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四读”教学法之浅见
2019-08-07唐革文
唐革文
摘 要 在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学文言文,采用“四读”的教学模式,开启孩子们智慧之门,激活学习动力之窗,音读、意读、悟读、情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孩子们在读中把握字的音、词的义、句深义,以及篇情感。
关键词 音读;意读;悟读;情读
中图分类号:H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200-01
初中教学,文言文是一大重要的版块。往年教学,采用字字过关,句句落实,大部分學生掌握得也还不错,但是笔者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升,教学容易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界之中。
近年来,我校积极摸索并倡导老师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予以教学。这让我学会大胆将学习的大权放手于孩子手里,为此,对于文言文教学,我通常采用“四读”法予以教学,教学环节流畅,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孩子们也很快把握了学习的方法,在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中能得心应手。
一、音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更能体现这个要求,课文在读之中,慢慢得到了领悟和理解。但是,文言文,通常有通假字、文言难词,不常用的字词等,这些字的音,有时很难把握,甚至容易出错。这个时候,我告诉孩子,在字典和教材注释的基础上,发挥小组的合作方法,分工分任务的查找好所有字的正确读音:如韩愈的《马说》中“食”字的音,“食不饱”、“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中,有读原本音shi,也有读通假字“饲”的sì的读音,老师们带领学生在认真品味句子和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每个字的读音。同时,“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石”读音dàn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教学中应着重给学生予以强调,这样印象很深刻啊!
二、意读
顾名思义,本环节肯定是要求学生把握文段的内容。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特点,文言文注释很详细,每篇文章的字词注释相当多。在教学中,我采用“6+1模式”中的自主学习和小组探讨。
自主学习,结合书本教材下面的注释,认真地识记、理解课文内容。笔者要求学生不准带辅导资料入课堂,只借助教材,在识记所有注释的基础上,再进行文段梳理,这样同等条件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探讨,这个环节,自然针对,一些难点或有争议之处,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词联用、词类活用现象等,如《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中“斗”、“蛇”两个字,都是名词做状语用,“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在小组中发挥集体力量,探讨交流后全班订正。
三、悟读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段大意,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都将在此环节中进行。例如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对于全文的游览顺序、小石潭的整体印象、小石潭的主要特点、文章的脉络层次、修辞比喻的表达效果、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的结合,老师用ppt的形式呈现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商讨之中,把握好相关内容。又如《马说》一文中,我在此环节设计的问题是:“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说说‘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人?”,以及“试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情读
任何一篇文章,作者都有其独特情感要表达,本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作品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好文章。例如《马说》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句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教学时引导孩子读出一种叹惜、惋惜之情。而“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句,则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自然用反问语气表现愤慨之情溢于言表。另外,“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本句写食马者喂马的情形,很明显,作者对无知浅薄、愚昧的统治者予以了无情的嘲讽和辛辣的讽刺。
读,定全课的主线,在读之中,采用边读边思考问题、边读边探讨交流的方式进行教与学,让孩子们在读中开始,在读中结束。读,反复读,音读,读准字音;意读,读出大意;悟读,读出内容;情读,读出情感。读,轻松了师生;读,活跃了气氛;读,开拓了思维。
我在教学《答谢中书书》一文时,用一句话直接引入课文后就让学生结合注释揣摩该怎样读课题,一读之后,用几分钟时间让生自读自讲文段。接下来便重点落实朗读美文这一环节。多媒体投影温馨提示,二读,读清楚课文的层次:学生先准备,第一层读到哪儿?第二层又从哪开始呢?学生朗读第一遍之后,老师随机插入提示,这篇小美文前是叙后是议;然后要求学生再读,读出层次来,层与层之间停一拍;第三遍朗读要读出壮美和秀美的意境,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此时便完成了第一轮朗读,学生不仅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而且还理清了课文层次,既训练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又初步把握了美文的意境。再者,我以为,如此一来,也体现了新课标“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精神。我的感受:教学文言文再也不枯燥乏味啦!
我真正体会到:文言文教学时,读,仍然至关重要啊!
参考文献:
[1]田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四读”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