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2016-01-16刘金奎马德权
刘金奎 马德权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卫生院 甘肃 古浪 733103)
冠心病是临床上心血管科的常见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发热、恶心和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过去,临床上常使用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联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常规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笔者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这8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1)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他们均未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疾病。(4)他们均未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5)他们均无药物过敏史。(6)他们均不是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3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4.1)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5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2.1)年。本组患者中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1例,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例。在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9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4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4.2)岁。本组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2.2)年。本组患者中有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9例,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这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是:使用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美托洛尔和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1.2.1 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丹参注射液的使用方法为:将30mg的丹参注射液加入到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并连续用药2周。
1.2.2 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治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的使用方法为:将200mg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加入到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并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我们根据《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冠心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将治疗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好转,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者有15例,为有效者有19例,为无效者有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7%(34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者有26例,为有效者有15例,为无效者有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8%(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n=44)
3 讨论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引起的。临床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联合使用丹参注射液和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与周保祥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3]。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樊秀红,牟娜,王玉龙.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西部医学,2014,26(03):328-330.
[2] 唐辉.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86-88.
[3] 周保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388-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