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材出版的是与非

2016-01-19孙冬梅

出版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监管幼儿园教材

孙冬梅

在众多教材细分品种中,幼儿园教材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并且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很多教材编写质量不过关、粗制滥造,发行市场混乱,恶意价格竞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的发展,也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

热词:幼儿园教材 “小学化”倾向 市场规范

在所有出版品类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产品。它的码洋占比最高,它的利润相对更丰厚,它的印量庞大、销售量庞大,加之还有一个“暴利”的传说,所以是很多出版社都觊觎的一块“肥肉”。在众多教材细分品种中,幼儿园教材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并且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很多教材编写质量不过关、粗制滥造,发行市场混乱,恶意价格竞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的发展,也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

幼儿园教材出版监管缺位

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在政策上,从编写、出版、定价到发行,所有环节都是在国家重视、支持并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完成的。与之相比,我国政府在对待幼儿园教材的政策方面,则采取了较为消极的态度,一方面禁止幼儿园选用教材,另一方面对教材出版的管理也较为松散。这体现在多个方面:①任何出版机构都可以出版幼儿园教材,不需要资质考察,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导致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都争相出版幼儿园教材;②教材编写没有统一的大纲,各出版机构各自为政,导致市场上教材品种、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③编写完成的教材可以直接上市销售,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没有任何机构对内容和质量进行审定,导致很多劣质教材走进幼儿园课堂;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在于监管的缺位。由于不赞成幼儿园在教学中使用教材,进而不进行积极的监管,最终导致了今天幼儿园教材市场上的各种乱象,致使幼儿园教材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劣质教材挤压了优质教材的生存空间。并且,大量走进课堂的劣质教材也严重阻碍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降低了教育的质量,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家长和孩子们。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政府不支持、不鼓励幼儿园大面积使用教材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小学化”倾向问题。一些研究者和观察者认为,是教材的存在造成或加剧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禁止使用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事实真的如此吗?教材真的对幼儿园教育没有任何益处吗?取消幼儿园教材真的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没有了教材之后教师们的反映。2011年,在教育部禁止使用教材的一系列通知发布后,有研究者特意调查、研究了贵州省100所幼儿园的教材使用状况。结果发现,92%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使用教材,8%的教师认为教材可有可无,无教师认为不需要教材。在其他地区的一些调查和访谈,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果。

那么没有了教材,对教师的工作究竟有什么具体影响呢?教师认为,如果幼儿园没有教材,那么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这不仅增大了备课量,而且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他们认为没有书本,孩子对颜色、数字也没有感性的认识,很难培养兴趣,在教游戏、绘画时,没有书操作起来很困难。这说明,对一线教师来说,尤其对那些专业素养不是特别高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没有教材,教师的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虽然种类过于繁多的教材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孩子的学习负担,但完全没有教材对家长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当前,很多家长是通过教材来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没有了教材之后,家长无从得知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没有了教材,家长照样需要为孩子购买各种学习材料和阅读材料,这对那些不了解相关图书信息、缺乏辨别图书质量能力的家长来说,也是增加了负担。

再者,教育研究者也认同教材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教材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参考,好的教材对教师的价值、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都是非常大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方便幼儿的探究和学习;等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材有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因而,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不可随便废止。

幼儿园教材出版需要规范

教育部不赞成使用教材,不准统一购买教材,部分省市对此问题的监管力度非常大;而在允许使用教材的地区,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大省,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当前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重要前提。在这种背景下,出版机构该如何做好幼儿园教材的出版工作呢?

1.呼吁管理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材质量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当前幼儿园教材市场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缺少有效的监管。由于不赞成,进而不监管,这给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和教材出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质量低下、粗制滥造的教材充斥农村、乡镇等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市场,严重损害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利益。此外,盗版、抄袭问题也时有发生,加之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很多出版机构将心思放在了“营销”手段上,而不是用心提高教材质量上。

毫无疑问,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要好于一个缺少监管的、混乱的市场。所以呼吁管理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材市场的监管。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提高出版门槛,禁止没有编写、出版能力的出版机构出版此类教材。②对所有市场上的教材进行审定,禁止销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③规范发行市场,杜绝暗箱操作、吃拿回扣等发行手段。④加强幼儿园对教材选用的指导,帮助幼儿园选择适合本地、本园实际的好教材。通过有力措施来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市,减少发行上的中间环节,引导各出版机构进行质量竞争而非单纯的价格竞争,这应该是未来监管的一个思路。

2.出版机构应该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切实提高教材质量。

从编写上来说,幼儿园教材有很多不同于中小学教材的特点,从使用上来说,也应该是不同于中小学教材的。出版机构到底应该怎样编写高质量的幼儿园教材?为幼儿园提供哪些种类的产品?以什么形式呈现这些产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编入教材?活动内容该怎样组织编排?教师应该怎样使用教材?……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只有研究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切实提高教材质量。也只有研究透了这些问题,才能说服管理部门认可幼儿园教材的价值,使其赞成幼儿园教材的使用。

个人认为,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出版至少应该立足于两个基本点:①转变幼儿园课程观念,应该树立生活中的课程,而不是课本上的课程的理念。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课程,而不是使用教材来进行的集体教学。只有转变观念,在教材编写上才能进行适当地选材与取舍,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幼儿园需要的教材产品。②幼儿园教材不应该等同于中小学教材,它不是教师照着讲、幼儿捧着看的知识载体,而应该是幼儿进行玩耍操作的材料,是幼儿进行阅读的对象。它应该是尊重幼儿天性和幼儿园教育规律的一种教材,有了这种教材,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小学化的倾向。

3.加强对教材使用者的培训,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

幼儿园教材在使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跟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教材的理解有偏差有关。在当前的幼儿园教材发行工作中,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幼儿园对此的需求也非常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几个方面:①基本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训。这类培训虽然不与教材内容直接相关,但是却是教师正确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的基础,尤其对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地区,此类培训需求更大。②帮助理解教材的培训,从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的体系设计、教材的使用方法,到对具体活动设计的理解,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并且最好是直接面向一线教师而非管理者进行培训。③具体教材使用的指导,可以以专家点评教师的公开课等方式来进行,直接、直观地让教师体验该如何使用教材,如何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④根据具体地区、园所特殊需要进行的培训和指导。

针对农村、乡镇以及一些不发达省份的教师培训工作更是任务艰巨。这些地区的教师通常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培训,对幼儿园教育缺少基本的了解和理解,教育理念、能力、方法都极其不科学。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

当前,已经有一些优秀的出版机构建立了自己的教材培训体系和培训队伍,结合教材发行进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培训工作,这也成为很多出版机构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想见,未来,培训对幼儿园教材发行的作用会日益加大,各出版机构需要构思出更多富有吸引力的、教师喜欢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切实帮助提高当地的幼儿园教育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系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监管幼儿园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爱“上”幼儿园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