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建构:论李泽厚美学思想中的美感形成途径
2016-01-15裴隽姝
裴隽姝
摘 要: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是其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哲学根基。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就是以人为主体能动性地在历史的维度进行自然的人化过程。自然的人化分为内在自然的人化和外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内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产生的心理基础,也是美感的实质。美感存在的状态就是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并存。美感是通过积淀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历史和个体心理中,个体心理的建立的核心就是建立新感性,因此美感存在的最终归宿和目标是建立新感性,即建立起以情本体为心理本体的美感,情本体也是美感常新,给人带来不同审美感受的关键。
关键词:李泽厚;美学思想;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美感
中圖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085-03
一、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李泽厚美学理论的根基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其研究内容着眼于两大方向,即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其理论来自于对康德的批判哲学的改造,融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指出历史唯物论与实践论的内在关系:历史唯物论中的以生产为标志的人对世界的征服和改造与实践论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从实质上是一样的。他因此提出历史唯物论就是实践论的判断。他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中的人性和实践,强调了主体性的概念。其对主体性的认识是:主体性便是人性。不过关于人本质的主体性和人性这两个特性并不是并列的两个词的不同,而含有递进的重要理论意义。“人性”这一提法所包含的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就人与物性、与神性的静态区别而言,“主体性”则突出了人性与自然、与对象世界的动态区别,即突出了“实践的人”。“动物与自然是没有什么主体和客体的区别的。它们为同一个自然法则支配着,人类则不同,他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1]主体性分为外在的工艺——社会结构和主观的文化——心理两方面。李泽厚又对主体性概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两个“双重”和4个方面:“主体性概念包括有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2]他认为外在的工艺—社会的结构面是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的基础和根本,在前者中才能掌握个体身心的相关内容。其美学就是建立在人类总体历史实践的框架下,人的文化—心理本体、情本体是产生于人类总体创造历史的实践基础上,人类学本体论美学即主体性实践美学应运而生。
二、美感形成的途径
(一)定义美感的本质:内在自然的人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史手稿》中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李泽厚从中提炼出“自然的人化”“实践”等观点,提出用“自然的人化”说明美和美感的根源和本质,用实践的关联来界定美和美感,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人化概念。
“自然的人化”在强调外在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这一重要概念。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致器官的人化,使生理性的内在自然变成人,这也就是人性的塑造。李泽厚通过狼孩的例子说明人性不是生来就有的,内在自然的人化使主体心理获得审美情感。可以说,美感的本质就是内在自然的人化。李泽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二)描述美感的性状: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李泽厚对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作了以下论述:美感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具有功利性的[3]。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简单说来,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主观功利性质。美感的这两个特性是互相对立矛盾着的,但它们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形成为美感的统一体。前者是这个统一体的表现形式、外貌、现象,后者是这个统一体的存在实质、基础、内容。这就是李泽厚所概括的在进行审美活动时,美感呈现出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状态。对于这种美感呈现出的矛盾状态,李泽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成为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由此,李泽厚又进行了思考,理性的东西怎样表现在感性中,历史的东西怎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样表现在心中,于是李泽厚又创造了积淀说。
(三)寻找美感的存在中介:积淀说
李泽厚为积淀这个词下了定义:“积淀”的意思就是把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李泽厚所说的“积淀”分为3个方面: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所谓积淀,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狭义的“积淀”则是指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其分为3种: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可见,积淀本身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变迁承沿着的。困难是,艺术作品的3种层次,积淀的3种不同性质、形态,又经常是交错重叠、彼此渗透而难以区分的,可简括为“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4]。李泽厚通过自己构建的美学概念“积淀”,把理性、历史与人的个体感性直观相连,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累沉淀成了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过程来实现的。这里的积淀是两者的双向互建,而非个体的单向沉淀。美感便是对人个体的存在和成功活动的确证,成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和一种形态。由此,李泽厚又提出了以积淀说为基础的“新感性”。
(四)确定美感的最终归宿:建立新感性
上述提及的“自然的人化”“积淀说”不仅是因解释美感的本质和形成过程而存在的概念和理论,它们也是李泽厚美学体系建构的理论支撑。而这一系列关于美感的美学概念的提出,最终的指向和归宿就是建立“新感性”。李泽厚认为美感是对人类生存所意识到的感性肯定,他把这种感性肯定称之为新感性,新感性是“自然的人化”的成果。马尔库塞也提出过“新感性”,但他把“新感性”看作是纯自然性的东西,是自然性欲的解放。而李泽厚的“新感性”概念是从整个文化历史看,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陶冶性情,把“性”由动物性转向“爱”的人性,陶冶性情的过程充满了丰富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容。“新感性”就是指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它是动物生理的感性,但又区别于动物心理,它是人类将自己的自然性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和“人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新感性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建立新感性就是建立起人类心理本体,特别是情感本体。这也是李泽厚关于美感形成的理想性建构,其关注核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个体情感—情本体。
(五)把握美感常新的核心:情本体
从李泽厚的人类主体性实践哲学角度看,美感是建立人类心理本体中情感本体的问题。在《美学四讲》中,他提到:“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都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仍然是使人屈从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道德体系或结构之下。我以为,不是‘性(‘理),而是‘情;不是‘性(理)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李泽厚又进一步提出关于情本体的思想:“这个似乎是普遍性的情感积淀和本体结构,却又恰恰只存在在个体对‘此在的主动把握中……去把握、去感受、去珍惜它们吧!在这感受、把握和珍惜中,你便既参与了人类心理本体的建构和积淀,同时又是对它的突破和创新。因为每个个体的感性存在和‘此在,都是独一无二的。”[5]再进一步追溯情本体的来源,“情”字出自中国哲学文化的逻辑,在郭店竹简上呈现的天—命—性—情—道—教的秩序。“天—命—性”都是生理、物质的存在,而在其之后的“情”物质具体性更加明显,与“欲”相连但本质上有所区分,它与动物性的生理机制为基础而又超越了“欲”。“情”是在“欲”的基础上人与他人相互交往、联系、沟通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状态和境界。“情”对人的存在具有本体意义,是人生存和生活的核心心理力量。情本体是人类心理本体中最能与时俱进的一种源泉。因此在人的美感形成中,审美经验的获得中,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它是使這些心理本体常新的关键。在每一次审美经验中进行情感的净化,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得出不一样积淀的组合形式,于是审美常新。情本体确立的标志就是人的自然化。
(六)获得美感的最高理想:人的自然化
“人的自然化”是从“自然的人化”推演过来的。李泽厚认为:“‘人的自然化实际正好是‘自然的人化的对应物,是整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自然化包涵3个层次或3种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关系,人与自然界友好和睦,相互依存,不是去征服、破坏,而是把自然作为自己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美好环境,二是把自然景物和景象作为欣赏、欢娱的对象,三是人通过某种学习,如呼吸吐纳,使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吻合呼应,而达到与‘天(自然)合一的境界状态。”[6]在美感形成过程中,只有把握了“自然的人化”,从中发现美感的实质,再进一步通过与之相对应的“人的自然化”塑造美感形成的理想之域,这就是李泽厚提出的“人的自然化”。这不仅是美感获得的理想也是人生哲学的最高理想。李泽厚把“人的自然化”概念的理想境界进行了描述:“人的自然化”要求人回到自然所赋予人的多样性中去,使人从为生存制造出来的无所不在的权利—机器世界(科技机器、社会机器和作为二者现代结合的语言信息机器)挣脱和解放出来,以取得诗意生存,取得非概念所能规范的对生存的自由享受,在广泛的情感联系和交流中,创造性地实现人各不同的潜在的才智、能力、性格。”[7]也就是说,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塑造心理本体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是以“自然的人化”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在这里已不是实用的功利关系,而是情感上的无功利关系。建立了这样的关系,美感才能达到无上的境界,人也因其自然化而得到人生的净化,这就是美感形成的最高理想。
综上所述,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是其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哲学根基。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就是以人为主体能动性地在历史的维度进行自然的人化过程。自然的人化分为内在自然的人化和外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内在自然的人化是美感产生的心理基础,也是美感的实质。美感存在的状态就是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并存。美感是通过积淀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历史和个体心理中,个体心理建立的核心就是建立新感性,因此美感存在的最终归宿和目标是建立新感性,即建立起以情本体为心理本体的美感,情本体也是美感常新,给人带来不同审美感受的关键。同时,李泽厚提出的人的自然化美学范畴也是获得美感的理想化概念,可以看出他对于美感以至于美学和人生哲学的最高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在心灵上的契合,即他所说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也是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中两大研究重心。本文以美感的形成途径串起一条主线,即李泽厚美学思想形成途径是经由内在自然的人化、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积淀说、建立新感性、情本体、人的自然化这些概念构建而成。这几个概念相互连接,环环相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分析李泽厚对美感形成的认识,利于解析其美学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这启发我们应多角度思考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使其美学思想更完善,焕发出时代生机。
——————————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
〔2〕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64.
〔3〕〔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李泽厚集.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320,297.
〔4〕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385-386.
〔6〕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57.
〔7〕李泽厚.说天人新义.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263.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