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头针、体针和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研究

2016-01-18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针头针后遗症

牟 军

(大邑县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330)

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的范畴。中风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1]。多数中风患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后遗症,给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往,临床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常用舌针和体针进行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有研究表明,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联用头针、体针和舌针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促进其康复。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联用头针、体针和舌针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经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后被确诊。②患者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脑、肺、肾等器官的合并症。③患者的病情稳定,且其全身状况较好。④患者偏瘫的症状不是由脑内器质性疾病所致。⑤患者均不处于脑出血、脑梗死、混合型脑卒中的急性期[2]。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头针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头针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6岁。这些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2年。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有26例,出血性中风患者有14例。在常规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7岁。这些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1年。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有27例,出血性中风患者有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舌针和体针进行治疗。进行舌针治疗的方法为:①让患者取仰卧位,在其颈部垫一枕头。②针刺患者的廉泉穴、大钟穴和太溪穴等穴位,进针的深度为其舌根部的3~4cm。③对体弱多病的患者采用补法进行针刺,对急性期患者采用泻法进行针刺。④每天治疗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进行体针治疗的方法为:①将阳明经的相关穴位作为针刺的主穴位,即患者的曲池穴、外关穴、尺泽穴、肩前穴、合谷穴、中渚穴、伏兔穴、髀关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解溪穴等穴位。将患者的手三里穴、大陵穴、曲泽穴、风市穴、曲泉穴、委中穴、昆仑穴、八邪穴、廉泉穴等穴位作为配穴。②采用捻转或提插的手法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针刺治疗。③每天治疗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在此基础上,为头针组患者加用头针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①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3]中的相关规定,将患者的顶颞前斜线与顶颞后斜线分为5等份,将上1/5处作为侧下肢瘫痪患者的治疗区域,将中2/5处作为侧上肢瘫痪患者的治疗区域,将下2/5处作为侧中枢性面瘫患者、失语患者、舌强患者的治疗区域。②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③对患者需要针刺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再用型号为0.30mm×40mm的毫针针刺其治疗区域,刺入的深度为沿其皮肤向下刺入1~2寸即帽状腱膜处。然后,将毫针以150次/min的速度进行3min左右捻转,然后留针30min。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鼓励患者努力发音说话。同时让患者进行患肢运动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血流变检测的各项指标等。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头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进行治疗前,头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人均评分为7.82±2.04分,常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人均评分为8.01±2.13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头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人均评分为3.68±1.04分,常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人均评分为5.14±1.12分。头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患者血流变检测指标的比较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变检测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头针组患者血流变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变检测指标的比较(`c±S)

3 讨论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气虚血瘀、阴阳失衡所致。此病患者的症状有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有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具有疏通经络、理气化痰、醒脑开窍之功效。进行体针治疗可有效地疏通患者全身的气血,调节其机体的功能。进行舌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脑功能。进行头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扩张其病灶周围的血管,改善其脑细胞的营养状态与脑组织功能等,恢复其肢体的运动功能。相关的研究[4]表明,进行头针治疗时应遵循“邻近取穴”、“循经远道取穴”等原则。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头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头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头针组患者血流变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董淑艳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联用头针、舌针和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促进其康复。

[1] 金泽,杜继岩,陈静等.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84-785.

[2] 刘未艾,吴清明,李向荣等.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49-151.

[3] 刘景,王威.针刺、康复手法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3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9):1353-1355.

[4] 李小军,胡彩虹,王潇依等.头电针同步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1):979-982.

[5] 董淑艳,冯万才.子午流注针法合头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4):106-107.

猜你喜欢

体针头针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