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2016-01-18蔡李萍

教育 2015年51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蔡李萍

问题意识是思维创新的基础,是自主创新、发展成就事业的起点。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不善于质疑求异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就不会有创新精神。教育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创新实践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转变观念,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现在这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怎么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当前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受到质疑最多的问题。有篇文章题为《中国学生不问,美国学生问多》说的是这么一件事:美籍教师露西给中国学生上英文写作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每当她询问:“还有问题吗?还有谁不清楚?”课堂里立即凝滞起来,人人都埋下头。其实,学生疑惑多多,可脑海里压根没有站起来问的“意识流”。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见疑中去探幽索微,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答案;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的探究精神,而不是得到先人所下的结论。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积极的求知者。要破除传统的教师的不容动摇的权威性,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把学生放在服从、接受的地位,而应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乐学、乐思。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自主探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笔者在教《长征》一课时。让学生对“我”和老班长的有关描写进行圈画、提问,并让同学之间互问互答,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最后不得不由老师“强行”收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献身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其根本动力往往来自兴趣。正如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强烈和多样的兴趣,我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有些同学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对所学的知识见疑不疑,本身就是缺乏学习兴趣、懒于思索的表现。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问题最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有针对性地不断激活兴趣点、兴奋点。在《石榴》一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诸多图片,调动了学生兴趣。他们从身边生活开始展开讨论,在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从质疑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质疑问难是学习知识、探索创新的基础。有疑才有深入的思考,有思考才有深入的发现。

首先,启发学生就词语圈画和句子的作用方面提问。朱自清的《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而且在用词上很有特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一“闹”字,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不仅显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也表现了春草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这样的词语进行圈画.并就词义进行辨析,就词语的表现力进行提问,组织学生相互之间你问我答,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自然来得更深刻。

其次,训练学生对段落和篇章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意思、写作特点等方面质疑。如《故乡》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闰土和杨二嫂。学生在学习时最大的疑惑是:闰土前后的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杨二嫂的形象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与课文的中心有何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通篇质疑:闰土大变、故乡萧条的社会原因是什么?闰土、杨二嫂形象鲜明,取决于作者描写方法的特色,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和自主解决,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理解得更为深刻了。

最后,给自己的课堂留一点空白。很多时候,教师习惯性地上课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的结果,让学生没有了课后思考的时间。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每节课给学生留一点对这节课的思考质疑的时间,比“满堂灌”的效果来好得多。只有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问题的收集和分类处理

在教学每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和从学生中收集问题。比如,课堂前5分钟的个人口头问答;课前的个人笔问;小组讨论的笔问;同桌间互问和向全班推荐的问题。学生提出的疑问越多,说明他们的参与性就越强;教师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的源头活水,就会使教学永葆青春活力。

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有点绝对,但是,为了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多关注学生的差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上敢疑、敢说、能说,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