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黄1号、中黄2号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2016-01-18虞富莲

中国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芽叶黄茶黄化

虞富莲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黄1号”(天台黄)和“中黄2号”(缙云黄)新品种是农民陈明和徐可新分别从浙江省天台县和缙云县地方资源中发现的黄化变异单株,经黄茶品种选育协作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几家单位组成)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先后被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省级良种。黄茶品种的育成为创新特色茶增加了选择。笔者作为试验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执行人于2011~2014年在天台县石柱村和缙云县上湖村对这两个黄茶进行了产地鉴定。按照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需要对新品种提出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的要求,现以个人的体验将该黄茶品种的“三性”和栽制要点作一解析,以便种植者根据“种性”正确把握栽培和加工。

一、特异性

1.植株和枝叶形态等表型

与一般灌木中小叶茶树无殊。在植物学分类上都是茶[Camellia sinensis(L.)O.Kutze]的变型(forma)。据王新超等用透射电镜观察中黄1号和中黄2号,发现黄化叶片中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消失,类嚢体数量减少,这是导致黄化的生理原因。

2.发芽特性和产量

中黄1号发芽中生偏晚,一芽一叶盛期在4月上旬。芽叶密度大,产量高;中黄2号中生偏早,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中至4月初。芽叶密度中等,产量较高。

3.芽叶征状

中黄1号春茶单芽到一芽二叶均为淡黄色,第三四叶为嫩黄色,少数芽尖呈微紫色,主脉及叶片下部偏绿色,蓬下和树丛内部芽叶及成熟叶黄化不明显,均呈绿稍黄色。夏秋茶芽叶也均为黄色。茶树剪穗后长出的芽叶和扦插苗为黄色。春茶芽叶茸毛少,一芽三叶长4.6cm、百芽重25.0g;中黄2号春茶单芽到一芽二叶均为葵花黄色,顶芽尤显著,蓬下和树丛内部芽叶及成熟叶黄化不明显。夏秋茶不论芽叶和成熟叶均为绿稍黄色。另一特征是春梢同一枝条的上半部为黄色,下半部为红棕色。春茶芽叶茸毛稀少,一芽三叶长4.8cm、百芽重30.4g。茶树剪穗后长出的芽叶以及扦插苗顶部均为黄色。

4.光照敏感型

与温度敏感型的白茶1号(安吉白茶)不同的是该两黄茶可能属于光照敏感型,也即只有在可见光直射部分的芽叶呈现为黄色,仅有漫射光照射或生长在隐蔽处的芽叶呈绿色,所以分枝密集的茶蓬黄化叶多出现在蓬面表层。诚然,黄化是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其机理尚需要深入研究。

5.生化成分

据天台和缙云两个点2012和2013年春茶一芽二叶生化样测定平均值(表1),两品种共同点是氨基酸特高,水浸出物高,茶多酚和咖啡碱适中,这是黄茶制绿茶香气清爽、滋味清鲜的生化基础。

表1 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

6.适制茶类

表2 是两地4年春茶一芽二叶制烘青茶审评综合结果,表明黄茶适合制作优质毛峰形等烘青茶类,尤其是干茶色泽别具特色。此外,夏秋茶采摘一芽一二叶制红条茶,汤色红橙,略显花香,滋味甜润,叶底玫瑰红色,别具一格。

表3 是春茶一芽一叶用不同方式制作扁形茶的比较,表明中黄1号、中黄2号均适制扁形绿茶。全手工和机制加手工(青锅机制,煇锅手工)综合品质差别不大,但在茶叶商品质量上最具重要因子的外形,机制加手工的要优于全手工。因此,无论从制茶功效和产品品质看,扁形茶以机制加手工为好。中黄2号的全机制扁形茶虽汤色、叶底都比较突出,但香气和滋味都明显逊于全手工和机制加手工,尤其显现生熟不匀现象,这可能是炒茶机炒压不匀和温度不均之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黄茶芽叶较单薄,不论冲泡毛峰茶或扁形茶,需加量,连续冲饮3次即可,否则香味均显平淡。

7.耐寒性

从表4可知,缙云和天台越冬期间的极端最低温度可达-5~-6℃,连续≤0℃日数在5~8d,其中2011年天台极端最低温度达-6.9℃,连续≤0℃日数8d。综合两地3年的越冬情况看,表明中黄1号、中黄2号耐寒性强(表5)。

8.耐高温性

黄化品种的耐高温性一般较弱,然而,这两个黄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天台和缙云2012年夏季的极端最高温度分别是39.2℃和38.8℃,连续出现≥37℃高温日数分别有14d和11d,在此长时间高温情况下两个黄茶均无伤害。2013年两地虽均出现了连续5~8d≥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同期蒸发量又大于降水量(表6),然而也只出现较轻的日灼伤(表7),且凡有水浇灌的茶园都没有伤害,表明中黄1号、中黄2号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

表3 不同制作方式扁形茶感官审评

表4 越冬期间低温情况

表5 2地3年田间叶片冻害调查 %

二、一致性

黄茶的各项特异性状,用短穗扦插繁殖的茶树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均表现一致。生化成分和制茶品质由于受到采样、测定、加工等误差的影响,不同产地和年度间不可能完全等同,但趋势是一致的,这与任何品种的表现是一样的。

表6 2013年高温期气象情况

表7 田间叶片日灼伤调查 %

需要指出的是,中黄2号在极个别植株的同株树上会出现多数枝条芽叶是黄色,个别枝条生长的芽叶完全是绿色,用其扦插繁殖的茶树也是绿色。这一现象笔者在白茶1号中也有所见。这种现象可能是部分枝条是嵌合体的原因。

三、稳定性

采用常规短穗扦插法,中黄1号苗木为黄色;中黄2号苗木顶部芽叶为微黄色,移栽至大田后生长的芽叶为黄色。两品种用短穗扦插繁殖的继代茶树均为黄色,表明黄茶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特性和遗传稳定性。

根据天台和缙云的异地引种,以及浙中、浙北和山东青岛等地种植情况看,各项性状都保持稳定。据观察,在青岛崂山种植的中黄1号二代黄化征状尤为突出,黄化程度甚而强于原产地,这可能与北方长时间阳光直接照射有关。因此在长日照茶区,种植该两个品种可能更好地发挥黄茶的“种性”。

茶树均能正常开花结实。据王新超观测,中黄1号的实生后代的黄化苗比率在5%~10%,也即黄化是种隐性遗传现象,故必须采用无性繁殖法才能保持黄化的遗传稳定性。

四、栽培和加工要点

1.选择向阳坡地和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

向阳坡可接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黄化。黄化茶树的生理机能一般要弱于正常茶树,所以,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长势要明显优于红黄壤粘质土。园地开垦时,土层下方可保留少许石砾,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此外每年需重施1次优质有机肥。

2.丛栽或宽行种植

根据有阳光直接照射部分的芽叶才呈现黄色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阳光接受面,增大茶树生存空间,两品种均适宜采用丛栽或宽幅条栽。丛栽丛距80~100cm,条栽行距在150m以上,株距30~40cm,每丛定植2株。

3.不进行蓬面修剪,立体养成

1号和2号母树因是单株种植,个体得到充分生长,植株通风透光,茶树受光面和黄色芽叶下树率是弧形蓬面的2~3倍。所以,不论是丛栽或条栽茶园,除了苗期3次定型修剪外,不培养蓬面,养蓄枝条成立体采摘面,类似于只见枝条不见蓬面的名优茶手工采摘茶园。

4.扦插和移栽

采用常规短穗扦插法,在扦插期全程用遮光率65%的遮阳网覆盖,1年生合格苗(苗高20cm以上)出圃率可达到75%左右,以八九月份扦插成活率最高。在两地气候条件下,宜10~11月中旬或2月下旬3月上旬移栽,栽后即浇定根水。中黄2号注意绿色枝条不剪枝扦插。茶园中发现有不黄化的茶树拔去。

5.适合制作茶类

黄茶品种不一定适合制作“黄茶”,正如安吉白茶不适合制“白茶”一样。两品种按黄茶工艺试制黄茶表明,外形色黄欠润,香气滋味不够鲜爽。春茶采一芽二叶和一芽一叶按毛峰茶和扁形茶工艺制作绿茶,更能发挥黄茶的品种优势;夏秋茶采摘一芽一二叶制红茶,品质优良,既提高了夏秋茶利用率,又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6.制作要点

摊青对绿茶鲜爽味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早春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要求摊放20h左右,一般是上午采、次日上午制。洪峰期在较干燥的晴天可缩短到12h左右,但不可“现采现制”。摊青叶失水率控制在15%~20%,以芽叶绵软、叶色变暗为度;制红茶必须充分揉捻,揉时在90~120min,不加压、加压和轻压时间各约1∕3。发酵时间在3~4h,发酵叶不可揿压,全程必须透气通氧,中间需翻叶2~3次。

猜你喜欢

芽叶黄茶黄化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黄茶一盏脾胃舒
岳阳黄茶闷黄机械化研究与探讨
衰老茶树如何重修剪
广西鹿寨县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韦忠献:流翔高钙来了,黄龙病、黄化树奇迹般的走了
群体种茶树紫色芽叶的信阳红茶适制性研究
《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系列讲座之五中国黄茶标准化工作十年
黄化安全性保障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