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

2016-01-16陈小满,刘冰月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

刘冰月,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

陈小满,刘冰月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双元制”著称,随着中国与德国之间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加深,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也不断被引入到中国。通过介绍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及其经费来源特点,与中国现存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途径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其对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作者简介:陈小满,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2-0029-3

中图分类号:G719.2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鼓励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在重视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而作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最为成功的德国,必然成为我们首要学习的对象。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其“双元制”著称,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即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而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受训者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同时在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以及文化知识的教育。[1]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机构参与职业教育,那么其经费来源必然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德国这种双元制模式为以政府资助为主要来源的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有着悠久的学徒制历史,其双元制则是由学徒制发展而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参与机构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他们的经费来源方式也各不相同。职业学校属于州的教育管辖范围,经费由州政府承担;而对于企业的这一部分,职业教育的经费由企业承担。[2]企业是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主体,它承担了大部分的职业教育经费。德国企业提供职业教育经费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直接资助和集资资助。直接资助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费提供的主要方式,采用这种经费提供模式的主要是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企业集资资助是为了防止培训企业和非培训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而引入的融资形式,按照集资对象的不同,企业集资资助又以多种基金形式设立。主要有中央基金形式、劳资双方基金形式和特殊基金形式。[3]由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发展得比较成熟,所以相应它的机制也比较完善,企业的资助形式也有着固定的模式。以企业、职业学校和工会为基础建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每个组织所承担的责任都有明确划分,[4]确保各个组织能够各尽其责。

企业作为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的主体,它自愿投入职业教育必有其可取之处。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能够为员工提供及时的培训,为企业的雇员提供及时的技术。例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德国的ArcelorMittal(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它所培养的高技术员工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参与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5]德国的企业热衷于投入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投入职业教育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可以取得税收优惠。企业在享受这些优惠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德国《职业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由于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因此企业除了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外,还会考虑到这是企业的一种义务,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作为自身的一种“企业行为”。这种企业的参与、国家的支持促进了德国双元制的成功。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有国家、企业、个人、社会机构资助等多种形式。但主要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还是国家。2012年,国家对全国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个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7563.95元,比2011年的6148.28元增长了23.03%。[6]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预算也呈增长的趋势。而相比之下,我国其他方面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所占的比例都比较低,特别是职业教育经费企业来源,在中国所占的职业教育经费比例还很低,甚至还没有超过全部费用的10%,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与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国家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仅仅从鼓励的角度来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不够。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扩大化,国家也开始出台一些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比如说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补贴等等。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模式是以国家资助为主,其他资助为辅。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较大的发展的同时,其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职业教育所需的各种教学设备,随着物价的上涨其购买成本也在增加。这就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资助。

三两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分析

1.从经费的主要来源角度分析。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企业,而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从企业和国家这两个角度来看,来自于国家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它的增长系数可能会比较低,有可能职业教育成本在提高的同时而国家的资助跟不上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资金的步伐,而来自于企业的资助可能会随着企业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当企业发展繁荣的时候,资助可能会增加,但当企业亏损的时候,资助会随之降低。反之,当职业教育成本增加的时候,就需要相关责任者给予相应的补偿。而现今不管是德国还是我国都遇到了职业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特别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所需求的资金就越来越多,虽然国家每年都强调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实际上国家的投入与职业教育经费的需求量相比远远不够,从而造成了现在的职业教育经费短缺。而德国的工业相当发达,所以它的很多企业都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先进的资金和设备。

2.从两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程度分析。

德国双元制发展较早,企业参与时间较长,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各种情况就会更加了解,它们从其中能够得到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条件,至使它们更愿意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去。而我国自发展职业教育以来,企业对其关注度并不是很高,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以学生的学费为主发展到以国家资助为主,企业投入所占的比例很低。大多数我国企业会认为教育是属于国家的事,与企业自身的相关性没有那么高,即便有些企业可能意识到自己需要技术人才,也不会想到要投入职业教育,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一般不会自愿积极地投入职业教育。由于两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水平不同,造成现在两国职业教育经费企业来源的差异。

3.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角度分析。

德国对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很早以前就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1976年9月7日颁布的《扩大职业培训位置促进法》就规定了当发现现有的职业培训场所没能超过实际需求量的12.5%,政府即须向各企业征收职业培训税,[7]从企业方面解决职业教育的经费问题。德国在法律上对投入职业教育的企业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企业雇员的在职培训补贴,从法律上保护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而中国对于企业投入职业教育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国家仅仅是从鼓励的角度鼓励企业积极投入职业教育,而对投入职业教育的企业,国家有关政策也提出了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但是真正在实施过程中,执行力不够造成企业实际得到的优惠不足以让企业自愿投入职业教育,这种情况在中小型企业会更加明显。

表1 中德两国比较分析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和德国在主要经费来源、职业教育水平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正是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四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

促进职业教育和私营企业之间更好联系的方法是形成合作关系,或者企业和培训机构或大学的合资经营。[8]德国的企业之所以那么积极地投入职业教育是因为职业教育与它们企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德国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技能型人才都必须依托于职业教育,因此,德国的企业非常关注职业教育。而我国的企业,自认为职业教育与它们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而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尽管现在很多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对它们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发展到类似德国那样的程度。因此,对当前的我国来说,要想加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加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

2.为企业投入职业教育制定法律法规。

德国因为对企业投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因而其双元制在运行中企业和国家都能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我国,虽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也有提及,但是没有德国规定的那么明确,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容易造成这些相关规定在运行的过程中被人误解或者忽略。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经费企业来源这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当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经费的相关规定还是以国家经费来源为主,对于企业这一方面的情况没有太多的涉及。因而,我国当前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来扩大职业教育经费的企业来源。

3.建立技术培训资金。

让雇主参与技术培训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技术培训资金,技术培训资金的主要优势是责任性和灵活性,它的资金组织形式主要是征税/拨款体制,就是向雇主征税然后以资金拨款的形式返还用于技术培训。[8]这种形式保证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德国的企业提供职业教育经费的形式是直接资助和集资资助,集资资助就是类似于技术培训资金。虽然德国的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资助形式是直接资助,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情形来看,建立技术培训资金相对来说更加可靠。因为技术培训资金没有官僚主义和有限的公共预算的束缚,运用起来将会更加便利,而且相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技术培训资金的形式更能促使他们参与职业教育。

4.发展中国式双元制模式。

尽管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并为很多国家所学习,但是,德国发展的双元制有其先天所具备的一些优势条件,例如德国有着悠久的学徒制历史和高度发达的工业等,这是我国在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所不具备的。同时,中德的国家体制也不一样,在德国可以运行的一些措施可能在我国并不适用。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双元制的效仿,也发现双元制在现代社会运行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学徒的培训市场和培训机会未能满足学徒的需求。[9]因此,我国在发展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也不可照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我国所要做的是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的同时,寻求符合自身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模式。

五总结

扩大职业教育经费的企业来源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途径,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因此,当前的我国要充分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双元制模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中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企业来源;提高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通过企业投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2.

[3]黄日强. 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0):58-61.

[4] Antje Barabasch,Sui Huang,Robert Lawson. Plan-

ned policy transfer: the impact of the German model on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J].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39):5-20.

[5]Alisha Hyslop. Lessons from The German Dual system[J]. Techniques. November/December 2012:40-45.

[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N]. 2013-12-23.

[7]黄日强,许祥云.世界职业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65.

[8](英)K.金.教育大百科全书:职业技术教育[M]. 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8-99.

[9]Thomas Deissinger, Silke Hellwig. Initiatives and Strategies to Secur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J].Journal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2004(2):160-174.

The Implication of German Dual System Model for

Sources of Funding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Xiaoman, Liu Bingyue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6,China)

Abstract: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is known as “the dual system”. With the deep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 the dual system model has also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rman dual system model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funding sources, and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funding sourc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mpact of expanding the sources of enterprises funding for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dual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sources of funding

Class No.:G719.2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