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用爱母节育器进行避孕的效果探析
2016-01-16孟景荣
孟景荣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荆门 448000)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女性常用的一种避孕方式,具有避孕的效果好、操作简单、对其全身造成的干扰小以及取出后不影响生育等优点[1]。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知识的广泛普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越来越多[2]。过去,女性常使用母体乐等老品牌的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但避孕的效果一般,且其在放置节育器后易出现痛经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女性用爱母节育器进行避孕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女性用爱母节育器进行避孕的效果,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节育器放置术的82名女性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节育器放置术的82名女性。这些女性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存在有宫内节育器放置禁忌症的女性。我院随机将这些女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名女性。观察组女性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9.6±2.3)岁,其平均的宫颈深度为(7.34±0.75)cm。对照组女性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30.3±2.5)岁,其平均的宫颈深度为(7.51±0.74)cm。两组女性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在女性月经干净后的3~6天为其放置节育器。对于正在进行人工流产的女性,可直接为其放置节育器,或在其术后出现第1次月经后的3~6天为其放置节育器。对于进行药物流产的女性,应在其流产后3个月放置节育器。对于生产的女性,应在其生产后3个月放置节育器。对于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女性,应在其术后6个月放置节育器。放置节育器的具体方法是:指导女性将膀胱排空,对其外阴进行消毒处理,暴露其宫颈口,然后用放环钳将节育器送至女性的宫底[3]。我院为对照组女性放置母体乐节育器进行避孕,为观察组女性放置爱母节育器进行避孕。这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后均要使用诺氟沙星进行消炎抗菌治疗,诺氟沙星的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0.3g,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4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其带器妊娠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其带器妊娠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观察组女性中未出现带器妊娠的情况,其带器妊娠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中有4名女性出现了带器妊娠的情况,其带器妊娠的发生率为9.76%,观察组女性带器妊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后,观察组女性白带异常及痛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其节育器继续使用率的比较
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观察组中继续使用爱母节育器的女性有38名,其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为92.7%。对照组中继续使用母体乐节育器的女性有30名,其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为73.2%。观察组女性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为女性选择一种合理的避孕方式,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宫内节育器因具有避孕的效果好、操作简单、对女性全身造成的干扰小以及取出后不影响生育等特点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育龄女性的避孕当中。爱母节育器是一种用医用镍钛记忆合金制造的新型节育器,具有干扰子宫内膜细胞的代谢、促进DNA的合成和雌激素的摄入以及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囊胚发育的作用[4],最终能有效地达到避孕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女性在放置节育器6个月后,观察组女性带器妊娠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均明优于对照组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女性用爱母节育器进行避孕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带器妊娠的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能提高其节育器的继续使用率。此避孕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丽明, 李飞婵. 两种宫内节育器用于临床避孕效果的探讨[J]. 中国医师杂志, 2005, S1期.
[2] 朱志红. 320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监测[J].中国性科学, 2012, 12期:18-19.
[3] 王萍. 生育期人工流产后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07期:1056-1057.
[4] 储晓燕. 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监测[J]. 中国农村卫生, 2014, 05期: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