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
2016-01-16陈慧萍
陈慧萍
[摘 要] 作者在阅读美国加州中学历史教材的时候发现了不少培养“活”的即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细节,这些细节恰恰是我们所缺少的。文章选取其中的Glencoe-World History[ Jackson J. Spielvogel,World History,Columbus: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9]的第十七章《革命和启蒙运动》作为代表举例说明。
[关键词] 美国教科书 细节 创造力 图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94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即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那么,美国教材的设计细节是如何体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呢?
美国加州中学历史教科书第十七章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新课之前都会有一个“指导阅读”的大框框,其中包括本节课课文的大意、关键术语、需要识认的人物、需要知道位置的地点、预习的问题、阅读策略、事件预习这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第六方面——阅读策略。从第十七章的四个部分来看,通常是让学生“总结信息”或“描述”,虽然每部分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形式基本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学生 通过图示进行总结或描述。而为何“阅读策略”会让笔 者感触最深呢?
一、美国教科书令人震惊的细节
1.图表题的设计
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中,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学生填写表格的时候往往都会拿出一个我们自制好的表格呈现给学生,然后说“你们在课本上寻找信息并把表格填好”,笔者以为这种教育方式正常得不得了。而当笔者看到美国人对图表习题的要求——“使用一个像下面一样的示意图进行×××活动”(Use a diagram/chart like the one below to ... )的时候,确实觉得不可思议。美国的教科书没有强制学生用哪种表格形式,但是为了防止学生想不出来就给了一个可以模仿的图示。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在第十七章的四个部分中,每部分的阅读策略中的图表形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开始笔者以为是由于内容不同无法画成一样的图表,后来经过思考觉得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同一种形式的图表。为什么美国教科书要如此设计呢?下面截图展现四个部分的要求及图表形式,相信读者也会和笔者一样很快地知道答案的。
一个章节的四个部分中的“阅读策略”一共用了四个不一样的图例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笔者在接受中国的历史教育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用别的形式的表格进行归纳整理知识,因为咱们中国的教师给的图都是方方正正的,十分规矩,把我们的思维死死地框在那里,以至于现在让我们用表格归纳知识,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如同上面所引用的第一个图表。而这一本美国中学历史教材不仅在指导学习的时候给出很多不同形式的图表,还在第十七章的总结中设计了一个吸引人的栏目,即“运用科学技术”(Applying Technology Skills),这个栏目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图表”(Creating a Database),即“在网上搜集关于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的相关信息,使用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去把自己的研究组织到一个表格里,包括哲学家姓名、国家和主张这样的表格栏目”。
2.练习题的设计
笔者对第十七章章节总结的“分析地图和图表”(Analyzing Maps and Charts)中第二个小问“给在七年战争中发生在西印度群岛的战争命名”感到十分惊奇。中国学生接受的历史教育永远是前人想好了的,已经不能再改变了的说法如“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如果学生想换个名称则会被老师视为不标准。而美国的历史教育居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战争的名称,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事实上人家做到了。
二、中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差异
1.美国中学教科书注重过程式教学,而中国大陆还停留在成果式教学上
赵恒烈先生提出历史概念的三种教学模式,包括成果式教学(即教材上将历史事实的背景、过程、结局写得一清二楚,既不讲科学知识的来源,更不讲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过程式教学(又称探索式教学或进行式教学。教材只提供重要历史背景和重大历史事实,历史的分析和史实的结论用提出问题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完成。这种教学的目标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论,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而不过分强调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平衡式教学(即前两者的平衡)。在对比中美中学历史教科书时,笔者发现我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多停留在成果式“展示”的阶段,课本的结构比较呆板不灵活,探索性知识点出现得比较少。而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跟上述描述的过程式教学的含义完全符合,当然其中也体现了平衡式教学,这是中国教科书需要学习的地方。
2.美国教科书“学本”特征明显,而中国大陆的仍停留在“教本”层面上
梁中美先生在分析中国大陆四个版本的“启蒙运动”专题的时候提出教科书的设置应该从“教本”转向“学本”——所谓“教本”的含义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讲授;“学本”则是指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读本,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教本”式的教科书基本上给人都是枯燥、乏味、可读性差的感觉,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囊括”而非“精选”的编纂方式,“灌输感”强烈。笔者认为教科书编纂不是面面俱到就是完美,详略得当,灵活生动才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石。
3.美国教科书体现“真正意义的学习”,而中国大陆的仍处在“单纯训练”层面上
学习,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经常被理解为以模仿为主。其实,模仿和创新是相对概念,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很难把创新和模仿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是一致的,这种学习的结果会促进学生认识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那种死记硬背、照猫画虎式的所谓学习只是一种单纯训练或恶性训练,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创造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最丰富的潜能,即便有研究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会下降,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 参 考 文 献 ]
[1]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