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宫腔内放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6-01-15朱海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宫腔内宫颈癌护理人员

朱海婷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一病区 江苏 南通 226000)

宫颈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使用宫腔内放疗技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方法逐渐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进行宫腔内放疗是指将不带放射源的容器放入患者的子宫内,然后通过远距离控制传送装置将放射源放入到容器中的一种局部放疗方法[1]。此疗法具有放疗剂量小、对患者正常组织的刺激轻等优点。不过,患者在进行宫腔内放疗期间,仍有可能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综合征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宫腔内放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这12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且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3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9±5.8岁。她们中有宫颈鳞癌患者41例,有宫颈腺癌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3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6.2岁。她们中有宫颈鳞癌患者43例,有宫颈腺癌患者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宫颈癌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宫腔内放疗。进行宫腔内放疗使用的仪器为铱-192 型后装治疗机。进行宫腔内放疗的具体方法是:将铱-192型后装治疗机经阴道放入患者的子宫内,然后将放射物质铱-192通过远距离控制传送装置放入治疗机中并开始进行放疗。每次放疗的剂量为15~25 Gy,可每周放疗1次,应连续进行6~8次的放疗。需要注意的是,放置金属避孕环的患者在进行宫腔内放疗前,一定要将避孕环取出。

1.3 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宫腔内放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环境护理、生活护理、放疗知识常规介绍和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方法是:

1.3.1 进行放疗前的健康教育 调查资料显示,多数宫颈癌患者都对进行宫腔内放疗缺乏了解,故容易对治疗的过程和方法产生误解,引起护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宫腔内放疗前,要详细地向其介绍进行宫腔内放疗的方法、效果、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和预后,并重点向患者介绍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和治疗成功的病例[2],以便使其对进行宫腔内放疗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3.2 进行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受病情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部分患者甚至可合并抑郁症而出现自杀倾向。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在宫颈癌患者进行宫腔内放疗期间,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不良的情绪[3]。

1.2.3 进行饮食护理 由于进行宫腔内放疗容易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等消化系统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宫腔内放疗期间,要指导其少吃多餐、忌食辛辣、有刺激性和粗纤维的食物,同时多饮水,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降低其放射性直肠炎等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4]。

1.2.4 进行皮肤护理 在宫颈癌患者进行放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嘱咐其每天清洗腹部的皮肤,保持腹部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对于腹部皮肤出现瘙痒、脱皮和红肿等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嘱咐其不可搔抓患处,更不可用热水擦洗患处,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氧水等外用药湿敷患处。

1.2.5 进行阴道护理 护理人员在宫颈癌患者每次进行放疗前和放疗后,都要使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对其进行阴道冲洗,以降低其放射性阴道炎的发生率[5]。

1.2.6 进行膀胱护理 护理人员在宫颈癌患者进行宫腔内放疗期间,要嘱咐其每天饮用2000ml的清水,并定时排尿,不可憋尿,以免引起放射性膀胱炎。对于出现尿道疼痛或排尿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使用诺氟沙星溶液对其进行尿道冲洗。

1.4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护前后其生活质量的评分。其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满分为50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对照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56.66%。实验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治护前,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22.7±1.9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22.3±2.0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护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46.4±2.7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30.5±3.2分。实验组患者接受治护后其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进行宫腔内放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高扬,赵明星,李冬洁.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C):160-161.

[2]秦日昇,刘陶文.宫颈癌后装治疗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1317-1319.

[3]张丽丽,江幕钗,邓春涛.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放疗中专业化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3):4886-4887.

[4]高晓梅,王俊荣,王金英,刘宝丽.优质护理对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效果研究[J].现代养生,2015,9:44.

[5]王艳梅,张春艳,徐彤.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护理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15-517.

猜你喜欢

宫腔内宫颈癌护理人员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流产后宫腔内残留中经阴道彩超的应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