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学习过程中专业名词的比较
2016-01-13曾思琪
曾思琪
【摘要】会计学习中有很多专业名词都容易混淆,有些表面看起来非常相似,有些专业名词甚至几乎是一个意思,但是我们细加分析,还是可以加以区别的,本文试对几个最为常见而且发音完全相同的会计专业名词术语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会计 名词 比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03-01
1.盈利、赢利和营利的比较
盈利、赢利和营利三词语中的“利”都是利润的意思。我们首先从各词语的结构层面分析,赢利和营利都是动宾结构,词语的含义是获取利润,但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赢利,重在赢得; 营利,重在谋划。盈利是偏正式结构,含义为丰厚的利润。其次对每一词语的性质进行分析。“盈”是一个形容词,是指丰厚、众多、盈余,如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情局碎而偏党,志唯务于盈利者,小人也。”但在日常的会计术语上看,盈利在许多情况下就单指利润,如“某企业2006年盈利很少”。 赢利,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获得利润,“赢利,获得余利。”(高亨)本应有含义,更偏向获利过程;但是在日常会计语言里很多都是特指企业单位等的利润。营利,谋求利润,谋求私利,从语义上看稍微有点偏向贬义。更多情况下可以和赢利通用,表示利润。从这个层次上分析,三个会计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都是“利润”。如果在正式的表达上,我们认为用来表示利润时,用“盈利”应该更为合适。
虽然“盈利”、“赢利”和“营利”三个词语中的第一个字读音完全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表示单位利润及利润有关的内容时候,一般用的都是“盈”,如“盈余公积”,“盘盈固定资产”等。由此分析,在会计实务中,我们认为,企业单位发生利润,表述为“盈利”更理应为合适。
2.增值和增殖的比较
增值,《汉语大词典》暂未收录,从词语的结构分析,显然可以理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语,也就是说,“值”是“增”的对象,汉语中其含义是: 增加价值。如某产品进价100元,销售价为150元,增值50元。如果进一步分析,将“增值”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则理解为“增加的价值”,如增值税,就是以商品或劳务增加的价值的金额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上例中某商品购买价格为100元,销售价格为150元,则该商品实现增值50元。
增殖,可以解释为: 繁衍、增加。例如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一节写到“他们无不残酷地侵夺百姓,以增殖自己的家财。”也就是说“增殖”,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也就是同义复词,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增”的含义和“殖”的含义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例如: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十五”初年的10.97万亿元增殖到”十五”末年的18.23万亿元,年均现价增殖12.94%。可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殖值为18.23-10.97=7.26万亿元。
可见,增值与增殖虽然读音完全相同,从词义上显然有较大的差异,在会计上几乎都是“增值”,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只有在经济学领域,才较多地用及“增殖”,如“国民经济增殖”等。
3.交纳与缴纳的比较
交纳,在会计中的含义主要是指奉献、交付。交纳,没有具体讲交给哪位,正如《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哥哥昨晚回来,今日到寺里交纳利钱去了。”所以我们认为,在会计学中一般在非正式场合“交纳”可以随意使用,如:交纳货款、交纳水电费、交纳教育费附加等; 在非正式场合甚至可以用交纳利润、交纳税金等等。
缴纳,多用于交付规定的财物给公家,已经规定了交付的对象,比较正式。所以交利润给集体或交税金给国家时一般用“缴纳利润或者税金”,即“:缴纳”一般是在比较正式场合、显得庄重的情形下使用。所以我们在税法中一般应该用“缴纳”,如: 企业根据应税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扣缴义务人为雇主等。
4.记与计的比较
会计与“记”和“计”是紧密相联系的。有学者对会计含义的表述为: 会计即会(懂得)计算计量、会记录记载,可见会计是将“记”和“计”有机结合的一个概念,我们试对二者加以区分。
记,主要含义有: 把印象保持在脑中、记录载录、典籍、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表记标志等,可见各种含义主要是偏向文字方面的记载。例如会计中相关的表述有: 簿记、记账符号、记录,会计产生之初的“结绳记事”等。
计,主要含义有: 结算结清、总计、算法算术、估计、计算等。主要注重数字方面的表述。会计中的相关表述如:本期合计、会计确认与计量,“日计岁会”等。对“记”与“计”的具体比较,我们可以综合举一例子。如: 某企业以现金100支付办公费用。其会计处理可以表述为: 借记: 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 现金科目。借贷金额均计100元。
5.其他和其它的比较
仅从汉语词义上分析,“其他”和“其它”意思相同,都是指“别的、除……之外的”。“其他”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物; “其它”只用于事物。在写文章该用这两个词时,不论指人还是指事物,用“其他”都是对的; “其它”则只在指事物时才能用。如会计中的会计科目“其它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会计报表中的“其它资产”、“其他负债”、“其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等等,显然,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是用的“其他”而没有表达成“其它”。“其它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会计的解释就是“应该从其他单位(或个人)收取或应该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显然是指的“其他人(含自然人和法人)”的款项,偏向“其它单位或个人”而不偏向款项本身; 而“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则理解为无法区分是物还是人,但是一般可以解释为“除主营业务收入(或支出)外的收入(或支出)”。通过分析,“其他”和“其它”虽然在语义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会计上几乎都是采用的“其他”。
6.损益和损溢的比较
损益,“损”是指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支出”等,显然不仅指“损失”; “益”是指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收益”等,显然也不仅是指“收益”。在会计专业术语中,如“损益类会计科目”、“企业发生的研究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计期末损益类科目均无余额”等。
损溢,“损”是指财产短缺、盘亏; “溢”则是指财产溢余、盘盈。在会计中有关内容有“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损溢”等。可见,“损益”和“损溢”,虽然读音相同,在会计上含义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文献:
[1]胡瑞平.“白话”会计名词——对部分会计名词的另类解读[J].现代经济信息,2014(4)
[2]郭志明.怎样学好会计[J].俪人:教师,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