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娥普村往事(散文)

2016-01-19鲁宗一

滇池 2015年1期
关键词:棠梨

鲁宗一

棠梨井

娥普村有口棠梨井,井边有两棵高大的参天棠梨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两棵树形状神奇不一,一棵有一围多粗长得似参天白杨,是一棵拥有伟岸雄奇的树男,人们把它称之为棠男;另一棵棠梨要比棠男树粗大,其根部的树身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到三米高的地方就分成两大叉,然后又长成高大的雨伞状的大棠梨树,站在树下感觉遮天蔽日,清新凉爽。树的分叉处有碗口大的一个孔,黑乎乎、阴森森的神秘。树身长着毛茸茸的寄生草,微风一吹栩栩晃动,两棵树根相距一米左右,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树的枝丫交叉着相拥相簇,远近观望就像是一对初会的男女情人在那里交谈着什么。村里人就叫这分叉的棠梨树为棠梨女。两树下面就是清澈甘甜的棠梨井,棠梨井四季泉水汩汩涌动,冬天的早晨井口风烟袅袅升腾着浓浓的水雾,因为井里的水长期保持一定的水温,箐沟里的溪水冰冷刺骨,而棠梨井里的水温润甘甜,掬起可饮,饮后嘴角依然缠绕着津津的回甜……

我的童年时光记忆里溢满了棠梨树花缥缈摇曳的雪白的棠梨花的世界。我的节假日几乎是在棠梨树下的水井边度过的。棠梨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青绿色的花瓣夹着雪白而肥嫩的花片。村里人兴吃棠梨花,可是我非常奇怪一直都没听说村里有人采摘棠梨井边的棠梨花。一方面棠梨树护着棠梨井,另一方面棠梨树实在高大挺立直插云端,被誉为棠梨井的守护神,所以没有人采摘棠树花,就是在饥饿逃荒的年代也没有人动过棠梨井边的一朵棠梨花。

我对秋天的棠梨果印象却特别深,棠梨果的颜色在不同的成熟期由青绿变浑红、紫红,最后变成紫黑色。味道也由酸涩而变成酸甜。酸涩时期的棠梨果真是让人特别的涩,涩得让人合不拢嘴。有几次我望着青绿的棠梨果好奇,摘几颗咬着尝试一下或酸甜或苦涩,结果是让我伸长舌头张着嘴,急忙转过身去把棠梨果轻轻地吐到路边的刺丛里。咂着嘴装着甜滋滋的模样,说棠梨果既酸又甜,还使劲噘着嘴作出深深地回味酸甜的嘴形,让小伙伴们纷纷把棠梨果大口大口地吃进嘴里。瞬间,他们的嘴几乎又同时张开,立刻吐出两三瓣的棠梨果,争先恐后地追撵起我来。我做了几个急闪身的动作又与他们玩起捉迷藏来。

到了深秋和冬天棠梨成熟的季节,棠梨井旁更是热闹非凡,我与一群同伴拿着细长的竹竿轻轻拍打棠梨果,有一个叫羊子的同伴,他扯下的棠梨果堆得最多,原来是他把长竹竿尖有意破成两三瓣竹片,一边拍打棠梨果,一边利用竿头竹片夹扯着棠梨果。我自己虽然拎着一个小竹篓却收获甚微,因为个子矮小,棠梨树又高,拍打好一阵也只能捡拾些矮枝上掉落的棠梨果。棠梨成熟时节,棠梨树变成了许多鸟类们栖息的乐园。鸟类们开心幸福地在棠梨树上尽情嬉戏玩耍,它们挑剔,它们知足常乐……我看见啄木鸟在棠梨树上“得得得”地在点头啄树,我想:坏极了,啄木鸟!怎么在啄棠梨树呢?我心里有些隐隐地发恨,随手拾起一块碎瓦片对准点头弯腰的啄木鸟投掷过去,那鸟“得得”两下干脆钻进树洞里,像钻进别墅似的。我一气之下小跑着去喊来羊子,我想和羊子一起收拾这啄木鸟。羊子爬树像只猴子那么轻快如梭,唰唰唰地一下子爬上那棵棠梨男树,即将贴到洞口的羊子用一根小树枝往树洞里掏搅着,我在树下举着橡皮弹弓瞄准着树洞,准备随时射击那将会飞出的啄木鸟,不一会羊子抽出小树枝,拖出一团细细的杂草和羽毛,一无所获。棠梨树下飘落一地鸟毛,只是羊子的小树枝上爬满许多黑色硬壳小虫。“孩子们,你们干啥?”鲁大伯急匆匆从棠梨坡赶来。“捉啄木鸟!”我们齐声说。“那是益鸟,不能动它!”鲁大伯急促地吼起来。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啄木鸟是益鸟,是老树的好医生好朋友。我们从此不但不惊动啄木鸟,而且还勇敢地去保护啄木鸟,向捉弄扑打啄木鸟的小伙伴讲清啄木鸟是给棠梨树治病的,是棠梨树的好医生,它对棠梨树的健身是非常有好处的,一时里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几个同伴,同伴们被我怜悯而同情的口吻说服了,他们一起表示今后一定不伤害啄木鸟,还承诺将不遗余力地保护啄木鸟,让啄木鸟长期住在棠梨树上,让棠梨树变成啄木鸟幸福理想的栖息乐园。

鸟类们都喜欢棠梨树,棠梨树上除了啄木鸟长期居住外,黑头公同样是棠梨果成熟时期停留在棠梨树上时间最长的鸟类之一,黑头公喜欢站在棠梨枝头上边叫边啄,它的叫声非常动听,犹如山野间一曲山野姑娘情调婉转优美的歌声。两只黑头公总是像对唱似的头对头吼动歌喉,它们吃一阵啄一阵叫一阵,有时抬着头侧耳细听。黑头公是相互邀约啄食棠梨果的,它们或许是夫妻鸟或许是正处于恋爱时期的恋爱鸟,被邀约的黑头公总是轻快地飞到邀约者的身边,停落在棠梨枝头上,如果是细小的枝头还难以承受两鸟的体重,它们还会“噗楞楞”地顺着枝头滑落,紧接着又拍打着翅膀双双停落到另一棵枝头上,歪着头儿细细打量着对方的眼神,不停地搜寻着枝头上一枚酸溜溜、甜津津的棠梨果,它们就会头对头津津有味地啄起来,这番情景实在动人。我站在井沿上静静地观赏着,我的嘴里溢满了既酸又甜的唾液,我立即捡了一棵棠梨果吃进嘴里嚼起来,歪着脑袋与树上的黑头公对视着,噘着嘴,边嚼边说:“我不爱你们,我嚼得比你们更酸更甜。”棠梨树上叽叽喳喳还有喜鹊、斑鸠、布谷鸟等赶集似地在啄食嬉戏。

小松鼠是跳跃着走在棠梨树上的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村里人还给小松鼠另起了个名,叫:“叼拎子”。我对叼拎子的叫法很有兴趣,觉得很神奇。因为我经常看到小松鼠穿梭在树上树下、房前屋后、荆棘丛林……穿梭如令箭,嘴里总是叼着一颗或半颗野果或半根野草什么,吃食的动作更令人惊叹不已,身子半蹲着,前腿双双抬起把食物送到嘴里,前腿动作是那么轻快,我觉得它比伙伴羊子的手轻巧得多,我就喜欢叫:“叼—拎—子!”让人觉得小松鼠既能嘴叼又是手拎,一个非常勤劳、忙碌的形象。

我每天都要见一见叼拎子,哪怕是一瞬间的影子,没见到叼拎子的夜晚是很孤独的,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孤寂,我就想像卖火柴的女孩点燃火柴获取驱散孤独光焰的那份忧伤情境,我见不到叼拎子就会全身发热发痒。看见叼拎子的日子是幸福的,我想永远和那毛茸茸的美丽而灵动的叼拎子生活在一起。

我要与棠梨树上的叼拎子结伴同行,充实我在娥普村山里的孤寂生活。

柳美潭

在娥普村前的山坳处,有一个杨柳依依、绿荫飘荡的水潭名叫:柳美潭。其实这柳美潭是后来人们起的一个美称,原叫杨柳潭。柳美潭的确美丽,潭水清澈碧绿泛起前呼后拥的鱼鳞似的波纹,潭边上大腿粗的杨柳树向潭里倾斜着,阵阵春风,唤醒千万条垂落在潭面上的柳枝。微风轻拂,犹如阿娜多姿、翩翩起舞的舞女在潭面上轻盈的舞蹈,那柳枝形似舞女轻拢曼捻的细腰,脚踏绿波,轻盈灵动,波光晃晃,飘动在半空中的柳枝像舞女伴着乐曲的节奏曲指合拍。柳树上花喜鹊优美动听的声音,就是舞女轻灵婉转、响遏行云的歌声。那歌曲是歌颂大自然,歌颂繁衍生息在世外桃源般的娥普村的人们。这里由遍布绿树丛林的山岭包围着,散落在山岭脚下的娥普村人,聆听着箐鸡、布谷、喜鹊、画眉鸟、百灵等引颈高歌,歌声飘荡在柳美潭的上空,柳美潭倒映着柳枝、飞鸟、绿叶、花草成了一块晶莹透亮的舞台,这座舞台也许不断地表演着娥普村沧桑世事,人间情缘……

流传着最令人牵魂摄魄的传奇故事:在柳美潭正中间有三几十平方的小岛,岛上有一棵雨伞形的垂柳,垂柳下绿草茵茵,过往的人无不向往这柳美潭岛,由于潭水深好几米,人们一时无法登临碧绿小岛。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娥普村的人看到一个身着红绸衣裙的年轻少女顺着雨伞形垂柳降临小岛上,后来又在苍翠欲滴的柳叶间与一个年轻小伙隐身消失……待到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柳美岛上停立着一对硕大的闪着金光的红雁,那红雁的眼睛“嘀溜溜”左右忽闪,射出熠熠生辉的万丈光芒。整个潭面掩映着五彩的晖光。从此人们把原来叫的杨柳潭改名叫“柳美潭”,那小岛叫做“红雁岛”。

夏末时日,我经常到柳美潭洗澡、游泳,把四五根两米多长的竹筒捆在一起,打捞潭里的涨草,那涨草墨绿叶长,是当时那个年代喂猪的好饲料,我不仅能游泳还能打捞许多涨草,那涨草就像一片片麦苗,齐刷刷随着水波摆动上身。我还帮小凤子打捞涨草,小凤子不会游泳,可是她妈要她每天找满满的一箩猪草。每次我把两大堆涨草用竹排运送到潭边,小凤子浓浓的眉毛高高地翘着,眉宇间泛起美丽诱人的神色,洁白的圆脸儿映在水波里,让我情不自禁握着双手去捧,脸儿顿时消失,手心里跳动的是一条肥大的蝌蚪,还“啪啪”地拍打着尾巴,小凤子双手合拍,露着小白牙。我的身子瞬间掠过一股热气,我捧起潭水洒向小凤子,几滴水点缀在她的脸上,她赶紧躲闪到杨柳树后,咬着下唇“嗤嗤”地笑。我趁机赤条条鱼样的钻出水面,三蹬两蹬急忙穿裤子,可是一不小心把裤裆蹬炸线了,我尽量收紧裤腰带,可是屁股还是凉丝丝的。

我刚把涨草背到家把箩放下,外面小凤子就喊我出去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蜷曲着小腿挪动着小白鹅似的艰难的步子,对小凤子说:“我……我着凉了,不……不去了!”我那挪步的样子实在太狼狈了。突然,我听到小凤子惊叫:山龙,你的裤子……我干脆像狼一样风驰电掣般返回飞跑起来,身后落下一阵银铃似的嬉笑,赶到家时早已是汗流浃背,满脸坠着晶莹的汗珠。可是不知为什么,小凤子从那次起总是每天和我一起上学,放学跟着我一路回家,形影不离。她父亲是乡村医生,她有条件和班里的男孩谁好都行,许多男孩的眼睛望她都望绿了。可她总是喜欢尾着一个丑陋的小猫似的我语无伦次地问许多山里神奇鬼怪的事。我确实能说山里鬼神一大堆故事,那是父亲讲给我听的。小凤子现在是迷恋我了,或许她是更多地迷恋我的鬼神故事。总之小凤子现在一直都离不开我,我有时却是真的想入非非离不开她。我们在柳美潭边一起斗草穗小牛牛玩的时候,被父亲发现了,我一阵紧张地挤眉弄眼后又若无其事地玩小牛牛。可我满脸通红,整个脸庞红到脖子根,颤微微滚烫得厉害,小凤子却低着头用力地赶着小牛冲过来,我惶恐而又浑身颤抖双手失灵,我的紫公牛没过一招就滴溜溜翻落深沟……小凤子晃动着小巧的羊角瓣,脸上泛着红润润的光,“倏”的一下伸手把我的另一头紫公牛草穗放到“斗牛场”上,转身往一道长长的麦地埂下边跑去。地埂下边的小草随着小凤子的脚步在她身后前赴后继翻跟斗。

实际上父亲对我和小凤子捞涨草的事开初还是没发现什么异样,只想着我能打捞到许多涨草,还能帮助小凤子解决猪食草。小凤子家养了一头架子猪外,还养一窝仔猪,家里很缺乏猪食草,小凤妈经常发头痛病。我整个夏末的打捞涨草帮助小凤之事,深受小凤子一家赞不绝口,原因是小凤家的猪食草每天喂饱大小十几头猪之外,还留有剩余的涨草猪食晒干装箩储备到冬季缺食时喂。

有了小凤子一家的信任,我和小凤子似在少年苦闷的心灵樊笼里“匡啦啦”一下子打开心扉。在柳美潭、红雁岛漫无边际地驰骋起来。我们放学打捞涨草后,背着冒尖的涨草在回家的路上就相互预约:晚饭后回柳美潭相遇,然后由我引渡小凤子到红雁岛,说是去看金光闪闪的那对大红雁。

那晚柳美潭吹着和煦的暖风,雪亮的月光照在潭里和白天一样波光影映,偶然间顺着水波会看到涨草在水里随水波晃动。我一手推着小竹排一手扶着小凤子悄无声息到达目的地——红雁岛。我们俩把身子严严实实藏在雨伞形垂柳树下,我们梦想能躲着见到那对金光闪闪的大红雁。月亮升起已有一竹竿高了,就是没看见那对夜以继日、朝思暮想的大红雁。那月光穿过柳枝透过枝叶,飘洒在小凤子翡翠透亮的脸上,小凤子穿一件红白相间在格子衣裳,她那裤子是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裤,那裤子成了时髦的白色裤子,既是节约型又是环保型。小凤子衣着和身材匹配,水灵秀气。

我们在红雁岛等了好长时间,都没见到大红雁闪光的踪影,也没听到雁过留声那高亢动听的余音,可是我们谈论着白天老师布置的作文:写一件有趣的事或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想好的题目是《那晚的大红雁》,小凤子想好的题目是《我们想见大红雁》,在初一班级里我写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被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听。小凤子在班上也喜欢作文。谈论间,小凤子说我不应该这样命题,说又没见到大红雁,怎么能写大红雁呢?我轻轻扒开红雁岛柔软的垂柳枝条,望着月亮仿佛看到一张幽柔微笑的脸庞,我们俩仿佛坐在红雁岛厚厚的绿地毯上,享受着柳美潭清澈碧绿的美好仙境,呼吸着随柳枝左右来回晃动的轻盈的暖风。我忽闪着眼睛抿着嘴:我见到大红雁了,我见到了,她就在我身边……我立即牵着小凤子的手,撤离红雁岛,引渡出美丽的柳美潭,赶回家去写想好的作文。

第二天把作文交上去,一节课后语文老师抱着批阅好的一撂作文走进教室。其中两本是紧紧地夹在胳肢窝里,才放下本子就点评起来。说山龙的作文“那晚的大红雁”很有想象力,一个初一学生就能学着展开想象写得生动形象。小凤子的“我们想见大红雁”揭开心中的所思所想,景色也写得非常独特秀丽,老师点评说还有那捞涨草的趣事,情景交融,小凤写了想见大红雁的心理,那种欲望,那种期待,有一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思缠绕心头。这是一种自然的质朴的美,更是柳美潭的美。两篇关于柳美潭大红雁的作文双双获得98分。在作文里,我们都写柳美潭里自己想要见到的大红雁,我的作文里最后结尾写到大红雁就是小凤子,我想象的启蒙就从这里诞生,大红雁岛成了我作文起步的第一道作文源泉。

秋天的柳美潭潭水依然清澈溢满潭边,一蓬蓬的柳树枝条飘落在水面上,恰似少女的一头秀发,被潭水紧紧地牵拉着,只是轻微的弯曲宛如少女扭动的身腰,微风过后,亭亭玉立,形似展示身姿的舞女。

在离柳美潭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叫芝咪斗的包谷地,这片包谷地享受柳美潭水的清水悠悠浇灌滋润,浑然天成的柳美潭水,让清明前后种下的包谷籽儿喝足了水,在烈日的曝晒下同样“咕嘟嘟”齐刷刷、争先恐后冒出新芽。别的山坡地里晒成裂痕累累,大个的草垡子咧开痛苦的嘴唇干瞪眼,等着老天下雨。把地里的草垡捣碎耙平,才能种上包谷籽。

芝咪斗的包谷每年都风生水长,长得叶绿包大,在那即将成熟的包谷地里,长着一种叫辣子草的猪食草。辣子草形状三、五台叉枝各不等,草茎两边各一叉,每一叉又是两台,然而分叉上的第二台上是辣子草花朵。花边有五片小白花,中间是向日葵形的花边,心形叶子,茎叶上有微小的灰白色绒毛,属绿色草叶植物。辣子草一般需要长在土质肥沃、水分充足的旱地里,是山里喂猪上好的饲料。

辣子草割回家放到猪食槽就可以直接生喂,当然煮熟拌面也更好。我和小凤子秋天里一放学就一起割辣子草。夏天里捞涨草是我的拿手好戏,不到半小时就能捞满尖尖的两大箩,可是我割辣子草却出奇的笨拙,秋天捞不到涨草。小凤子轻轻松松割满一箩辣子草我才割半箩,小凤子真是心灵手巧,割满自己的猪食草箩后就突击性地割着大把大把的辣子草理齐装满我的箩,一起背回家。

从那时起,我和小凤子不但喜欢柳美潭、红雁岛、芝咪斗的辣子草,我对小凤子也产生了一种爱护、追随保护的心理,许多时候我都暗中监视和保护着小凤子,谁跟小凤子说奉承的话语或是送给她一个梨、桃什么的,我就觉得他们是狼,是绿眼睛的狼,是与我争食的狼。有些伙伴背地还说小凤子的脸怎样洁白,眼睛怎样怎样水灵灵,还说小凤子屁股有些圆,像两扇小磨盘,我一听震怒了,我就悄悄地用刀子在他家桃树上割一道圈,让桃树皮层中断输送营养后慢慢枯死……

更让我身不由己的是在柳美潭芝咪斗包谷地里,我会一直尾着小凤子的脚窝子走进包谷地深处,小凤子割了一把又一把的辣子草,她的身材时而弯曲时而苗条直立,活灵活现,似一只灵动的小野鸡在包谷地里舞动着婀娜的身姿,一闪身小凤子不见了,我有些急,顺着她的脚窝子搜寻着,在一道小草繁茂的包谷地深处的脚窝子里我发现浅黄色的尿,我觉得她是故意留给我看的。

我和小凤子一起在柳美潭受阳光雨露滋润长大,柳美潭的柳枝用绿意装点春天,一种低垂飘逸的姿态,与璀璨的春光完美融合,让我感受到柳树随遇而安、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有一种谦和关爱,虔诚之志。在大红雁岛祈盼着大红雁的降临长大,在芝咪斗的包谷地里割辣子草而发现小凤子的勤劳与善良。

龙蛙祭

在娥普村夕阳西下的龙头山,可以说是娥普村最神秘的地方,就因为这座山的神秘,让娥普村人五体投地敬重龙头山,他们把敬重龙头山当作娥普村的一件大祭事,每年都要祭龙神。

我把龙头山当成少年梦游的圣地,看着火红的圆球贴在龙头山顶而放射出金黄的熠彩,那金色的晖光散在祭龙树上。每年六月二十四,娥普村的龙老爹都要带上四个人到龙头山祭龙树下的龙神,龙老爹是祭龙师,头戴一顶黑布缝制的祭龙帽,手里拿着一只长烟锅,其余四人,一个年轻小伙牵祭龙山羊,一个背米和菜,一个背锅碗瓢盆炊具,一个背米酒挑水桶。龙老爹精神矍铄,谁累着喘着粗气掉队了,他就会拎着烟锅从别人身上接过背箩挎在身上“哼哧,哼哧”背着走在最前面,像一匹行走在山间的黑骡子,边走边哼着悠远的古歌:“龙蛙龙树龙影闪,龙影飘在龙头山。九山十洼腾云来,细雨霏霏现龙蛙。”

龙头山上的龙神树是我童年里的擎天树,龙老爹带着人就是到龙神树那里祭龙神,把羊拉到龙树前,用马桑树枝叶醮了酒泼洒在羊头上,嘴里“叽哩咕噜”念着招龙魂经:龙啊龙!盼着你降天雨,龙啊龙!盼着你让我们风调雨顺……龙老爹的眼睛紧盯着龙神树,眼神里泛着祈求的目光,一瞬间,龙神树化成一条光彩夺目、龙冠闪烁美丽的龙女,龙女仿佛点头答应了龙老爹的祈求。龙老爹把摆在树根的羊头轻轻动一下,龙神树的上空升起一片黑沉沉的乌云。随后娥普村附近的层层山岭间下起蒙蒙细雨,念招魂龙经、祭龙灵验了,龙老爹说他看见龙女了。

龙老爹在龙神树下喝了两口酒,一口喷洒在老态龙钟的龙神树上,撇起的胡须颤动着,念念有辞,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龙蛙女的故事:

峰峦叠障的龙头山上既没有漆黑洞穴也无碧绿深水潭,只有层林尽染的如海浪般涌动的绿树林。在龙头山腰间有一眼清澈凉泉四季流淌,窸窸窣窣,永不停息,龙女神就住在这里,这龙女未曾出嫁当龙妇。她依恋着娥普村当地的乡民们,龙女每年呼云降雨灵活适量,滋润着山下娥普村人的水田旱地。娥普村人养畜养禽种田地,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一次,一伙江岸边过来的盗贼趁着夜色朦胧,要抢劫沉浸在睡梦中的娥普村人的财物,龙女察觉了娥普人即将面临一场劫难,她一个忽闪儿,一团筛子般粗大的乌云升腾在龙神树梢,一阵旋风卷着那乌云飘到娥普村上空。霎时,雷电轰鸣,一阵震耳欲聋的霹雷之后,犹如鸡蛋般的冰雹乒乒乓乓打下来,打得盗贼们在进村的半路上横七竖八、东倒西歪,手脚卷曲,满脸血糊糊地现出贼寇原形。所有的娥普村人,树木房屋牲畜庄稼丝毫未曾损伤,娥普村的人来到村边看见那些要行凶害人的盗贼时,乡亲们眼含感激的泪水,感激涕零:要永远保护龙头山以及附近所有的树木,让龙蛙永住龙山上,在林海里过得美满幸福……

龙老爹一行人的祭龙活动结束,他们只把羊血煮了吃,把其它所有的羊肉带回村里,每家分一份。娥普村的祭龙一直搞得热闹非凡,村里的人崇拜龙,爱护树,龙头山上的树常年郁郁葱葱。

几年后的一天,我在一百多里外的学校放暑假回家,遇到龙老爹,问起龙事。龙老爹似乎有些忧愁,他告诉我龙神已迁到村后的一座小山包上,原因是这小山包在一次分柴山时,部分村民把自己分到的树木全部砍光,现在把龙神迁到小山头上选了一棵树,又在树下立了碑:龙神树,禁止在此山上砍伐树木。

我向龙老爹询问起龙蛙的事。龙老爹说,一般的龙是依附水潭或什么的,传说中龙的身形都是庞然大物的巨兽,龙蛙在龙头山上既无水潭又无洞穴她该怎样生活呢?龙老爹却满怀信心、深信不疑地回答,龙神山的龙主要是指龙的神灵,她主要缠附、依托山腰间的那潭清泉水,只是魂灵在帮助人们做事。如果龙蛙现原形那她是一只大石蛙,是大石蛙龙的体形。只要有一眼清泉水,就能依附石蛙龙的魂灵,在那里叱咤风云、腾云驾雾显神通。

我记住了龙老爹对石蛙龙的讲述,可是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蛇身鳞片,龙爪龙角,龙冠闪烁的意想中的巨龙……龙能护森林繁茂,积水生渊。娥普村人就崇拜信仰这石蛙龙神。每年举行祭龙活动,把六月二十四称做祭龙节,每家都会念石蛙龙的祝福语,祈求石蛙龙年年降吉祥雨,树木茂盛,山清水秀,岁岁平安。

当我想起龙老爹告诉我的石蛙龙女还招了莫干山的龙友为婿,那龙友要到龙头山与石蛙龙会面时,大山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那龙友就会一路洒下窸窸窣窣的小雨,经过麻罗山、龙婺山、龙念山,特别是经过娥普村的上空时降下吉祥雨水,到龙头山与石蛙龙女相会。娥普村有一道顺口溜:六月有场石蛙雨,七月有个龙友雨,八月谷子包谷金黄黄。

石蛙龙的招友,六月间的相聚相会,预示着当年的风调雨顺,六月是庄稼含苞之季,头重脚轻,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关键时节,庄稼们最喜欢阳光下吸收飘洒的蒙蒙细雨,那适宜的气温催生农作物的水分营养,及时输送到茎和叶各部分。特别是给予急需营养的果实大量的补充和供给。

人们所说的石蛙龙降雨的地方,是山里大面积的山坡地和成片的水稻田,招回龙头山的龙友往返线路是连绵成片的田地的上空。那里横亘的山凹是最需要及时雨的地方,特别是娥普村的田地是胶泥土质,最需要适中的雨量,在包谷开天花稻谷扬花之际,雨水至关重要。前期雨量充足,后期籽粒饱满。包谷、水稻、豆类、瓜果来年丰收,娥普村将沉浸在五谷飘香丰收喜悦的气氛里。

娥普村人的虔诚崇敬与笃信,换来的是护山护林护生态,终身受用,代代相传。他们没有只言片语的村约,只有刻骨铭心的几句留言相传,护好山上树,山青水秀美,密密的林子清又凉,来日坡地绿汪汪,日子过得比蜜甜……

龙头山上的石蛙龙,赋予山里人的是信仰和敬重,不仅是对树木生态的一种保护,更多的是对大然自生命的延续和敬重,这样的敬重是神圣的,在娥普村成了一种自觉自愿自我完美自我完善的传统习俗,不论男女老少都恪守遵循这样的约束,特别是让娃娃们从小知道龙头山上石蛙降雨护树的事。

嗑松桥

娥普村前有一条十几米宽的娥普河,河两岸柳树成荫,绿枝飘浮,春天里河水清澈见底,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鲤鱼在青苔间时隐时现。河面上波光粼粼,河边吹动着凉飕飕的河风,油菜开花时节,娥普河两岸成了金黄的油菜花的世界,蜜蜂的声音动人心弦,有时如窃窃私语,有时又似幽咽泉流,有时像是在吟颂勤劳之歌。在整个娥普河湾,秀美的山野树木陪伴着金黄的油菜花倒映在河水里,构成一幅山花映衬,蜜蜂飞舞,鱼翔浅底的美丽图景。

就在这离娥普村不远的娥普河上有一棵近20米长的嗑松独木桥,那木桥是用一围多粗的嗑松树砍平一个面作桥面,在桥的一头凿一个“L”形小孔,用野藤条穿进小孔绑紧拴在河边的大树桩上,河水暴涨时,汹涌的洪水只能把嗑松桥冲往拴桥的河边。洪水过后河对岸的娥本村立刻会派上年轻人把桥搭起,这嗑松桥是通往对岸马路唯一的最近的桥,那嗑桥树木桥铁扎耐泡,长期浸泡在河水里也不易腐烂,用上三五年绝对不成问题。娥本村的人护住一片50多棵的嗑松林,专门提供做桥用。

那桥同样是搭建我通往初中上学路的桥,我应该永远怀念一座桥,怀念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一个人。这座桥是我求学路上获取知识的第一座桥,它几乎没有什么设计材料,也无需请建桥师指导建筑,村民投资等,只需做那么两件事:一是护好那片备用的嗑松林,修剪打叉,杀虫防刀砍,以免留下刀疤不结实。严密守护嗑松林是娥本村的特等大事。另外就是管好嗑松桥,经常拆换绑桥的野藤条,不定时的在桥两头培土压稳桥端。如果遇上嗑松桥被河水冲走,那就及时派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去打捞桥。他们就会像纤夫似的“咳哟,咳哟”打着响亮的号子从十几里或几十里的下游逆水拖回嗑松桥,再把桥拴稳绑紧安置得妥妥帖帖,过桥人有8个村的人户,每天有上百人次于嗑松桥过往,嗑松桥承载着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山民。特别是娥本村人到娥普村口山凹里撒秧的时节,人流如潮,胜似赶集,柳叶儿叮咚萌动,桃李花盛开在田野村舍旁。

我和小凤子也是从嗑松桥一路走来,小凤子喜欢我同她一路走,她说她最害怕过嗑松桥,一晃一晃的,让人头晕目眩,于是我经常陪小凤子一起早出晚归,安然过桥。有一次我有意教小凤子怎样应对桥身晃动所需要的姿势。我站在桥上用力把桥身晃动起来,于是嗑松桥一晃一晃的,我曲腿弯腰,与桥身上下晃动节奏合拍,与桥身保持一种和谐的姿势。我让小凤子试着作几个动作,我站一边摇,她站在一边曲腿弯腰,我看见了小凤子苗条的身材,两腿夹紧,河风吹拂着她的秀发,额前的刘海飘飘然若柳叶桃花。

小凤子终于能放开胆子过嗑松桥了。

小凤子在嗑松桥还是发生一桩令人不愉快的事。

那天放学,我在教室完成两道难度较大的数学题,添辅助线,推理,求证,计算。完成作业后,才箭镞一般急驰在赶往回家的路上,火烧火燎地赶到河边时,小凤子站在嗑松桥的中间,看样子是进退两难,桥身在晃动着,对面桥上站着山猫和马胖,我们都是同班同学,也许他们是想随意逗一逗小凤玩,可是意外的事故终于发生了,山猫闪动贼亮的眼睛,“砰砰”两下猛烈摇动起嗑松桥,那桥身如八级地震上下颠簸得厉害,倏忽间,小凤子尖叫一声摔倒了,幸好她还紧紧地抱着桥身,骑马似地骑在木桥上,双脚浸在水里,洁白的脸变得绯红,双手抱着桥全身颤抖着,斜挎的书包压在背上……

我一时被吓得惊恐万状,三步两步飞过桥,“凤子,别慌!拉住我的手……”我伸开双手把她扶起来,身子有些颤动,让她紧紧抓住我的手,然后叫她先把右脚从水面上抬起来,蹬在桥面上后,我又使出全身力气用力搂紧她的腰,让小凤子蹬着桥面站立起来,“呼啦啦”一下,小凤子安然无恙地被我抱着站在桥上,准备返回桥头,因为前面桥头站立着双手叉腰、眼睛发绿的山猫和马胖。他们是想挑逗小凤子的,谁知弄出险些掉落河水的危险事来。现在他们也没有完全醒悟过来,还在桥头拍手嬉笑:“有人抱小凤子了,有人抱小凤子了!”

我是一个自卑、怯弱不会与他人轻易搅嘴嚼舌,做喊打喊杀的游戏,当然更不敢动真格的了,也不敢接触班上的女生,只是小凤子经常问我作文的构思或交换作文谈自己的看法,还有她会主动帮助我,我很想找同伴们一起玩,可是家里找猪草、捡柴、推磨一大堆事压在我身上。我变得胆小怕事,更不愿惹事生非。可这下令我忍无可忍冲过桥先把山猫推翻在河边的沙滩上,四脚朝天,可那小子挺机灵,打个滚儿翻个身,握着拳头龇着嘴站在我面前,看他这势头像要把我整个的吞噬下去或是把我打成肉酱似的。

“山猫你还想打人!我告你爹去!”金亮的嗓音直刺对岸,这是小凤子的声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山猫和马胖手挽着手,边走边喊着:“方山龙,小凤子!方山龙,小凤子!”他俩还是没有围追堵截我们的意思。叫喊声渐行渐远……

嗑松桥就这样给我留下许多解不开的谜,小凤子为什么想一直与我走一路呢?为什么让我在嗑松桥上挽救她落水之险呢?我想起抱紧她的腰她站在桥面上的情景,我自己拍打着脑袋,方山龙啊方山龙,你真是一条翻山龙,你敢做出这样的事!一会儿又把自己想象成了英雄:是我救了小凤子,是我让小凤子在嗑松桥上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那晚,小凤子一家人上我家来了,小凤子的爹凤医生还挎着药包来,帮我妈看头痛病,小凤爹诊断得出发病症状很全面,还问长问短,临走还给我妈留下许多止痛药,说了最贴切的吉祥语,一路重复:太感谢了!是方山龙救了我家的小凤子,我们一家铭记方山龙。

冬天里,娥普山区的早晨漫山遍野覆盖着一层轻薄的白霜,那白霜在花草树木上特别引人瞩目,覆着白霜的山野显得特别寂静,是一片万籁俱寂的景象。那个时候我有许多躁动和跃跃欲试的心理。比如晚上我借着祥和的月光自制“冰糖”。就是用一只碗盛满三分之二的水,放上适量红糖,再放上野生红果,在碗沿吊一根短麻线浸在水里靠在碗沿上,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拉动小麻线,一块通红透亮的小碗冰块提在手里,绕过老井悄悄地把冰糖分给小凤子吃。我望着小凤子微红的嘴唇,嚼着甜津津的冰糖红果,她那嘴唇好像红嘴鸥的长嘴,不停地晃动着,我看她就是像一只停在嗑松桥边亭亭玉立的红嘴鸥,小凤子就是一只美丽的红嘴鸥……

一场鹅毛大雪过后,娥普村的山野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只是我和小凤子、山猫、马胖几个小伙伴走在冰天雪地的上学路上,叽叽喳喳争吵着提着破瓷盆做的火盆来到嗑松桥边,我们把嗑松桥边的那些纠缠事全丢弃了。

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嗑松桥上涨的水面却碰撞着桥身,击起阵阵扑腾的浪花,嗑松桥上的积雪好似一条雪白的长龙横卧在娥普河上。望着长龙似的桥上小山样的积雪,瞅着不断上升水位的娥普河,观望银装素裹的田野山洼,我们的身子有些瑟缩发抖,过不了河,山猫叫道:“过不了河,我们回狐狸房去!”所谓狐狸房,就是上学路边的一个能避七八个人的小石房。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强行过桥吧,那绝对是十分危险的,弄不好就是人仰马翻栽入河中,我心底里的那丝胆怯缠绕心头,大雪中十几米的独木嗑松桥随时有被河水吞没的危险,站在桥头我惊魂慑魄,我一心读好书的念头销声匿迹,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最后一个跟着小凤子她们一起返回狐狸石房……

我们在火盆里加入许多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准备先热饭以后再做其他的游戏。

小凤子提议大家一起先看连环画,由我先朗读她带来的最悲壮最激烈的《黎明的河边》。当落在敌人手里的小陈娘喊着:“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这就是一位英雄母亲的形象,她既希望最后一面见到儿子,更爱护自己的儿子不被敌人伤害。还有小陈的弟弟小佳,站在敌人中间大声喊:“哥哥,给娘报仇,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我开枪吧。”我读出文中的那种壮烈和痛苦的语气,那只名叫虎子的狗灵性地从斜刺里扑上来,咬住一个匪徒的腿,小佳夺了匪徒的手榴弹在敌人中间引燃爆炸……同伴们屏住呼吸,洗耳恭听、专心致志。我的心里哗然一怔,时而空灵,时而奋然震颤……黎明河边的悲壮激起我对学习的激励和感慨,娥普河赋予我一种与生命抗争的激情,秀丽沧桑的娥普河会让我野鸭似的飞过河的,我一定要读好书,我一定要走过娥普河……

可是那天我还没有奋勇当先走过娥普河,接着就是听小凤子读马胖带来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凤子一开头就读着峰岩重叠。我们都觉得狐狸石房就是峰岩房,读到“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一句时,小凤子干脆用手点画着狐狸石房前路旁的荆棘丛,岭上松楠就指着远处山岭上的嗑松林,图文并茂,手舞足蹈,让我们完全沉浸在神奇怪异的情境中,她比我读得生动,兴趣盎然,惊恐万状!

特别是小凤子朗读着白骨精第一次变月貌花容的女儿那一段,说那女儿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一个青砂罐,右手提一个绿瓷瓶。小凤子眉飞色舞,诙谐幽默地左手提一个小饭盒,右手提起一个小火盆,让我们几个几乎都同时眼含热泪激情飞扬,掌声响彻狐狸房,又在对面的山前回荡着,一身花布衣衫青布裤,一双绣着花边的方口鞋,成了栩栩如生若隐若现的“小妖精”。于是我们大声齐呼:“白骨精,白骨精!”

我们的喊声回旋在娥普河上空,那天嗑松桥封锁了我们上学的路,让我“躲了一次学”。可是那天的狐狸房朗读效果颇丰,一个是激起了作文里人物思想冲突的愿望,另一个是不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印象非常深,后来我们的语文老师把“三打白骨精”选作重点课文复习的时候,我学起来特别轻松,其他同学还在不停的“啃”,而我自己却有些胸有成竹之感。

嗑松桥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新建两孔石桥后,嗑松桥才伴随石桥画上句号。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嗑松桥一直没有消失,它一直搭在我思绪万千的心底里。

责任编辑 李泉松

猜你喜欢

棠梨
碧瓦
麻糊村的棠梨
棠梨花
池塘边的棠梨树
棠梨春风
甘棠
棠梨煎雪
漠河:我们都曾受伤,也终将痊愈
春天的荒芜(组诗)
记住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