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生成动因与发展空间
2016-01-15董欢,郭晓鸣
【三农问题聚焦】
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生成动因与发展空间*
董 欢郭 晓 鸣
摘要:作为非均衡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以及小规模农户家庭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分工结果,传统农区“老人农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的发展空间。利用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受农作物生产特性影响,“老人农业”更多存在于耗劳力少、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领域;在以满足自给为主的农业形态中,年龄结构对农业生产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不可逆的“老人农业”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虽然“老人农业”有其存在的合理发展空间,但在本质上仍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背离。基于“老人农业”不可逆的事实及其存在合理的认识,传统农区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不应以挤出老龄农业劳动力为代价。相反,考虑到短期内现代农业无法覆盖所有农区的客观事实,国家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时必须认同“老人农业”的发展现实,给予未来生存需要依靠农业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老人农业;生成动因;生产行为特征;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F325.1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7-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0ZD&015);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留金发[2014]3026)。
作者简介:董欢,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国家公派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北京100083)。
综观全球,老年人口绝对数的持续增加和相对数的急剧扩展无疑已是不争之事实(罗淳,2000)。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当人口老龄化顺理成章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时,殊不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持续多年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进程日趋加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5.0%,高于城镇同比例3.3个百分点。①
于是,“老人农业”②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但却饱受争议的讨论话题进入研究视野。一方面,不少学者对“老人农业”充满无尽担忧,感慨“明天谁来种地”,认为“老人农业”现象已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张红宇,2011),是农民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情形下作出的不利于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的选择(熊主武,2011)。陈锡文等(2011)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相关要素影响程度的分析,揭示出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与劳动力转移对2002年以后的农业产出有明显的负作用。邹晓娟等(2011)基于“老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指出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素质和外部支持的不足,制约着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农产品的持续供给。Terry Sicular et al.(2013)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分析函数对中国辽宁省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揭示出:当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45岁时,农户层面的生产技术效率达到最高,此后,技术效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也不乏学者对“老人农业”持乐观态度,林本喜等(2012)在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础上,认为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胡雪枝等(2012)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表明,老年农户与年轻农户二者在粮食作物种植决策、要素投入量、作物单产等方面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村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对中国粮食生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Davis et al.(2009)通过对北爱尔兰家庭农场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年龄与农场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
郭晓鸣,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都610072)。
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学者们已从不同视角展开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观点和对策建议,但是,本文认为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一,如果“老人农业”的确明显表现出向自给、粗放经营倒退的发展趋向,我们能做些什么?因为放任其发展必然会加剧中国农业的自然衰退,而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承受的结果。其二,如果“老人农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我们又该如何行动,应当有哪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显然,不论是何种结论,对于目前统一的农业政策都提出了质疑。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农业情况更为复杂多元,本文讨论的“老人农业”特指传统农区的农业形态。
一、“老人农业”的生成动因
从世界农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老人农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并非中国独有的经济现象。但是,必须清楚认识到,主要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等复杂影响,中国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显著的自身特征。
1.宏观层面:非均衡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产物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成长及改革开放推进的双重契机,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内部劳动力便开始逐渐转向非农产业。尤其是当人们普遍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减少农民”时,城市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出路。此后,传统农区内部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以更加紧迫的姿态加速进行。然而,当人们沉浸在“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或正在为中国取得的快速城市化满心欢喜时,却忽视了原本期待城市化的初衷。在当前越来越多的“积攒进城安居所需费用”的逻辑主导下,不仅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出村庄,而且各种资源也持续流出农村,结果是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并没有因为劳动力外出务工更加繁荣,反而越来越萧条与空心化(贺雪峰等,2009)。也即,中国持续30多年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出是以非均衡方式发展的,流出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因而,“老人农业”成为这场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发端于英国的欧洲城市化,历时约200年,美国也用了大约100年的时间才完成其城市化进程(仇保兴,2007)。比较而言,中国的变化过于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国家在较长时间里才完成的各种转变,尤其是人口转移(蔡昉,2010)。因此,中国的农业人口老龄化在本质上是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更多地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自然老龄化,即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自然衰老过程;而中国目前传统农区快速出现的“老人农业”虽然也有人口自然老龄化的原因,但是,更大程度上却是由于年轻农业劳动力的离去而导致的结构性老龄化。这场快速的非均衡城市化进程不仅使得中国传统农区的农业提前进入老龄化,而且使其态势更为复杂和严峻。
2.微观层面:小规模农户家庭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分工结果
为什么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就是“老人农业”?这有必要从微观主体——小规模农户家庭的经营特征及其行为选择进行解释。首先,无论是以所利用的生产要素量,还是以农业产出量来衡量,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特征都主要表现为超小规模基础上的家庭经营。其次,超小规模基础上的家庭经营又是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目的,产品的商品化率较低。为分析需要,对农户家庭做出如下假设:第一,传统农区的农户家庭是由老年人、中年男性、中年女性、青年子女及孙辈等成员组成,其中孙辈不计入劳动力;第二,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决策,决策模型为家庭效用最大化。
根据劳动力转移模型,基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非农产业预期收入较高等认识,传统农区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以实现家庭整体收益的最大化。Rozelle(1999)和Zhao(2001)的研究早已证实,年轻的男性劳动力更愿意进城打工。因此,在传统农区的农户家庭内部,中年男性和青年子女是外出务工的首要人选。随着近年来非农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多及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日益强烈,实践中,青年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趋势也有所增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户家庭兼顾外出务工与近似自给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与可能性。但为什么农户家庭不举家迁移,还要剩下老人继续从事农业?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在城镇务工的不确定性,以及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性,导致了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业劳动力根本无法顺利实现身份和地位的双重转变。在难以举家迁移的现实约束下,农户家庭需要为家务和农业生产留下一定数量的劳动力(纪月清等,2010),以防范风险。
因此,“老人农业”是传统农区农户家庭为应对当前城市化的不稳定、降低家庭收入风险而理性选择家庭劳动力空间分化的结果,其存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二、“老人农业”的生产行为特征
借鉴纳入个体异质行为动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范式(Camerer et al.,2004),此部分以“老人农业”的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类别农户家庭的生产行为特征,试图得出一些更深入的规律性结论。
分析数据来自2012年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对四川省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开展的农村入户调查。调查问卷重点考察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种植业、土地利用及技术采用等情况。为确保调查情况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地点属传统农业大县,也属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口大县。调查共获取一对一农户家庭问卷501份,剔除重要数据严重缺失的问卷,实际有效问卷446份,问卷有效率为88.8%。
整个调查样本中,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为54.2岁,其中,60岁及以上占30.6%,45—59岁之间占48.1%,44岁及以下占21.3%。再考察农户家庭农业生产决策者的年龄情况,发现60岁及以上261户,占58.5%,45—59岁之间139户,占31.2%,44岁及以下46户,占10.3%。显然,无论是从农业实际生产者还是从实际决策者来看,被调查区域农业生产都已进入“老人时代”,因此,样本具有较好代表性。为便于统计描述分析,按照农业劳动力构成情况将农户家庭划分为三个类别,家庭农业劳动力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占比达50.0%以上为“老年家庭”,家庭农业劳动力年龄在45—59岁之间的占比达50.0%以上为“中年家庭”,家庭农业劳动力年龄在44岁及以下的占比达50.0%以上为“青年家庭”。以下讨论以种植业为重点,畜牧业和林业的生产情况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1.种植品种与决策依据
对调查样本的农业生产品种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类别的家庭,其种植品种的选择确有一定差异。以粮食作物为例,虽然不同年龄类别家庭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的情况大致相同,但是,油菜的种植情况却表现出较大差异:“老年家庭”中仅38.3%的农户种植了油菜,而在“中年家庭”及“青年家庭”中,油菜的种植比例分别为48.2%和54.3%。再以经济作物为例,40.6%的“老年家庭”种植了蔬菜,这一比例分别高出“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10.4个百分点和21.0个百分点。对于耗劳力较多的果树,“老年家庭”的种植比例仅为13.0%。
至于种植品种的第一确定依据,数据表明不同年龄类别的家庭都以“自食需要”和“传统习惯”为主。不过,从表1也可以看出“老年家庭”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操作简单”的作物品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家庭”中油菜和果树的种植比例偏低,而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比例较高。③
表1 不同类别农户家庭种植品种的第一确定依据
2.种植规模与土地利用
以粮食作物为例,如表2所示,全部调查样本户均水稻播种面积2.3亩,“老年家庭”“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户均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2.6亩、2.2亩和1.7亩;全部调查样本户均小麦播种面积1.5亩,“老年家庭”“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户均小麦播种面积分别为1.7亩、1.4亩和0.9亩;全部调查样本户均玉米播种面积1.9亩,“老年家庭”“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户均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2.0亩、1.9亩和1.4亩。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老年家庭”中,被调查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略大于“中年家庭”及“青年家庭”,这似乎与一般逻辑不相符合。可能的解释是:第一,当年龄越大,农业劳动力更难在非农产业就业,只能被动地选择农业生产;第二,作为老一辈传统农民,他们对农业的感情相对更为深厚,在身体状况能够达到农业生产的要求时,其继续经营农业的自发意愿更为强烈,对他们而言,农业除了具有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年龄结构与土地流转、撂荒情况之间的关系则表现得较为复杂。如表3所示,从耕地转入情况来看,“中年家庭”转入耕地的现象最为普遍,平均转入规模为3.7亩,而“老年家庭”和“青年家庭”的转入行为则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当农业劳动力年龄超过60岁时,其体力趋于下降,所以很少会选择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对他们而言,农业生产更多是为了维持自给自足的需要;而当决策者年龄低于44岁时,其非农就业机会较多,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自然也较少选择扩大生产规模。从耕地转出情况来看,不同年龄类别农户家庭之间的情况相似:转出耕地的农户比例较低,且平均转出耕地规模较小。至于土地撂荒情况,数据表明年龄的影响表现出生命周期现象,即随着年龄增加,土地撂荒的意愿先不断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年龄后,又表现出下降趋势。
表2 不同类别农户家庭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亩)
表3 不同类别农户家庭的土地利用情况
3.劳动力情况与应对方式
总体来看,农户家庭在农忙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力不足。“老年家庭”中,认为“农忙时自家农业劳动力明显不足”的比例达49.4%,而这一比例在“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中分别为51.5%和47.8%。
那么,不同年龄类别的农户家庭在面对农业劳动力不足时,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从表4可以看出,各类农户家庭应对劳动力不足的最主要方式都是“雇工或购买农业机械服务”以及“亲戚帮忙或与别人换工”。在认为“农忙时自家劳动力不足”的“老年家庭”中,有47户选择通过“雇工或购买农业机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劳动力不足,占比36.7%;46户选择通过“亲戚帮忙或与别人换工”来解决,占比35.9%。这表明,在“老人农业”中,借助市场化方式解决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也已较为普遍。农业生产性服务等市场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年龄及体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老人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不过,调查数据也表明仍有14.1%的“老人家庭”选择了“粗放耕作”,该指标明显大于在“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中的占比。
4.技术采用与粮食单产水平
从表5可以看出,除种养循环技术外,年龄结构对大多技术的采用影响并不显著。“老年家庭”中,44.4%的家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过“新品种”,11.9%采用过“农业机械”,这两个指标与“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大致相当。但是,“老年家庭”中采用“种养循环技术”的比例仅为5.0%,低于“青年家庭”12.4个百分点。也即,在常规节约土地和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上,“老年家庭”与“中青年家庭”的行为选择较为相似,但是,对于种养循环等现代农业技术,“老年家庭”的采用意识明显较为淡薄。
从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数据来看,年龄结构似乎并没有显著影响粮食作物的产出水平。以水稻为例,各年龄类别农户家庭之间的平均单产水平较为持平,“老年家庭”“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的平均水稻单产分别为1070.4斤、1114.9斤和1097.7斤。至于小麦,“老年家庭”的平均单产水平最高,为537.6斤,分别高于“中年家庭”和“青年家庭”45.7斤和27.1斤。
表4 不同类别农户家庭应对劳动力不足的解决措施
表5 不同类别农户家庭的技术采用情况
三、“老人农业”生产行为特征的现实启示及
未来发展判断
不可否认,传统农区“老人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已表现出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倒退的反向发展,以及进一步向自给性生产的退化趋势。但通过进一步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更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研究发现及发展判断。
第一,受农作物生产特性影响,“老人农业”更多存在于耗劳力少、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领域。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并不是在所有的作物生产领域都会出现“老人农业”现象。因种植生产环节较为复杂、适用的农业机械本身较少、种植风险较大等原因,油菜及大部分经济作物中“老人农业”现象并不突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事实也有可能会使传统农区的农业生产由多种经营向单一经营转变,甚至可能引致商品经济向小农经济的倒退(郭晓鸣等,2014)。
第二,在以满足自给为的农业形态中,年龄结构对粮食生产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总体来看,传统农业中老年劳动力的粮食生产行为与中青年劳动力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粮食种植决策和常规技术选择方面,甚至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之间的差别也并不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粗放经营现象并非‘老人农业’所特有,传统农区‘懒人农业’迹象已较为普遍”的事实。在全部调查样本中,11.0%的家庭在农业生产中已经选择了“粗放耕作”。可以说,粗放经营的选择在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农业自身的低效益。
第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不可逆的“老人农业”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还将继续。更为尴尬的是,新一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远大于对农村的认同,他们与农村的关系极其疏远,甚至绝大部分希望将来落户城市。延续这种发展态势,也就唯有指望那些已届退休年龄的老一代农民工替补当前“老人农业”的生产主体,而这些可能返回农村的老一代农民工也正在陆续进入老人行列。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存在是难以逆转的。令人欣慰的是,当前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特别是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农业经营者自身体力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使得单独依靠留守在家的老人也能较为顺利地完成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因此,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难以一蹴而就的现实面前,传统农区“老人农业”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具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第四,虽然“老人农业”有其存在的合理发展空间,但仍在本质上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背离。无论是快速城市化的产物,还是微观农户家庭的理性选择,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确具有合理的发展空间。但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老人农业”仍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低采用率,不仅表明“老人农业”中对技术选择的行为相对保守,更重要的是揭示出其对这些现代农业技术或许根本不存在内在需求。这无疑将构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障碍,制约着传统农区的农业技术进步。更关键的是,“老人农业”小规模、自给性的经营特征在本质上是与现代农业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取向相背离的。
四、结论性评述
既然现阶段“老人农业”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那么,传统农区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就不应以挤出老龄农业劳动力为代价。相反,考虑到短期内现代农业无法覆盖所有农区的客观事实,国家相关农业政策必须认同“老人农业”的发展现实,给予未来生存需要依靠农业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必要的政策支持。概括而论,下述三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外包服务范围,进一步松弛农业劳动者体力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二是加强水利、道路等农村生产性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顺利进入;三是加大对老龄农业劳动力的培育,通过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在可能条件下有效提升“老人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
当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短期内“老人农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超小规模基础上的“老人农业”毕竟不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其存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为防止“老人农业”陷入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从中国农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角度来看,还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造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利彻底实现市民化的条件,在基本方向上坚持以完善的制度建设导向农业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进而以平滑稳定的方式实现中国农业转型。
注释
①数据来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报。②本文定义的“老人农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中6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占比超过10%。③相对而言,油菜和果树的种植环节更为复杂,且机械化实现程度较低。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7,(6).
[2]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2).
[3]贺雪峰,董磊明.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农村观察,2009,(2).
[4]郭晓鸣等.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态势、影响及应对——基于四川省501个农户的调查[J].财经科学,2014,(04).
[5]熊主武.改变“老人农业”格局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1,(11).
[6]张冰歌.“老人农业”凸显农业发展隐忧[N].湖南日报,2011-07-19.
[7]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8]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
[9]邹晓娟,贺媚.农村留守老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基于江西调查数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0]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基于人口学视角的一项探索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
[11]纪月清,刘迎霞,钟甫宁.家庭难以搬迁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
[12]蔡昉.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尝试城市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0,(2).
[13]Davis J.,Caskie P. and Wallace M. Economics of Farmer Early Retirement Policy[J].Applied Economics,2009,Vol.41,No.1.
[14]Yaohui Zhao. Leaving the Countryside:Rural-to-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89,No.2.
[15]Min Li,Terry Sicular. Aging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rop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Liaoning Province[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3,Vol.5,No.3.
[16]Camerer C.F., Loewenstein G.,Rabin M. Advance in Behavioral Economic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17]Scott Rozelle,J.Edward Taylor,Alan De Brauw. Migration, 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89,No.2.
责任编辑: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