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构建探析

2016-01-14徐凯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构建

徐凯

【摘 要】阐述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构建的有利条件,分析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构建遇到的问题,结合高校新校区的特点提出打造网络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现有群体及潜在资源、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等构建网络平台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平台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10-02

当今社会,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高校中,随着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校园这一校园形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网络已成为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外部因素。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可以看出,校园网成为师生学习、生活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已是必然趋势。对此,高校应抓好网络平台建设,使校园网成为服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窗口;科学设计平台,强化网络平台的功能,使校园网成为为师生提供便利的重要工具;合理利用平台,提升网络平台的价值,使校园网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渠道;深层开发平台,丰富网络平台的内容,使校园网成为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构建的有利条件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用户群数量大、覆盖年龄范围广,影响力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凸显,它以其特有的平台特性默默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其资源丰富的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以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改变了人们交往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第二十九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最高达 96.1%,成为互联网普及率中最高的群体。因而,高校应牢牢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融入更加多样、更加吸引人的方式,使教育、管理、服务三育人的功用在网络平台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高校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可依托社会上已形成的较成熟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经过测试及使用更具有适应性,减低了因网络平台硬件问题带来的发展困扰。

(二)发展前景好。校园网络平台因其网络特性,具有活、全、新、快、的众多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有利于用户的使用和参与。校园网络平台既是传播校园主流文化的新阵地,也是高校文化内涵、办学精神、优势特色的最佳展示窗口。虽然高校新校区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网络平台的构建上较为滞后,但这反而减少了改革及发展的阻碍,不会因为固化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前进的脚步,降低了改革引起的阵痛。因而,新校区在发展网络平台、积淀校园文化的道路上能走出有别与老校区的全新模式。

(三)有校本部或老校区积累的实践经验作为参考性样本。高校校本部或老校区积累的实践经验或初具规模的网络平台范本可为新校区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与借鉴。校本部或老校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平淡到丰富的积累,特别是在网络平台的构建方面的丰富经验对新校区较滞后的校园文化及网络平台的建设起到助推与借鉴作用。

二、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构建遇到的问题

目前多数的高校校园网络平台,都是以展示高校基本情况为主,这样的校园网络平台,用户参基本没有参与机会,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内容上,除新闻和通知类的内容更新较快,其他内容长时间不能更新,甚至部分栏目只有名称而无实际内容,这也使得校园网络平台的关注程度下降。在实用功能设计上,未能针对使用者实际情况考虑,脱离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另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确,未能与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和引领进行有机结合,缺少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网络环境、如何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等内容。在用户权限设置上,用户因权限不够,很难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

(一)启动实施有阻力。新校区由于发展成长时间较短,在现有的建设期内校园文化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且在文化积淀性方面存在不足,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还处于较空白阶段,建设起点相对较低,加之人力、资源等投入上的不足,新校区在启动实施网络平台方面具有不小的压力。

(二)形成特色较困难。具有较长发展历程的老校区因其长期的文化积淀,通过实践探索在网络平台等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符合各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而高校新校区成立时间一般较短,且目前国内高校数量多,不论是行业特色高校还是综合性高校都在寻求新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并走出一条特色道路相对艰难。

(三)可用资源较匮乏。高校新校区在起步期内专业人员、配套资金、相关信息源等软硬件条件不足,系统的管理上不到位,更多的是依靠老校区或校本部提供的各类支持。在人力资源方面,不仅是数量及质量,更多的是学校管理人员对网络平台认识不全面。

三、高校新校区网络平台的构建途径

(一)打造特色网络品牌。校园网络平台关键性的动态指标在于内容、准确度及更新速度等方面。目前的高校学生大多是随着网络一起成长起来的,若想利用网络吸引他们的视线,需要具有特别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急速的更新。因此,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应该改变原有的形式呆板、内容简单、功能单一、更新迟滞等不足,更好地解决吸引力不足、利用率低等问题。应完善校园网络平台的功能,提高用户参与程度,加快、加深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高校新校区在打造特色网络品牌应更好地利用社会上已较成熟的、影响力较大的媒介。

1.优化校园门户网站。校园门户网站是每一所高校在网络中展示的绝佳平台,是发布相关信息的固定渠道。在门户网站上可以尝试开辟校园特色专栏,如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河南农业大学的“太行之路网站”等,大多是以本校学科特色为核心,围绕主体用户——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就业引导、特色文化等模块组合。设计优良、布局合理、内容新颖的校园网站不仅能提高社会关注度,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校园门户网站,积累荣誉感及归属感。

2.打造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博是网络发声的新媒介,高校、企业、政府等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在扩大宣传面的同时,能更加快捷地发布信息、发起交流互动。学生手持手机刷微博已成为一种流行,而利用微博的特性,校园官方微博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通过发布社会热点问题与话题、普及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知识与信息、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及话题互动等,利用微博消息发布及时、传播面广等特性能更好地配合其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3.建设其他网络平台。当前,其他网络平台,如贴吧、微信、论坛、QQ空间等也成了新型的交流平台。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提升和革新,更多网络用户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等终端设备参与网络互动。如今大学生使用手机刷微信、逛贴吧、进论坛、写说说、更新空间,已经是普遍现象,此类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闲暇时光抒发个人情感、相互交流的一类重要平台。高校应当重视此类公开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利用此类平台用户群庞大的优势,推出有特色的高校平台,辅助开展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良性发展。当然,高校应利用和管控好这类平台,通过这类型的网络平台可发起话题、交流讨论、活动宣传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充分挖掘潜在人力资源。网络之所以迅速发展得益于前所未有的更新速度以及良好的参与性、互动性,相较于纸质媒介,电子媒介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交往之中。构建校园网络平台不仅仅是一定的物质投入,更加需要开发校园内所特有的、庞大的潜在资源——人,动员好、开发好潜在的人力资源既是发挥好人的主体性作用,更是人本主义理论应用于学校教育中的合理化体现。在高校新校区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背景下,充分动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群体,集思广益创新内容、提高技术,积极参与校园内各项文体各项活动、转载、转帖;充分动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其他学生群体,学生既是校园网络平台的受益者,同时也能是参与者。通过利用现有群体、挖掘潜在资源,可以使教育者及受教育者都参与到网络平台的宣传、构建中去。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中是最活跃的群体,也是网络互动参与量最大的成员。因而,高校新校区的各部门及院系应提高对网络平台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尽快开发校园网络平台;高校应针对如何引导网络评论、控制网络舆情、监管网络动态,处理网络突发情况等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维护、管理利用好网络平台。在现有的校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规范和创新校园网络平台管理机制,通过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者、参与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道德,使校园网络平台的使用秩序井然;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的各级管理体系,使网络信息的监控、收集、分析、干预等反应机制更为完善,保护校园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

(四)营造校园网络文化,共筑品牌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因网络的介入而更加丰富、鲜活,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及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打造内容丰富、功能完善、具有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传播校园主流文化,展现高校的品牌特色。构建好校园网络平台,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共筑品牌校园文化既是对网络所带来挑战的有力应对,更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有活力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周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2]蔡克勇.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6)

[3]袁纪玮.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冀淑辛.高校网络贴吧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

[5]敬菊华,张珂.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基金项目】201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辅管理岗院级科研项目重点课题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构建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