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院校高职生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2016-01-13曾艳芬

科教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

曾艳芬

摘 要 本研究以女子学院高职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其压力状况及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子院校高职生心理压力总体处于轻度水平,并且显示出了专业、生源地、独生与否等变量上的差异;而其压力应对方式主要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

关键词 女子院校 心理压力 压力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2.085

A Research about the Mental Stress and Stress Coping

Styles of the Students in Women's College

ZENG Yanfe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The research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stress and Stress coping styles of the students in Women's College through questionnaire. It shows that the mental stress of the students in Women's College is in a certain condition, also brings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jors, the origin and if only-child or not; their stress coping styles should be positive primarily.

Key words Women's College; mental stress; stress coping styles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大学生的压力逐渐增高。长期的心理压力容易使人精神耗竭,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而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则容易使得压力难以得到解决,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因此,时刻了解和监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和压力应对方式使用情况,刻不容缓。

女子院校专科大学生(高职生)作为大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全女生”教育模式和性别单一的环境,其特殊性在教育中可见一斑。随着女子院校在社会的发展中办学越来越多,群体越来越庞大,如何更好地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进行教学和培养,是当今教育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然而,在大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关于女子院校大学生(高职生)压力源、应对方式等研究依然非常缺乏,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女子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其压力状况和压力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其压力状况及其压力应对策略的特点,并且希望能够以本研究的结果,对我国女子院校的学生压力状况和应对策略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增强女子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某女子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为97.1%。使用SPSS20.0对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三个变量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用李虹(2002)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压力源、解亚宁(1998)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

《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李虹,2002)包括总量表和三个分量表,分别是个人烦扰、学习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列有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1, 2、3)。在信度和效度指标方面,总量表 =0.91,学习烦扰分量表 =0.88,个人烦扰分量表 =0.84,消极生活事件分量表 =0.83,拥有良好的信效度。压力总量表对心理健康的预测能力最强。

《简易应对方式》解亚宁(1998)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分量表,有20个条目,该量表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1, 2、3)。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 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 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 系数0.78。

2 结果

2.1 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2.1.1 女校高职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

表1所示为该女校学生压力的描述统计。由于《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90分,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量表采用理论中数45划分压力的高低,得分高于45被认为高压力,反之为低压力(李虹,2002)。压力总分的平均数远远低于理论中值(t = -41.88,p<0.001)表明女校高职生报告的大部分压力属于轻度压力而非重度压力。学习烦扰(t = -50.78,p<0.001),个人烦扰(t = -25.66,p<0.001)和消极生活事件(t = -23.15,p<0.001)维度也低于其理论中值,说明分别来自这三个压力源的压力也大都属于轻度。而在频次来看,总压力分数超过45(包括45)的学生只有34人,占总数5.83%。因此可以得知,该女校高职生的心理压力处于轻度水平。

2.1.2 各变量上学生的心理压力分析

表2为各变量上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对各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生源地: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压力总分(t = -5.970***,p<0.001)、个人烦扰(t = -4.890,p<0.001)、学习烦扰(t = -5.233,p<0.001)、消极生活事件(t = -5.343,p<0.001)差异显著,城镇学生在总压力和其他三种类型的压力水平都显著小于农村学生。

专业:理工科学生和文史科学生在压力总分、学习烦扰、消极生活事件上的压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个人烦扰维度上差异显著(t = -1.925,p<0.05),文史科学生的个人烦扰压力显著大于理工科学生的个人烦扰压力。

独生与否:独生学生和非独生学生在压力总分、(t = 3.051,p<0.01)、个人烦扰(t = 3.046,p<0.01)、消极生活事件(t = 3.145,p<0.01)上的压力差异均显著,在学习烦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非独生学生的压力总分、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上的压力均显著大于独生学生。

2.2 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2.2.1 女校高职生压力应对方式总体情况

女校高职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主要是积极应对方式为主,积极应对方式的采用显著多于消极应对方式(t = 67.336,p<0.001)。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范围从1-19分,超过理论中值12的学生占21.3%,该院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可见表3。

2.2.2 各变量上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分析

各变量压力应对方式情况可见表4,对各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差异显著(t = 0.130,p<0.05),城镇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专业学生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显著(t = 4.360,p<0.001),理工科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使用显著高于文史科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

独生与否变量上两类学生两种压力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女校高职生总体压力状况分析

以往研究表明(王金洪,2008;查康,2010;龚勋,徐远,2011;王英,2012),大学生压力属于轻度水平,高职生报告的压力大多属于轻度压力而非重度压力,本研究的结果符合以往研究结果,女子院校大学生报告的压力大多属于轻度水平。从对该院校的总体压力状况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压力总分,还是个人烦扰、学习烦扰、消极生活事件三个分量表的分数,其平均值都远远小于理论中值,达到中度医生压力水平的学生只有5.8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女子院校学生大多数属于轻度压力。总体来说,该院校学生压力水平属于轻度水平。这说明大部分女校高职生心理压力不大,能够正常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

3.2 各变量上学生压力水平的对比

在对不同生源地的压力水平对比中可以发现,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压力总分、个人烦扰、学习烦扰、消极生活事件都存在差异,来自城镇学生在总压力和其他三种类型的压力都显著小于农村学生。城市与农村生活环境存的巨大反差,农村学生经济状况与城镇生活水平的鲜明对比,长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情况的突然变化,这些因素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中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因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这导致农村学生在校园中的压力,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人际关系、生活事件挫折等方面,都远远大于城镇学生。这样的结果提醒教育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更加关注农村的学生,协助农村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当给予各方面的压力处理方式的培训,缓解农村学生的压力。

不同专业压力状况的比较,总压力、学习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显著不差异,但在个人烦扰一项,文史科的学生远远大于理工科的学生。《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的个人烦扰项主要测查学生独立生活压力、同学人际关系压力等,这表明文史科的学生在应对独立生活、人际关系方面比理工科学生存在着更多的困难。而这提醒教育者,应当更加重视文史科学生的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方面的教育教育,尤其是文史科对于人际关系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得文史科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应对生活和人际关系。

在独生与否变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独生学生和非独生学生在压力总分、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都存在差异,独生的学生在总压力和另外两种类型的压力都显著小于非独生学生。表明非独生学生在面对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时感到更大的压力。这提醒教育者,可以制定相对有针对性的策略,用以缓解非独生学生面对个人和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生活挫折上的压力感。

3.3 压力应对方式总体状况

在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中,该院校学生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远远多于消极应对方式,这跟以往研究的结果相近(龚雨玲,2010)。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仅使用积极应对方式,不代表学生心理状况完全没有问题。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范围从1~19分,超过理论中值12的学生占21.3%,学生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同时也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的表现主要是逃避、消极等待或消极接受等。这提示教育者,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减少学生逃避或消极等待的应对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教给学生解决压力的有效方法,促使学生以成熟的应对策略面对困境、战胜挫折。

3.4 各变量上压力应对方式状况

对不同生源地的对比分析中,城镇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对比中,理工科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使用显著高于文史科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不同独生情况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

上述结果表明在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上,城镇学生多于农村学生,理工科学生多于文史科学生,这提示教育者们,在针对女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培养策略中,应当更加重视农村学生和文史科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培养。

4 结论

(1)女校高职生总体压力属于轻度,积极应对方式的采用多于消极应对方式。(2)农村城市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各类型的压力感均大于城镇学生。(3)文史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存在更多的个人困扰。(4)非独生学生在总体压力感、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上的压力感大于独生学生。(5)在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上,城镇学生多于农村学生,理工科学生多于文史科学生。

参考文献

[1] 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探析[J].应用心理学,2002.8(1):27-32.

[2]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3] 王金洪.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归因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8.8:95-97.

[4] 查康.当代大学生压力调查与分析[J].时代教育,2010.8:15-16.

[5] 龚勋,徐远超.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差异的比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1.5:53-57.

[6] 王英.压力强化倾向与应对方式、压力感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2.

[7] 龚雨玲.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探析[J].教师,2010.1:10-11.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养措施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高中教师心理压力及对策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反恐背景下新疆公安民警职业心理压力分析
浅议职场女性心理压力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通过图片看内心
看美景可缓解心理压力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