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数学第二课堂辅助教学的应用实践和思考
2016-01-14张志娟聂大勇
张志娟 聂大勇
摘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目前大学数学第二课堂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第二课堂数学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介绍了以飞信、QQ和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促进大学数学辅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本文的应用实践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和学科。
关键词:大学数学,即时通讯工具,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91-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很多,如生源总数下降、智能手机类通讯工具的普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而从教学层面来客观分析,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限于各种因素制约,很多课程特别是大部分基础课仍然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多还限于简单的面对面提问和回答,学生在课后如果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它包括传统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过程中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课堂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很多高校虽然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先后做了一些尝试,由于涉及内容多,课时紧,大部分老师都觉得效果不太明显;而与此同时,学生亟需第二课堂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如何开展第二课堂进行辅助教学也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很强,特别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M)的发展非常迅速,推广面也很普遍,学生们也希望能将此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进行辅助教学。虽然一些老师在此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尝试,但大多还限于教师自己所授课班级,缺乏大规模应用的实践。从去年开始,在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务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两校开展了相关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大学数学第二课堂辅助教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最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来阐述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其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将此类辅助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1.调查方法。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查阅文献研读调查报告、拜访学校和学院督导专家、在教研活动中充分研讨、到学生中间进行深入交流等,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们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共20个选择题,一个问答题。其中选择题均为多项选择,每个选择题有5个选项供选择。为了突出代表性,我们选择了两个学校的理、工、经、管四个学科共300名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98份,问题反馈率达到了91.2%。
2.主要结果分析。①开展第二课堂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如前所述,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仍占主要地位,教学模式仍然遵循“老师讲→学生听→做作业→复习→考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培养创新性思维。开设第二课堂就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的学生是比较支持开展第二课堂的。②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大学数学第二课堂重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第二课堂的开展方式也应该呈现多样化,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来:希望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基于智能通讯工具交流的占大多数,当然也有的希望能够定期举办知识技能大赛及其他交流方式。③其他调查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不断普及,网络访问服务随处可得,而大学生是接受、使用这些新生事物最快的主要群体。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目前学生手机的普及率为100%,其中智能手机占比为82%,有22%的学生拥有智能平板电脑,因此,利用IM开展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已经具备。
三、开展大学数学第二课堂的应用实践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为了深入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学生亟需面对面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要求,在黄河南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在高等数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下,在指定的时间(每周一到周五的19:00~21:00)和地点(教务处具体安排教室),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但不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具体活动内容自行安排,可以是答疑、讨论、讲座、播放数学家的传记影片等。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在智能交互工具辅助教学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尝试:在所授课班级所有学生间建立飞信群或QQ群(一般来讲,飞信或QQ使用一种即可,尽量使用飞信工具,这样既可以避免个别学生使用QQ工具聊天,又考虑到部分同学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机,只能接发飞信而不能使用QQ)和微信朋友圈,利用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提供的交流互动平台和当代青年学生渴望交流,乐于展示自我的个性,为开展第二课堂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根据我们在两校开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利用IM辅助教学的优点主要有:
1.信息交流快速,保证了教学的时效性。如果第二天有课堂教学,我们一般在前一天通过飞信发送信息,告知明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方便学生提前预习;如果要交作业,我们也会提前告知,防止个别学生忘带作业;课后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2.资源共享便利。课后老师可以将上课课件、补充材料、相关电子书等辅助资料上传至共享空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上传一些学习资料和心得体会,甚至是一些幽默杂文等,既能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又能活跃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
针对部分学生要求开展第二课堂的其他方式,例如举办各类知识技能比赛、设立协会和兴趣小组等,我们一方面和校团委、学生处积极沟通,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为骨干建立建模协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和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高等数学实际应用。
四、几点启示和思考
1.大学数学课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中涉及面最广、学时最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师“教”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目前来讲,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队伍的培养;二是多形式的教学。关于教学队伍的培养问题,各高校都有很多优秀的经验值得推广。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现阶段无法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开展大学数学第二课堂以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大学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内容、考核等须多样化。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多是以其专业为导向,这就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水平的要求有明显的分化,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使得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不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阻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第二课堂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专业人才的个性化特长,丰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和知识多样性,解决特殊性个性的问题,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一定要多样化,开展内容一定要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考核方式也应更灵活(譬如我们某一学期的考核是写一篇总结:你所知道的数学家有哪些,他们主要有什么成就。
3.利用数学软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不能额外加重学生负担,如在给学生介绍MATLAB软件时只须让学生知道数学软件可以去做计算和研究工作,而不再要求学生去花大量时间去钻研计算技巧、编程、绘图等。在利用即时通讯工具(IM)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注意合理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这些工具强大的娱乐功能和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使部分学生假借学习之名沉溺于网络,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监督;二是教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不要求教师坐班制,这会为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还需要各学校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去开展。
参考文献:
[1]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9.
[2]张喜荣.构建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的几点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91-192.
[3]彭放,刘安平,唐勤.以学院为整体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228-230.
[4]魏国强,杨永清.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大学数学“两课堂”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