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2016-01-14田振林
田振林
摘 要 回族文化是以伊斯兰教教派文化为核心、在其基础上吸收和纳入了部分其他民族的文化,是在我国本土形成的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包括回民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伦理道德体系、行为守则、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的交往、碰撞、融合加剧,回族文化在于大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影响,逐渐失去本来的特色而被同化。作为民族文化血脉继承者的当代回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遵从和传承也受到极大挑战。本文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以宁夏部分高校的回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回族大学生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回族青少年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使回族的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 回族 大学生 民族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05
Abstract Muslim culture is at the core of Islamic religious culture, absorb and incorporate some of the cultures of other nations on its basis, is a nation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s domestic form, which includes Muslims in religious beliefs, values, world view , ethics system, codes of conduct, customs, culture and the arts and other aspects. Howev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ckground, the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collision, integration intensifies,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Muslim culture that mass culture, will inevitably subject to various influences, gradually lose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similation. As a contemporary of Hui ethnic culture adolescent blood successor of the nation'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eritage of compliance has also been a great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soci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ingxia Hui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survey, analyzed the efforts of Muslim university students in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s made and problems. Then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ra, Muslim teenagers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mak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handed down better Muslim.
Key words Muslim;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特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着该民族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并对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回族文化是由阿拉伯地区传入的伊斯兰文明和古老的东方文明、儒家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回民族的文化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和吸收汉文化发展形成的。
回族传统文化在回族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族青少年在家庭教育、经堂教育、社区环境和同辈群体的影响下了解并习得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同时在当前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下,回族这一特殊的人类共同体在与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一点在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青少年处在身心正在发育完善的特殊阶段,在思想和心理上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疑惑。这一时期既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动力机遇,同时也令青少年面临种种挫折和困难。对于回族的青少年而言,在同龄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外,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层面和穆斯林的身份。随着回族城镇化人口的迅速增长,居住在城镇的回族人民呈散居状,青少年一代对母族文化的接受基本上靠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辅导孩子完成功课,以求考上大学,对母族文化的教育大多有所忽视。部分城镇回族青少年只知道回族是不吃猪肉的民族,其他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为此,在这些地方的回族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根本不关心、不接受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个极端是用纯宗教的思想试图扭转这一危机,出现了家长要求子女到清真寺学习宗教知识,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极传承。作为长期生活在回族聚居区的一员,笔者发现身边的回族群众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正在趋于淡化,甚至逐渐和汉文化融为了一体,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认为当代城市回族青少年能否继续保持并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这一民族能否继续保持自身独特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1 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状况
1.1 回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显示,回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对一些常识性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肤浅。从小在传统回族聚居地长大的学生,对回族的民族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并且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女生普遍高于男生。生长环境、家庭保持传统的程度及对子女的教育频度,对当代回族大学生习得传统文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2 回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遵从状况
根据对日常问候礼仪、饮食习惯、节日习俗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回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并不排斥,在家庭及社区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能够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但从情感上却对其兴趣不大,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能够主动接受更多现代化的事物,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并存。这一方面也影响着回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在宗教信仰方面,绝大部分回族大学生有伊斯兰教信仰,这些虔诚的穆斯林将自己的一身都寄托在了信仰上,他们认为信仰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可以使自己的来世获得好报。他们通常能够坚持履行宗教功课,并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而对伊斯兰教半信半疑的大学生大多把宗教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他们对待宗教活动的态度并不明朗,大多只是象征性地参加一些重大节日的宗教仪式,以维系自己的穆斯林身份。
关于宗教信仰与婚恋问题,回族大学生在选择婚恋对象方面比汉族学生有了更多的顾虑和限制,除了感情因素外,民族属性成为他们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回族学生的恋爱观和择偶观。由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回族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了同为回族的婚恋对象。
1.3 回族大学生对待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回族大学生承认回族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只停留在一般熟悉的程度,对一些本该熟知的文化历史常识却掌握得不彻底,同时缺乏探究本民族历史传统的兴趣,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回族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多,但效果不一,父母长辈在文化传承方面对子女的影响比较深远。
2 回族民族文化传承之困惑
文化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播种机。文化有着传递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文学艺术等文化信息的功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支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命脉。同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的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都会受教化功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不愿学习民族文化,不愿学习传统的工艺,都到外面去打工,或者在外面读了大学以后,有的在外面工作。真正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年轻人很少。
目前,我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日益重视,传统文化被视为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品格,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传承传统文化,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三条渠道:一是家庭渠道,二是校园渠道,三是社会渠道。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家庭在孩子培养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学校更多地承担起了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的角色。很多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譬如在部分回族聚居地区的回族(民)中小学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同时部分高校在青年回族学生中开设民族文化相关课程,包括伊斯兰宗教知识和儒家传统文化知识。但当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将民族文化传承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界定,这些都成为困扰学校教学的难题。就是民族地区高校本身也没办法有效地将这方面的教育纳入常态化的教学工作。与之相对的则是很多民族地区高校追求更多是现代化的进程,而在保持民族特色方面显得相当薄弱,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就业率这一无法调和的矛盾不能得以有效解决,导致高校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宗教政策宣传不重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师资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得不到政策、资金的支持,专业民族教师匮乏等,从而使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和本土知识体系在学校的传承面临重重困难。
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将民族文化真正植根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心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华丽的表现形式。同时,在一些注重记忆和口传心授民族传统技艺濒临消失之前,如何引起全社会对它们的关注,使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氛围得以继续传承发扬,在少数民族地区,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难题。
3 回族传统文化传承之我见
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不仅对我们有讨论鉴赏的价值,还具有不可战胜性,不可替代性。传承和发扬回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在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回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坚持宽容、选择、创新并举,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族文化的产业领域。国家在公共文化政策制订的过程中,应当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具有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担负起保护回族传统文化,发展回族民俗产业的责任;在对回族传统文化的优劣比较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把高新技术引入到回族传统文化发扬当中,提高传统文化的科技含量,以以信息化带动回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进行文化传承时应转变路径而达到一种新的走向。譬如,民族地区高校课程的设置应该坚持传承民族文化的取向,大力开发自成体系的乡土教材,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将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同时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与家庭、区域的合作,学校应该邀请家长和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讲授和文化技能的传授,如回族的传统礼仪、刺绣、花儿、伊斯兰文化常识等,这样就可以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高校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方面,应发挥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文化引领作用,适当组织举办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回族文化知识竞赛、回族传统技艺展示等,鼓励学生从中掌握更多的回族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回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如北方民族大学依托回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传承和发扬回族传统文化艺术,整理创编了《剪花花》、《喊叫水》等多部回族舞蹈,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回回斩马刀”、“鱼尾剑”等回族武术项目,组建了“花儿合唱团”,精心排练了《宁夏川好地方》、《色俩目》等具有回族特色的曲目,让“花儿”演唱走进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可以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化是支撑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失去了自身文化传统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也同时失去了意义。因此,传承民族文化绝不能仅是某个人、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个体行为,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深入研究、破解回族文化传承中的重重困难和挑战,在保护与传承回族传统文化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回族文化传承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 马辉琴.预科回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10.
[3] 周占军.宁夏地区回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
[4] 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1995.6.
[5] 王金龙.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以辽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企业导报,2010.2.
[6]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3.
[7] 万明钢等.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 马燕.民族传统文化在回族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28.4.
[9] 赵国军.论西北回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