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农药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和农药残留检验
2016-01-18陈小青宾荣佩黄旭华朱方容潘志新石美宁黄贤帅唐燕梅
陈小青 宾荣佩 黄旭华 朱方容 潘志新 石美宁 黄贤帅 唐燕梅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 530007)
近年来,随着广西蚕业取得重大发展,果桑业也取得大力发展,2015年全区果桑规模种植栽培面积达到了600多公顷。伴随着果桑种植面积的扩大,桑椹菌核病从2008年只有局部桑园发病,到2010年-2013年该病害已经遍及广西桂南、桂西、桂北等果桑栽培区域,发病面积和危害严重程度都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个别地区因发病甚至颗粒无收。桑椹菌核病已经成为制约我区果桑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桑椹菌核病分3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缩小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桂南以桑椹肥大性菌核病为主要侵染种类,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每年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田间发病率在10%-30%之间。在众多的防治措施当中,化学药剂仍是该病最直接最快速的防治措施,但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果桑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着寻求即能有效防控病害的发生又达到食品安全标准的防治药剂为目的,通过对4种常规农药进行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查看防治效果,并委托第三方对桑果进行了农药残留检验,探索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以便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防控提供指导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品
50%多菌灵WP(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75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1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山东海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600倍;50%腐霉利WP(陕西亿农高科药业有限公司)1000倍;设清水对照。
1.2 试验地点及品种
试验桑园设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果桑园内,栽植密度为每667 m2桑树550株,株行距为150 cm×80 cm,树龄5年,2016年暴发桑椹肥大性菌核病。
2 试验设计和检验方法
2.1 田间药效试验
在桑树开花初期(2016年2月6日)开始第一次树冠喷雾,每处理按行向选择1个单行作为1个处理,长度约10 m,四周设有2行隔离行,设置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以喷清水为对照。每间隔7d喷雾1次,连续喷雾3次。用药后,每处理随机收取10株,每株取3个枝条,共30个枝条,做好标记;在田间开始发病时调查第一次,统计每个枝条的结果粒数和病果粒数,之后每间隔7d调查1次,连续调查3次,每次调查后摘除病果,最后统计结果粒数和病果粒数,计算发病率和相对防治效果。
2.2 农药残留检验方法
在桑果旺盛成熟期间(药后40d),从每小区的每株桑树上随机选择1个枝条,采摘成熟桑果,随机抽取约0.5 kg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进行农药残留量检验,其中5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成分按照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检验;80%代森锰锌成分按照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方法检验;50%腐霉利成分按照SN 0157-1992《出口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残留量检验方法》方法检验。
3 结果
3.1 4种药剂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待田间病果开始出现时调查发病率,每个处理调查30枝条上的挂果粒数和病果粒数。结果显示发病后期4种药剂防治区的桑果发病率均远低于对照区,相对防效均达到了80%以上,尤其以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防效分别达到94.79%和96.23%,而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的防效也分别达到81.18%和82.77%,说明4种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见表1)。
表1 4种药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防治效果
3.2 农药残留检验
桑果成熟期(药后40d),分别采摘成熟桑果检验各个处理内各种农药成分的残留量,并将检验结果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比对(参照水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对。结果显示50%多菌残留量3.90 mg/kg,比国家标准0.5 mg/kg超标7.8倍;70%甲基硫菌灵残留量1.34 mg/kg,比国家标准0.5 mg/kg超标2.68倍;80%代森锰锌残留量2.10 mg/kg和50%腐霉利残留量0.98 mg/k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5 mg/kg)。
4 讨论
根据田间用药防治桑椹菌核病结果显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以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防效最佳,而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的防效也都达到80%以上,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以人为本”是当前各项农业、工业生产最根本的要求,其中农业生产产品农药残留量是最重要的问题。桑果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以药用的水果,而桑果病害严重,病害防治用药多,农药残留量也是关乎桑果应用前景的重要问题。本文检测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四种药品应用于桑椹菌核病防治后的残留情况。发现50%多菌灵残留量比国家标准超标7.8倍;70%甲基硫菌灵残留量比国家标准超标2.68倍;而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残留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因此,应用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进行桑椹菌核病比较适合食品安全要求,更有利于促进桑果的后续加工应用。综合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和50%腐霉利的田间桑椹菌核病防治效果,以及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分析,认为80%代森锰锌WP和50%腐霉利WP比较适用于果桑园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防治。
[1]吕蕊花,肖伟,吉洁,等.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控与农药残留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0):49-54.
[2]吴国富,钟志成,蔡丹桂.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J].中国蚕业,2016,37(01):20-22.
[3]张明海,杨义,任杰群.以果桑开叶数辅助花期识别确定桑椹菌核病防治适期的方法[J].蚕业科学,2016,42(02):346-350.
[4]邓真华,彭晓虹,杜贤明.不同药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J].中国蚕业,2014,35(3):33-35.
[5]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