宜人,内涵丰富。仔细琢磨,理应学会感恩。

三撑校魂

(一)实干撑校魂

实干兴校,唯有实干才能体现“灵魂”,支撑“灵魂”。调任之时,恰逢暑假,带着对美丽“二实小”的憧憬向往,笔者和行政班子成员利用假期休息时间,顶着炎炎烈日、难耐的酷暑,访师生、解校情、作规划,把校园科学合理地分为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形成三区分明、错落有致的校园;利用校园的“棱角”,或建林,或设园,使整个校园园林交错、景色宜人。全心的投入与用心的思考常常让我夜不能寐。如,在考虑给学校设计一个怎样的吉祥物这一问题上,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羊园建成后,在园中用书卷状的大理石镌刻上碑文。她似乎在静静地给师生诠释羊之内涵。如今,漫步羊园,细细赏羊,慢慢品羊,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二)团结撑校魂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校长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要实施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组织、动员、团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这也是“灵魂”的体现、“灵魂”的支撑。

在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开展了“我的感恩故事”征文演讲、“我的感恩格言”评选。让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感恩事、身边的感恩人、真情的感恩话语,进而认识感恩、分享感恩、学会感恩。在此基础上,学校专门选派专业水平较高、认真负责的年轻教师组成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编写团队,负责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论证,几易其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历时一年多的艰辛努力,终于编成了校本教材“追梦”,并投入教学。全册教材分识恩、知恩、报恩三个篇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循序渐进,成了教育学生励志感恩的有力凭借。

(三)艺术撑校魂

形象感知,榜样示范,对于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如全国首届“道德模范”、省“公益老人”——长汀一中退休教工赖仰周,从1993年开始,实施长汀“民间助学工程”。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前往采访,与老人面对面、零距离,了解其二十年如一日的助学情、感人事,体会老人助学的艰辛与伟大。同时邀请老人到我校为学生进行讲座。赖仰周老人视“贫困学子”如儿女的情怀,深深地触动了学生敏感的心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老人为榜样,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有爱心、乐奉献的孩子。

评价,是实施感恩教育中最大的难题。面对教师的困惑,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也感到棘手。怎么办?于是,我围绕“感恩教育”作了概念、功能、指向、标准、渠道、方法等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从中认识到评价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促进发展。这种发展应该是面向全体,人人皆有,起点不同,不能划一。其内容应包含认知、能力、态度、技能等多个层面。由于是教育活动,评价主要渠道着重实践。经过与教师们共同研究,决定在学校内广泛搭建“争感恩章 评感恩星”平台。争评中,指导教师坚持“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力争全面,着重发展”“肯定为主,教育为先”“自评自测,互评互帮”等原则。通过争章评星活动,全校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他人的差距,激发了热情,推进了不同起点上的发展与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年来,我们用爱艰辛地撑起了一片感恩的星空,收获着特色办学带来的成果,学校被评为省感恩教育先进单位、市特色示范校、市文明学校。成绩代表过去,如今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且行且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同伴们结伴前行。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