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分析

2016-01-14郑永宝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教学质量

郑永宝

摘 要 教学改革是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在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档案化”管理是一种旨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管理模式,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模式做出了相应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档案化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03

Abstract Teaching is the current market'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mperative in the context of a work,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effort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niversiti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is a management model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ut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in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issues, this paper makes the appropriat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Archives" management mode,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Key words teaching quality; archiv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0 前言

所谓教学质量档案,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内容,属于教学档案的一个分支。传统意义的教学档案往往更注重教学素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具有着较强的客观性,而教学质量档案则更侧重于“人的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合理利用教学质量档案,不仅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同时也可实现教学效率的稳步增长。

1 “档案化”管理的相关概述

1.1“档案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档案化”管理,是指在对个人或单位从事社会活动的一切行为进行记录的详细过程。基于档案化管理的真实性、实效性、可靠性、长期性、完整性等特性,在对个人或单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有效实现管理及约束的目的。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可对过往的档案记录进行查询,并从中总结出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

1.2 “档案化”管理的重要性

(1)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立起有效的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可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首先,在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档案化”管理可对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在实施“档案化”管理的过程中,高校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实现高校管理的进一步深化。

(2)完善教学体系。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对教学体系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档案化”管理能够以更全面、客观的角度对高校的历史做出不同形式的记录,同时对高校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做出真实的评价,并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反馈,由此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而言,“档案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起到重要的监督及指导作用。在实施“档案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可将教学档案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对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1.3“档案化”管理的要点

(1)规范“档案化”管理。在规范“档案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观念的革新,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应当开展合理化的教学评估工作,以维护其规范性;最后,应当确定教学档案的主导地位,以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优化“档案化”管理。在优化“档案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实现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及归档自动化;其次,应当通过教学档案的标准化建设来促进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教学档案管理各环节的全面提升;最后,应当进一步落实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实现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3)坚持“以评促建”。在坚持“以评促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应当对各项教学指标的定量化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有效掌握教学质量、教学效益等内容,不仅能够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还可实现高校工作特色的进一步体现。

2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相关原则

2.1 全过程管理原则

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因此,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档案管理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在“档案化”管理过程中首先就应坚持全过程管理原则,即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管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2 前端控制原则

所谓前端控制,主要是在教学质量目标下,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整合。所以在高校教学质量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对管理的目标、规则和要求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原则,从而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减少各管理环节带来的麻烦,实现优化管理功效的目的。①

3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3.1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内容

一是教学计划方面。教学计划的“档案化”管理是整个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教学计划管理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根据,常见的主要有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任务书的下达、授课进度计划的编制、课程表的编制等等。在整个教学计划管理中,从上到下主要包含了:学校计划、专业计划、课程计划和课题计划管理。从学校计划管理来看,主要是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所设置的专业和教学目标以及层次。而这就为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各专业之间,必须严格按照整体目标和社会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课程开设计划,从而确定专业的知识目标。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实现模块化,并尽可能地减少开设课程的门数,致力于优秀课程的建设和精品课程的打造,使得所有的教学计划均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归档,实现教学计划管理的档案化,最终为检索和使用提供便利。②

二是教学工作方面。为了实现对其的档案化管理,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导向性,为师生课堂互动提供风向标,所以应以学期为单位,对本学期的教案根据年级、科目、教研室以及职称等进行分类,并将每一年级和每个科目教案完成的情况进行汇总,进而在教学中心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师资源系统,为反思与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三是教学专业化发展档案方面。由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以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采取教师成长记录袋对其实施档案化管理。所谓教师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教师主动参与并对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全面记录的过程中进行评价的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计划、教育随笔以及精彩案例等,从而成为教师的名片,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是学生成绩档案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检查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和判别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举措。所以应在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前提下,通过考试和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实施档案化的管理。

3.2 落实档案化管理的措施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升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其的宣传,不断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档案化管理意识,并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管理工作之中,切实加强自身档案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完善档案化管理制度,为整个教学质量的档案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为构建高素质的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就应选派专人参与到档案化管理工作中,并对档案进行合理分类和细化,从而使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③

4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4.1 实施分类管理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所涉及的教学管理部门较多,所以各部门之间必须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教学质量信息进行建档,并构建教学质量档案库,而教学质量档案库一般以文本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形式出现。将其细化时,若根据任务进行分类,主要有质量工程项目、教学任务、考试评价、实践实习、教师发展、现代教育、教材仪器以及网络等管理。若按照过程分类,主要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执行情况的管理、教学检查和考评管理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若按照结果进行分类,主要有专业课程的建设、教材和实验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4.2 实施目标化管理

所谓目标化管理,主要是将各级质量工程项目作为目标,采取目标档案化的管理,全程记录项目文件的标准、组组申报的评选以及公示发文和中期检查与后期的验收。所以在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中,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实现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对校级重点课、优秀课、精品课和省级精品课实施档案化管理时,主要应从其申报到建设以及组组评选等逐级进行建档和管理。

4.3 实施信息化的管理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所以为了强化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换言之,就是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不管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任务的开展与评价,还是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等,均实现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这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信息集成的同时加强数据平台的构建,并深度挖掘数据,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的集成,从而促进资源信息的共享,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最大化地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④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管理人员,不仅要意识到档案化管理在整个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各部门之间必须通力配合,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对收集的档案资料是否完整进行探究,从而结合所得到的各类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保存,实现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张衷平.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32):45-46.

② 孙磊,朱桂平.高校教学质量野档案化冶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9):39-40.

③ 尹立苹,李彦启,杨美荣.加强高校采购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225-226.

④ 孟宁,许姝佳.关于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4-15.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