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探析
2016-01-17钟海霞
王 丽 钟海霞
(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社区临盘医院 山东 临邑 251507)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因是其存气虚血瘀、脑脉痹阻等情况,进而导致其发生缺血性中风[1-3]。该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有研究发现,使用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探讨使用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2例。他们的年龄在58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4±4.56)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3例。他们的年龄在60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7±4.34)岁。这84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患有缺血性中风。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患有精神病的患者。②患有混合型中风的患者。③患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颅内压、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药房自制的补阳还五汤冲剂(组方为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对其进行治疗,补阳还五汤冲剂的用法是:每天服1剂,在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30d为1个疗程,为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判定[4]。①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生活能完全自理。②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生活能基本自理。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其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n(%)]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失语、偏瘫、意识不清等。西医认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因是其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阻碍其脑部血液循环,使其脑组织缺血,进而发生缺血性中风。中医认为,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病因是其存在气虚血瘀、脑脉痹阻等情况,进而发生缺血性中风。
补阳还五汤是中医临床用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用药。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作者对补阳还五汤的功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 在补阳还五汤的组方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阳益气的作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地龙均为臣药,均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药剂学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冲剂具有抑制患者脑血管内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促进其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身体免疫能力和代谢能力,加强其组织细胞的兴奋性,改善其脑血管血液循环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万立[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杜鸣,熊小玲.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12):156-159.
[2] 马娜.补阳还五汤与电针合用治疗69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05(01):167-168.
[3] 吴雷,李翔.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2):142-146.
[4] 胡彩凤.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1):178-180.
[5] 陈万立,陈万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4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05):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