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甲孕酮、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探究
2016-01-17赵海宁
赵海宁
(大庆油田五官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子宫内膜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子宫内膜炎多因子宫内膜的结构发生了炎性改变所致,这种病理改变会对患者的子宫肌层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引发子宫肌炎等一系列生殖系统疾病[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甲孕酮、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我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52例患者的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39.84±4.16)岁,其病程为1~13个月,平均病程为(5.71±1.33)个月;观察组52例患者的年龄为20~61岁,平均年龄为(39.71±4.07)岁,其病程为1~12个月,平均病程为(5.67±1.2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对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②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使用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甲孕酮、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甲硝唑的用法及用量是:将15mg的甲硝唑混入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治疗18天。头孢曲松钠的用法及用量是:将1g的头孢曲松钠混入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治疗18天。甲孕酮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5mg/次,2次/天,连续治疗18天。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经期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经期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未恢复正常,经期紊乱[2]。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 )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观察组52例患者中,出现疲倦症状的患者有1例,出现嗜睡症状的患者有1例,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77%。在对照组52例患者中,出现疲倦症状的患者有2例,出现嗜睡症状的患者有1例,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6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可对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均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消炎的作用。甲孕酮是一种能够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的药物,它能与孕激素的受体相结合,从而起到促进受到感染的子宫内膜脱落的作用。有研究认为,联合使用甲孕酮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笔者使用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甲孕酮、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联用甲孕酮、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青.1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8):171.
[2] 郭亚芳.6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20.
[3] 刘云云,邱秀群.浅谈3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0,6(0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