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1-14张银玲
张银玲
摘要:文章分析了黄淮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别从人力课程资源、物质课程资源、实训企业数量、课程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人力课程资源;物质课程资源;校企合作;课程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9-0078-02
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具有资源类型多样性,随时随地访问的特点。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一个成熟的课程资源,应该有很好的共享性,对教学有很大的辅助性和支撑作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仅仅通过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常规教学课时有限,理论知识课堂不能及时消化,而项目任务又带有很强的知识阐述性,和现实项目开发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习题进行巩固和强化,实践部分必须通过学生亲自参与项目,达到熟练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和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技巧的目的。所以说,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可以通过从课程资源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黄淮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已启动近一年时间,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首先就存在的问题给以分析,然后,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1本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1人力课程资源匮乏
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教师群体,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和项目经验直接决定课程资源的质量。目前,参与该项目的从事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的教师只有四位,这四位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参与过大型项目的数据库设计教师微乎其微。这样教师群体能够保证课程资源中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合理性和简单项目的数据库设计操作,但是,由于教师群体参与复杂项目的经验不足,在项目开发中不能达到很好的指导意义。目前,急需要引进参与过大型项目数据库开发经验的教师,或通过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业务素质,采取“教师项目培训”或“教师深入企业实训”的方法和措施,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1.2物质课程资源不足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所以,常规教学如果能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完成效果会更好,老师讲解的知识学生马上通过实验去验证,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能进行演示,这样会加深同学们的理解,目前学校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还处于筹备阶段。另外,实验环境欠缺,学校虽配备有一个数据库实验室,由于硬件配置过低,满足不了后续实验Oracle实验环境的需求。另外,教师录制教学视频设备缺乏,学校没有提供专门的视频录制设备,老师主要是通过试用版的视频录制软件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试用软件一旦过了试用期,视频录制工作就不能继续了。如果学校能提供专门的视频录制设备,老师可以自行安排视频录制,这样能保证教学视频的数量和质量。物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加大物质资源改善的步伐,学校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无法满足教学现代化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1.3实训企业数量不足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最终达到熟练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常规教学中理论课主要以介绍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相对也比较简单,主要以验证和巩固理论课学习的内容,要达到能熟练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工作,必须通过参与具体实训项目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校能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具体项目的开发实践中,目前,有几个企业与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联盟,比如:北京中锐咨华、广州思迈特软件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都与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合作联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校在校师生提供了一定的实习实训机会,但是,这还远远满足不了我院学生的实习需求,学校还需要加大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同时,也给老师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
1.4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
课程资源的开发目的是辅助教学,要对教学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如果仅仅是开发课程资源,而不去利用则开发课程资源毫无意义。从本校目前隋况来看,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
2本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就本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加大对人力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二者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学校要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要确保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而不能只求数量。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质量的有力保障,只有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教师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就目前学校人力资源情况,学校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引进在数据库开发方面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企业人士,充实到课程资源开发队伍中,并且加大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师的实训力度,让老师更多地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老师参与了实际项目,同时,老师可以把参与的真实项目案例纳入到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中,则课程资源的质量会大大提高。
2)强化物质课程资源的建设。立足于学校的“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要强化基础,同时要加强实验和实训。针对软件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加大实验、实训机房的建设力度,升级原来的一个数据库实验室,并扩建一到两个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室,满足日常实验和实训需求。这样学生在后续的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训机器能得以保证。另外,课程资源开发最好有主讲教师的授课视频,主讲教师可以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录制主讲教师的教学视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要购置整套的视频录制设备,并建立专门视频录制教室,并派人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在学校统一协调下,老师可以自行安排课程的视频录制,这样能够保证课程视频的质量和数量。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达到就业能称职的目的,学生在校期间应更多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而不能拘泥于学校范围内虚拟项目的开发。学生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时,为了便于新知识的吸收,相关案例可以选择熟悉的学校相关项目,比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本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资源基础知识部分就是围绕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进行的。但是,对于综合性的实践课程,比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学生最好能参与企业具体项目的开发,熟悉项目的开发流程和细节技术问题,积累开发经验。这就要求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训场地,虽然,目前有部分企业已与本校建立了校企合作,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训需求,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积累了一定项目开发经验,达到就业能称职的目的。同时,也给老师提供锻炼的场合,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到具体项目中,实现双赢的效果。
4)建立学校课程资源信息管理库,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益率。为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各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然后进行评估,再将评估后的课程资源进行归类、重组,实现有序排列。课程资源信息管理库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管理,能让课程资源开发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晰地了解有哪些课程资源能够利用,怎样使用,课程资源开发者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对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从而实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本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需求,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同时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