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驾驶员人格特质与焦虑的关系

2016-01-16纪春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驾驶员

纪春磊 吴 娜

中国.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 E-mail:mskjcl@163.com



驾驶员人格特质与焦虑的关系

纪春磊吴娜

中国.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3E-mail:mskjcl@163.com

【摘要】目的:探讨驾驶员人格特征与心理焦虑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淄博市随机选取的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司机各8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人格特质、焦虑在性别、事故变量上差异显著(t=-14.02~10.48;P<0.01);②焦虑水平、适应性、利他性、道德感维度在车辆类型上差异显著(F=4.21~6.04;P<0.01);③焦虑水平、适应性、开放性、道德感维度在年龄变量上差异显著(F=4.21~5.23;P<0.05);④焦虑与适应性、开放性、社交性、利他性4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在道德感维度上相关不显著。结论:①驾驶员的焦虑水平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驾驶员的人格适应性、开放性明显低于女性,社交性得分明显高于女性;②出租车司机在焦虑水平、人格适应性上明显高于公交车、私家车司机,而在人格的开放性、道德性维度上明显高于公交车司机、私家车司机;车辆类型在社交性、利他性这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③30岁及以下驾驶员的焦虑水平、人格适应性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驾驶员人群,31~40岁的驾驶员人格开放性得分最高,年龄变量在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性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驾驶员;人格特质;焦虑水平;焦虑自评量表

驾驶汽车是一项体力、脑力消耗都比较大的工作,若不及时休息,司机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出现疲劳,视、听觉及手脚反应的不灵敏、不协调,继而铸成交通事故[1]。研究显示,在驾驶员、汽车、交通道路、行车规则四者构成的完整交通系统中,人是首位因素。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能力相对稳定持久的特质,它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2]。大量研究表明,在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某些人格特质在特定的情境下极易产生危害[3]。焦虑是一种明显缺乏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研究发现,具有焦虑倾向的驾驶员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4]。赵光珍等[5]采用多维度驾驶风格量表(MDSI-C)和大五人格量表对260名驾驶员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神经质和外倾性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对驾驶安全影响极大。陈晓晨等[6]采用祝蓓里修订的情绪状态量表,从驾驶员的性别、驾龄与有无违章情况等角度探讨驾驶员的情绪状态的现状。秦蕴等[7]采用自编疲劳综合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EPQ量表测评驾驶员的心理状况,发现汽车驾驶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性。

关于驾驶员的人格特质与焦虑情绪的相关关系,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驾驶员情绪状态的研究由于研究工具、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得到的结论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探讨驾驶员的人格特质和焦虑水平,样本聚焦于淄博市的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私家车司机,对其人格特质与焦虑水平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淄博市公交车司机80名、出租车司机80名和私家车司机80名为研究被试。共发放问卷240份,获得有效问卷205份(93%),见表1。

1.2方法

1.2.1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教授于1971年编制,共计20个题目。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现在或者过去1周内,内容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持续忧虑、担心等心理症状,并且伴有明显的躯体性运动不调和不适感等。SAS是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在每一题目后,列有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小部分时间有、相当多时间有和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A、B、C、D),由被试者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统计方法是把每个被试的题目得分进行简单相加,所得的总和标记为原始分,按照公式,粗分再乘以1.25得到一个数值,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标准分。焦虑的标准分临界值是T分为50,分值越高,则表示焦虑的倾向越明显。

1.2.2大五人格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在1987年编制成,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适应性、社交性、开放性、利他性、道德感,共计25题。量表采用5级评分,3表示中等,3左侧的分数具有左倾性,且分值越大意味着程度越深;3右侧的分数具有右倾性,且分值越小意味着程度越深。中文版的大五人格量表由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而成。其坎农巴赫 α系数分别为:适应性为0.77、道德感为0.82、社交性为0.78、利他性为0.84、开放性为0.66。

1.3统计处理

要求被试认真阅读统一指导语后,按照自身真实情况作答。作答完毕后由主试收回问卷,按照量表标准对问卷进行评分。最后,采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相关分析等。

2结果

2.1驾驶员人格特质、心理焦虑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见表2。男性在适应性、开放性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女性(P<0.01),男性在社交性、利他性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P<0.01)。焦虑水平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女性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01)。

2.2驾驶员人格特质、心理焦虑在交通安全变量上的差异

见表3。事故组的适应性、开放性维度得分上明显高于安全组(P<0.01);事故组在利他性维度得分上明显低于安全组(P<0.05);事故组在社交性维度得分上明显低于安全组(P<0.01)。焦虑水平在事故与否水平上差异显著,事故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安全组(P<0.001)。

2.3驾驶员人格特质、心理焦虑在车辆类型变量上的差异

见表4。出租车司机在焦虑水平、适应性上明显高公交车、私家车司机(P<0.01),出租车司机在开放性、道德性两个维度上明显高于公交车司机、私家车司机(P<0.05);车辆类型在社交性、利他性这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2.4驾驶员人格特质、焦虑在年龄变量上的差异

见表5。30岁及以下的焦虑水平、适应性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驾驶员人群(P<0.01);31~40年龄段的开放性得分最高(P<0.01);年龄变量在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性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2.5驾驶员人格特质与心理焦虑的相关关系

见表6。焦虑水平与适应性、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此同时,焦虑水平与社交性、利他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焦虑水平与道德感在相关系数0.05水平上相关不显著。

注:*P<0.05,**P<0.01

3讨论

3.1驾驶员的焦虑现状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男性驾驶员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这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相一致。董林认为,女驾驶员更容易受焦虑的影响而导致不良情绪状态[8]。以往的观点认为,焦虑的性别显著差异是由于男女分工不同,不同的工作性质导致不同的焦虑状态,复杂困难的工作比简单容易的工作更容易集中精力。驾驶员的工作相对危险,对女性驾驶员来说,工作时可能会因为过于精神紧张而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安全组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事故组,这表明焦虑对情绪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焦虑会影响个体的知觉、注意、思维等认知能力和手脚反应等行为能力,因而驾驶员的焦虑情绪会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9]。焦虑水平较高的驾驶员,对交通规则也严格遵守,往往在驾车时更小心谨慎,遇到突发事件会选择相对保守的解决办法,反而不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0]。出租车驾驶员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公交车、私家车司机。这与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性质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出租车司机,无论是顾客的要求,还是交通管理方面的要求以及自己在行车时的注意力等,都是很高的[11]。自己的行车效率与载客质量直接与薪酬挂钩,以及专车服务构成的威胁,再加上婚姻家庭和自身身体状况方面的问题,相对于工资稳定的公交车驾驶员焦虑水平会更高。而私家车驾驶员不以驾车作为谋生手段,不会被额外的因素干扰,焦虑特质的得分就相对最低。30岁及以下、31~40这两个年龄段的驾驶员焦虑水平最高,41~50、50岁以上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夏映雪的研究指出年龄对焦虑水平的影响比较显著[12]。30岁之前,驾龄普遍较短,对各项工作职责、岗位规范还不太熟悉,也可能因为枯燥的工作状态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符,加之这个时期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等都会成为焦虑的来源,因此,焦虑水平就显著较高[13]。30~50岁之间平均焦虑水平趋于稳定,这与驾驶员年龄、驾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经历、心理素质的日益增强有关,行车中更加冷静沉着,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14]。50岁之后可能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相对容易焦虑。

3.2驾驶员的人格特质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男性在适应性、开放性两个维度上明显低于女性,在社交性、利他性两个维度上明显高于女性,性别在道德感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性别与适应性、开放性呈负相关;性别与社交性、利他性呈正相关。根据前人的研究和常识,女性在对待同一事件时一般要比男性更加敏感细腻、更容易精神紧张。行车过程中,遇到应急事件时,男性往往能够沉着冷静,积极思考并且努力解决问题,而女性一般会惊慌失措,应对突发事件时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抗压性一般低于男性。男性在社交性、利他性方面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加开朗,男性在信任等特质高于女性等原因所致。由表3数据所示,事故组在适应性、开放性维度上明显高于安全组;在社交性维度上明显低于安全组;安全组在利他性维度上明显高于事故组。一般来说,安全组的个体焦虑水平比事故组高。说明与事故驾驶员相比,安全驾驶员容易焦虑,遇到刺激警觉性高、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15]。适应性分数低者常常焦虑;开放性得分低者,效率高,专业知识扎实,因而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相反,适应性、开放性分数高的驾驶员,在这样的心境下开车一般较易发生事故。数据显示,安全组的利他性明显高于事故组,进一步说明了高利他性更有利于行车安全。由表4数据所示,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在适应性、开放性、道德性3个维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在社交性、利他性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明显。这可能因为出租车司机长期从事驾驶作业,在封闭环境中,受到交通拥挤、驾驶环境狭小等因素的影响[16],而且由于工作与薪酬挂钩,所以压力较大,呈现高适应、高开放性。

3.3驾驶员人格特质与焦虑水平的相关

通过分析得知,人格特质中的适应性、开放性与驾驶员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交性、利他性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适应性、开放性维度得分较高的个体表现出具有想象、情感丰富、专业性强、警觉性高等特征。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一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控制力,在面对生活事件时,能够冷静沉着,精力集中,因此焦虑水平也较高[17]。而社交性、利他性这类人格特征的个体一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乐观健谈、信任谦虚,因此,在应对问题时可能会产生较低水平的焦虑状态。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格中道德感维度的得分与焦虑水平的得分之间没有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导致这一差异可能来自多方面。例如,取样的范围小、文化的差异等。

参考文献

[1]杨降勇.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15-17

[2]李醒,王华容,杨荣华,等.客运汽车驾驶员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11,25(2):21-22

[3]陈贺龙.出租汽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2):102-104

[4]孙云.客运汽车驾驶员驾驶适宜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09-1810

[5]赵光珍,郭双.驾驶员人格特征对驾驶风格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699-700

[6]陈晓晨,马锦飞,窦广波,等.不同类型驾驶员的情绪状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67-868

[7]秦蕴,赵晓锋,陈帅.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焦虑抑郁情绪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315-316

[8]Adams,Miesner M,et al.Exam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xiety and angerou s driving[J].AccidAnal Prev,2010,42(6):2050-2056

[9]Dugas,Anderson K G,et al.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ublications:Where dowe stand adecade later[J].JAnxiety Disord,2010,24(7):780-784

[10]朱春莹,王玉花,刘志宏,等.公交车驾驶员人格、交通事故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56-57

[11]段亚丽.驾驶员的驾驶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12]夏映雪,曹凯,杜滕州.驾驶员自身因素与特质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27(1):19-21

[13]邱佩钰.江苏省营运驾驶员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12,26(3):34-36

[14]Creaser J I,Ward N J,Rakauskas M E,et al.Effects of alcohol impairment on motorcycle riding skills[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09,41(5):906-913

[15]杜岩.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4):312-314

[16]苏华斌,王晓敏,黄开勇,等.驾驶员个性特征及心理症状与交通事故倾向性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2):1500-1504

[17]琚芳艳,常若松,郭双.不同情绪状态对驾驶决策风格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22-1824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 and Psychological Anxiety of the Driver

Ji Chunlei,Wu Na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264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e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ivers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their correlation.Methods:80 persons of bus drivers,taxi drivers,private car drivers in Zibo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Results:①Personality traits and anxiety were different between gender and accident variables(t=-14.02~10.48;P<0.01)② Anxiety levels,adaptability,altruism,and moral dimension were different between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ype of vehicle(F=4.21~6.04;P<0.01);③Anxiety levels,adaptability,openness and moral dimension were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ages(F=4.21~5.23;P<0.05).④Anxiety was related with adaptability,openness,sociability,altruism.Conclusion:①Females have more level of anxiety,adaptability,openness and less sociability than males;②Taxi drivers have more anxiety,adaptability,openness and morality than bus drivers and private car drivers;③Drivers at or under age 30 have more anxiety and adaptability than those over 30;drivers of age 30~40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openness.

【Key words】Driver;Personality traits;Anxiety level;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148-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09

(收稿时间:2016-02-05)

·论著·(职业心理)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基于matlab的纯电动客车驾驶员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