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杓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16-01-16娄满英俊岐田春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节律血压高血压

娄满 英俊岐 田春辉

反杓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娄满 英俊岐 田春辉

反杓型高血压;昼夜节律;靶器官损害;时间治疗学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1],人们发现了血压的昼夜节律(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BPCR)变化,进而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主要为收缩压)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dipper,夜间血压下降10%~20%)、非杓型(nondipper,夜间血压下降<10%)、反杓型(reverse dipper,夜间血压不下降反而较日间血压升高)和超杓型(extreme dipper,夜间血压下降>20%)[2,3]。欧洲收缩压试验(systolic hypertension-Europe)对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进行了研究[4],结果表明,夜间与日间收缩压比值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反杓型高血压对于靶器官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在此,对反杓型高血压作一综述。

1 反杓型高血压的原因

反杓型高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为年龄及高血压病史。刘学森等[5]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发生反杓型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17倍;病史每增加10年,反杓型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16倍。其他一些研究[6]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杓型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故年龄、高血压病史是反杓型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脏器及内分泌功能降低,迷走神经活性、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动脉顺应性均降低,故对血压的调节能力降低,导致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消失[7]。其次,反杓型高血压也多见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顾珏等[8]在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时发现,糖尿病组中21.32%的患者血压节律为反杓型,远高于其他组别。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为严重,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节律变化失调,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较高,导致夜间血压过高。此外,Anan等[9]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持续激活交感神经,尤其是增加夜间交感神经的活性而破坏血压昼夜节律,而且,胰岛素抵抗使患者血管紧张性及对血管收缩物质的反应性增高。再次,多种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反杓型高血压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如脑卒中急性期[1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妊娠期高血压[12]患者等。

2 反杓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反杓型高血压是较非杓型高血压更为严重的类型,夜间血压明显增高,血压节律显著改变,说明反杓型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的损害更为严重,进而对靶器官的影响也更为严重。据报道[13],夜间高血压,特别是反杓型高血压,都与心脑血管的损害密切相关。周川和巨雅平[14]的研究也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比例高达67.5%。

2.1 反杓型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夜间高血压使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频繁发作[15]。刘建华等[16]通过检测脑钠肽(BNP)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患者BNP显著增高,心肌肥厚、心功能损害明显。刘静等[17]发现在透析期间,杨宇等[18]发现在高龄老人中,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更为显著。孙玉青等[19]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后壁、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有所升高,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心脏损害增加。这种损害的原因考虑一是反杓型高血压影响夜间血流动力学,增加左心室的负荷而影响心脏收缩功能;二是存在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激活而促进心室重构,反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神经体液方面出现异常。齐连芳等[20]在研究心率变异性时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严重,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夜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导致靶器官长时间暴露在高负荷状态下,损害更大。

2.2 反杓型高血压对脑的损害 徐军霞等[21]的研究发现,反杓型高血压加重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夜间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血管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造成血管内皮的严重损害,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脑白质损害。秦蔚和任旭[22]的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以反杓型血压节律最为显著,考虑与持续过高的血压导致血管壁机械性损伤,造成血小板聚集、血黏度升高有关。苏焱伦和吴庆莹[23]也发现,反杓型血压导致的脑血管病变率最高,引起出血性和致死性脑血管病变的概率最大。在高血压脑损害前,颈动脉的狭窄尤应引起重视。邢云利等[24]发现,反杓型血压节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狭窄高度相关,故反杓型高血压与各种脑损害也密切相关。

2.3 反杓型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袁文金等[25]、李利华等[26]均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更易导致肾损害。寇惠娟等[27]进一步发现,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均异常升高,提示其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动脉硬化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赵文娟等[28]发现,反杓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变明显,预后不良。夜间血压持续升高,使肾脏更长时间处于高压力负荷,从而引起其结构和功能改变。

2.4 反杓型高血压的其他损害 反杓型高血压,即夜间血压不能正常下降可能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因素之一[29],且对围生儿结局有不利影响[30]。还有报道[31]提示,反杓型高血压患者高凝状态较其他类型高血压更为显著。而魏艺等[32]发现,反杓型高血压较其他血压节律存在更大的血栓风险。

综上,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无明显下降,心脑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并发症显著增加,分析其可能及机制为: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②夜间交感神经功能活跃,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③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增加夜间血压负荷,血管内皮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进展,从而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3 反杓型高血压的治疗

故高质量的降压治疗除了要强效、长效降压,更要平稳降压,恢复和保持正常的昼夜节律对预防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十分重要。在反杓型高血压的治疗中,杜瑞雪等[33]发现,利尿剂是较好的治疗措施,而且对其他的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也有效。而时间治疗学在反杓型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和有效[34,35]。夜间血压增高的患者,给予长效制剂确保一次给药维持24小时的治疗效果,较短效制剂更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节律[36];而其服药时间从晨服改为睡前,或夜间增加服药的方法,使夜间血压值低于日间血压值,从而使患者的血压模式恢复成杓型血压模式[37],降低靶器官的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有研究[38]发现,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以反杓型多见,故在老年反杓型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1]陈丽曼,英俊岐,高春燕.动态血压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66-68.

[2]Pickering TG,Shimbo D,Haas D.Ambulatory boold-pressure monitoring.N Engl J Med,2006,354:2368-2374.

[3]英俊岐,陈丽曼,娄满,等.小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杓型高血压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76-780.

[4]Staessen JA,Thijs L,Fagard R,et al.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 using conventional v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JAMA,1999,282:539-546.

[5]刘学森,徐新娟,珠勒皮亚·司马仪,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变化的相互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4-49.

[6]陈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3例动态血压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68-1771.

[7]王惠萍,于小洪.老年与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差异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56-657.

[8]顾珏,周志,杜洁红.老年高血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关系.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460-462.

[9]Anan F,Takahashi N,Ooie T,et al.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nondipper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Hypertens Res,2003,26:669-676.

[10]Castilla-Guerra L,Espino-Montoro MC,Femandez-Moreno MC,et al.Abnormal 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 in acute ischaemic srorke:Are lacunar strokes really diffenent.Int J Stroke,2009,4:257-261.

[11]汪俊剑.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山东医药,2011,51:93-94.

[12]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13]Jerrard P,Mahmud A,Feely J.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dipper status and measures of arterial stiffness.J Hypertem,2007,25:1233-1239.

[14]周川,巨雅平.24小时动态血压曲线类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比例的相关性临床观察.吉林医学,2013,34:3404-3405.

[15]梁田,茶春喜,罗仁.动态血压模式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69-73.

[16]刘建华,杨广,李百彦,等.不同血压节律患者BNP水平变化及早期诊断心功能损害的价值.山东医药,2010,50:70-71.

[17]刘静,王丽妍,郑力仁,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对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84-487.

[18]杨宇,冯德辉,王俊贤,等.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8-20.

[19]孙玉青,骆雷鸣,王瑞英,等.原发反杓型高血压老年男性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688-691.

[20]齐连芳,李川洁,方业明,等.糖尿病合并反杓型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415-1416.

[21]徐军霞,吴海棠,张冬梅,等.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27-831.

[22]秦蔚,任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中国实用医药,2011,6:88-89.

[23]苏焱伦,吴庆莹.高血压患者157例动态血压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淮海医药,2010,28:417-418.

[24]邢云利,王翠英,孙颖,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20-1622.

[25]袁文金,王祥贵,许祖芳.反杓型及深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8-49.

[26]李利华,周莉,李萌,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相关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37-839.

[27]寇惠娟,高登峰,马瑞,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661-666.

[28]赵文娟,姜萍,安中平.不同血压类型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动脉硬化指数关系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949-952.

[29]闫洪欣,魏世辉,夏丽萍,等.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动态血压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64-665.

[30]黄峻,鞠文东,熊小英,等.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分析.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22:576-579.

[31]王旭东,夏曙光,苗碧川,等.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77-1178.

[32]魏艺,杨传华,胡元会,等.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相关性研究.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983-987.

[33]杜瑞雪,范利,张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7,21:36-38.

[34]英俊岐,高春燕,陈丽曼.小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血压晨峰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091-1095.

[35]高春燕,陈丽曼,娄满,等.动态血压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8-11.

[36]英俊岐,高春燕,侯丽萍.9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及动态血压监测的调查.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究,2012,20:1796-1798.

[37]孙晓玫.降压药物的睡前应用——根据血压波动规律调整用药时间.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761-762,765.

[38]薛磊.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特点探讨.临床研究,2012,9:42-44.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verse dipper hypertension

Reverse dipper 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Target organ damage;Time therapeutics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277761D);河北省衡水市科技与研究发展项目(项目编号12400A)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老年病一科

英俊岐,E-mail:yingjunqi01@sinna.com.cn

10.3969/j.issn.1672-5301.2016.12.003

R544.1

A

1672-5301(2016)12-1065-03

2016-07-20)

猜你喜欢

节律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