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语音测试的误用分析

2016-01-15包英春

关键词:音读

包英春

摘 要:日语语音是学好日语的基础。但由于受母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偏误和习得难点,主要体现在发音、词调和语调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蒙古语为母语日语学习者和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发音特点,分析学生在语音测试当中代表性语音错误以及造成发音错误的原因及其规律,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改善其日语发音,探讨适合内蒙古地区学生的日语语音教学模式。

关键词:日语语音;日语学习者;发音评价;音读

中图分类号:H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59-03

日语语音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最先涉及的。遗憾的是,大多数日语专业的学习者,尽管词汇量丰富,表达流畅,但还是一下子被认出是“外国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语音方面的问题。日语学习者在发音上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针对赤峰学院日语专业2012级学生和2011级学生进行了日语语音方面的调查,研究日语语音的发音特点,探究习得要点,进而探讨其相应的教学模式。

一、调查内容

(一)《日语语音》课程及指导内容

《日语语音》课程是为高等学院日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日语语音的基础知识,掌握日语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了解特殊“拍”的特点以及“拍”的变化情况;还要在重点学习日语声调定义、特点、功能等的基础上,掌握日语名词声调的规则、名词后续助词、助动词时的声调变化情况以及日语动词、形容词的声调以及日语动词、形容词的各种活用形后续助词、助动词的声调变化情况。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的语调是一个难点。应该重点讲解日语句子的基本语调、句中哪里应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何时应该重读、何时应该弱读、什么场合句末念上升调、什么场合句子末念下降调、在日语的对话和朗读中怎样运用语调等知识。

本次测试对象的赤峰学院日语专业2012级蒙本和2011级日语班都是在大学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了《日语语音》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日语语音教程》。本教材由以下五大部分组成:日语语音学的基础知识、日语元音和辅音、日语拍、日语声调、日语语调。虽然第四部分的声调和第五部分的语调是本教材的重点部分,但是由于日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开始学,在日语学习的第一学期,刚刚认识假名,还没有多少单词量,对于较长句子还读不懂,因此,对于日语声调和语调在日语的对话和朗读中的运用没有详细的讲解。把重点放在了“拍”及特殊“拍”的情况、名词的声调、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含接尾辞的派生名词的声调以及动词、形容词的声调以及动词、形容词的各种活用形后续助词、助动词的声调变化情况等的讲解上。比如,「先生」类接尾辞前面的词素本身声调为平板型时,派生名词的声调是中高型。例如:平板型的「田中」后续「先生」时,念成中高型⑥。当「先生」类接尾辞前面的词素本身声调为起伏型时,派生名词的声调也保持该起伏型不变。例如:头高型的「野口」后续「先生」时,念成头高型的①;中高型②的「山口」后续「先生」时,念成中高型②「山口先生」。语调方面重点讲解了句尾的抑扬。比如,句尾念成升调,可以表示“疑问”“怀疑”“呼唤”“提醒”“反问”等语气。念成降调时,可以表示“断定”“失望”“发现”“理解”等语气。句尾念升降调时,可以表示“感叹”、“催促”等语气的讲解。

每次授课,都灵活运用课堂练习,在指导讲解20~30分正文部分的基础上,听取课堂练习的音频来掌握不同发音的听取能力。其次,结合规则的说明以及语调的示意图(用ppt来显示)来反复进行练习,直到大家熟练掌握。比如,声调的学习中,首先练习听取分辨有没有降调后,再进行练习听取降调的位置。在多次听取正误不同发音后还是觉得“听起来都一样”或是“找不到降调的位置”等情况下,让学生一一听不同降调位置的音,来确认不同位置的降调和发音的区别,通过反复练习,反复体会,使其掌握准确的发音。

(二)语音测试及内容

本次语音测试对象为赤峰学院日语专业2012级学生(3年级)15人,2011级学生(2年级)15人,共30人。其中,蒙生为15人,汉生为15人。

使用的测试内容摘取于日语语音教材《日语语音教程》与结合赤峰学院日语专业会话课教材《大家的日语》。选取的单词或短文以「東京大学」「野口先生」「中国料理」「5月」「10分」等复合名词和数词,「北海道」「授業」等包含促音、拨音等词为中心,选取了10个单词·短句和10个长句。在进行语音测试之前,给学生只传达要进行一下语音测试,对于测试内容没有进行练习,只是标记了读音和告诉了词义,让学生大概预览之后进行了第一次录音。第二次录音是在第一次录音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发音指导之后录制的。发音由外教蒲井智司老师指导。

(三)语音测试的评价方法

发音的正误判断以及总体评价请赤峰学院日语专业外教蒲井智司老师进行了评分。发音的评价方法是,在不知道发音顺序的情况下,听取录音数据2~3次后,按照“發音的正确率”“整体的印象”“发音的自然度”等3项实施了评价。每个评价项目分为5个等级(5为最好,1为最坏)。在本文中只探讨与分析学生发音的正确率,即分析代表性误读及造成误读的原因及其规律。如何科学地考察和评价学生发音的整体印象以及发音的自然度等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语音测试结果

通过语音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

1.无论是蒙生还是汉生,语音指导后的第二次语音测试中,语音的错误明显下降。

2.蒙古族学生受蒙语的干涉,单词或句子的语调过于平滑或者句末有下降的倾向。因此,蒙古族学生误读率明显比汉生要高,单词或句子的声调或语调的错误较多,语音指导后改正过来的学生不少。

3.无论是蒙生还是汉生,能看出说日语时不同程度地烙下了母语的印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群体发音特点。

三、语音测试中典型的错误分析及对策

(一)漢生容易发错「映画」「公園」「先生」等“エ段”音

在教学以及从语音测试中,发现汉族学生常把“エ”发成“诶”或“唉”。这是受汉语复韵母的影响,将日语的元音/e/发成了/ei/或/ai/的缘故。由于这个缘故,“エ”段音整个都发生了变化。比如,测试中的「映画」第一次测试中15人里8人读成了“eiga”,占53%。语音指导后的二次测试中只有一个人改正过来。相对而言,蒙古族学生在声调上出错率较多。

事实上,日语元音/e/是前中元音,发音时喉、舌放松,双唇自然平展,下唇向下,前舌面隆起,气流从嘴唇中心轻轻流出。嘴巴张开的程度介于[a]和[ai]之间,口形太大,发出的音介于[e]和[ai]之间,太小发出的音介于[e]和[i]之间。

汉语中的二合元音/ai/在发音上与日语的/e/也有相近的地方。/ai/是前响二合元音,发音时前头元音响亮,后头元音模糊,音值不固定,发音时由[a]音向[i]音滑动,且音尾不清晰,给人一种介乎[a]和[i]之间的感觉。而日语/e/的发音部位正好介于[a][i]之间,因而给人以音近的效果,但日语中/e/与汉语中/ai/是绝不相同的。前者发音部位是固定不变的,而后者是滑动变化的,只是在变动过程中产生与/e/相近的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二)汉生难以掌握元音的无声化

元音的无声化,是日语语音的显著特点之一。所谓元音的无声化就是元音本来伴随声带的震动而发出声音,但是位于无声辅音前等条件下,做出发音的口型,但不振动声带。所谓无声辅音是指[f,h,k,p,s,ts,?觭,?蘩,?揶,?誦,?諬]等辅音。①

由于汉语里只有“轻声”,没有无声化现象,而汉语为母语的部分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又过于强求发音清楚,不懂无声化规则,往往导致发音生硬。比如无声化的[des?扪][mas?扪][gozaimas?扪]容易发成有声的[des?扪][mas?扪][gozaimas?扪]等,强调[?扪]的发音。相对而言,由于蒙古语里也有元音无声化现象,所以蒙古族学生对日语元音的无声化掌握的相对好一些。对这个问题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发音时不要过度强调发好每一个音,可以让学生将有声的[des?扪][mas?扪]和无声化的[des?扪][mas?扪]两个音放在一起练习,慢慢体会,通常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语调变化规则的混同

每个独立词都有自己的语调。当两个独立词组成一个复合词时,原来的两个词的语调要合而为一。比如「先生」类结尾词前面的词素本身声调为平板型时,派生名词的声调是中高型。例如:平板型的「田中」后续「先生」时,念成中高型④。当「先生」前面的词素本身声调为起伏型时,派生名词的声调也保持该起伏型不变。例如:语音测试卷当中的例文①「野口」后续「先生」时,念成头高型①。但因为学生对这些复合词、派生词、活用词后续其它词的语调变化规则的掌握不扎实,遇到这类词时,学生往往用学过的独立词本身的语调去套,结果多数学生在第一次语音测试中,把中高型的「中国人」误读成了「中国」本身的音,即读成了头高型①,正确读音应该是中高型④。

从语音测试结果看,95%的学生把头高型的「野口先生」发错为平板型?薜。把「中国人」「中国料理」读错的比例也非常高,读完全正确的学生一个人都没有。但从第二次语音测试结果上看(如下表2),指导后发音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因此,今后在基础语音阶段的语音课程上应当把基本的复合名词及派生名词的语调规则以及活用形变化后的语调规则着重强调给学生。在低年级基础语音阶段必须努力打好扎实的日语语音基本功。也只有这样,掌握单词的语调和变化规则后,当新的单词或不同变化形式的单词出现时,学生就能够像金田一在《潜在语调的提倡》所提到的一样,根据自己掌握的潜在语调,参照过去所学的语音知识进行类推,正确的读出语调。②这样才能保证高年级阶段达到顺利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四)汉语语音套用日语语音的现象

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多采用音读方式拼读,词汇发音与汉语接近,比如「電話」(电话)、「新聞」(报纸)等。但汉语为母语学生来说,常会出现用汉语语音套用日语发音的错误,例如「運動会」里的“?扪n”容易误读为“yun”,「電話(denwa)」容易误读为「deinwa」等。

纠正方法应仔细体会日语发音的特点,寻找相似中的细微差别,严格按照日语语音规则进行发音训练。

(五)闪音的误读

日语的辅音[?諶],这个叫做“闪音”,它既不同于汉语的辅音[l],也不同于汉语的辅音[r]。汉语的辅音[l],叫做“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两边流出;汉语的辅音[r],叫做“浊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上举,接近硬腭最前端,形成适度间隙,气流从间隙中摩擦通过。而日语的闪音[?諶],发音时舌尖上齿龈后部轻轻弹击一次,气流从舌尖与硬腭的缝隙中通过,不受阻碍。如果不了解这些区别,那么日语的[?諶a][?諶i][?諶?扪][?諶e][?諶o]就读成“la”“li”“lu”“lie”“lo”。在语音测试中,把「欢迎光临」和「谢谢」中的闪音[?諶],汉生中共21人误读成了“啦[la]”。在2次语音测试中有5人改正过来。学生这些偏误都是往往听觉上的混淆而产生的,只要教师在基础语音阶段强调这些区别并发出标准的语音指导学生注意发音就可以解决。

相对而言,蒙古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日语的闪音[?諶]。蒙古语的辅音[l],叫做“侧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两边流出。而蒙古语的辅音[r],叫做“颤音”,发音时,舌尖稍上卷起,接近硬腭上部最前端,形成适度间隙,舌尖在气流的冲击下,弹动多次。日语的闪音[?諶]和蒙古语的颤音[r]很接近,只要把发音时舌尖上齿龈后部弹击一次和弹动多次的区别强调给学生,一般都掌握的比较好。

通过以上语音测试结果的分析,了解到无论是蒙生还是汉生,说日语时不同程度地受母语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群体发音特点。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已有的母语发音规律迁移到日语的发音上。因此,在语音学习的起始阶段有必要向学生讲解发音理论,并与母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等理论进行比较的讲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大学日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日语语音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院校和各科研机构对加强日语语音研究的重视来投入人力物力,对日语语音教学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适合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生日语学习者的教材和评价体系。使教师和学生都充分重视日语语音教学,给学生教授完整的日语语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正确的发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注 释:

①加濑次男.日本語の教育のための音声表現[M].东京:学文社出版社,2001.54.

②金田一春彦,林大,柴田武.日本语百科大辞典[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8.257-262.

参考文献:

〔1〕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凌蓉.日语语音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盐原慎次朗.日语语音体操[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朱春跃.学日语必读丛书——语音详解[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杨诎人,邱忠.日语语音语调[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6〕翟东娜,林洪.日语发音与纠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金成花.日语教学中常见语音错误分析及对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7).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音读
Short A Sounds
古代汉字音读与注音的变化发展
探究日语汉字词读音规律
文言文“四读”教学法之浅见
语言接触中的“洋泾浜”现象新议
试论日语汉字读音
浅析日文汉字音读与汉语拼音之间的关联
日本学界关于“汉字音读词”研究综述
关于日本人人名读音的量化分析
日语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考察——兼与汉语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