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2016-01-13陈颖,申虹,邓倩倩
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陈颖申虹邓倩倩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记笔记是学习者在听讲座时经常使用的重要认知策略。通过搜集1972-2014年间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重要研究论文,从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环境、研究主题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以帮助读者清晰地把握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发展脉络。最后,在分析国外现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学术讲座笔记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基于每篇文章的和研究内容,同时参考前期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综述论文的文献研究分类方法,本文最后确定了四大研究主题:笔记功能研究、笔记影响因素研究、笔记本体研究以及笔记质量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表3展示了40年来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主题分布及发展趋势。笔记功能研究(主题1)是早期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笔记影响因素研究(主题2)则是贯穿学术讲座笔记研究40年发展历程的一大主线。进入21世纪,笔记影响因素研究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而笔记本体研究(主题3)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下面,本文将逐一论述各主题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特征。
关键词:笔记;学术讲座;国外研究;回顾;展望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多模态交际环境下大学生英语综合写作能力评估研究”(13DWXZ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颖(1979-),女,山东莘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测试和二语习得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5)05-0106-06
Abstract:Taking lecture notes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cognitive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al tendency, research methods, participants and settings, and research themes,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lecture note-taking research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This review also covers the drawbacks in the research of academic lecture note-taking and concludes by addressing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一、引言
记笔记是获取源信息,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源信息进行编码,再对源信息进行整合存储的过程。[1]笔记能够提升听者的注意力,弥补大脑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是学生经常使用的重要认知策略。有关学术讲座笔记的实证研究始于Crawford在1925年开展的讲座笔记与学生测验表现的相关研究。[2]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蓬勃开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相对而言,国内笔记研究起步较晚,始于本世纪初刘永灿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学术讲座笔记功能实证研究。[3]随后,笔记研究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口译笔记进行,[1][4][5][6]而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凤毛麟角,仅有两篇英语专业八级学术讲座笔记研究成果。[7][8]鉴于讲座占大学教师所采用授课方法的80%,[9]本文拟归纳整理40年来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旨在厘清其发展趋势,从而为国内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动态和方向提供参考,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献范围和统计分类方法
本文以Taylor & Francis,Springer,Wiley Online Library和Elsevier数据库为检索范围,以“note-taking”、“notetaking”、“note taking”、“taking notes”为主题检索项对1972年至2014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同时,本文又对四个数据库没有收录但曾发表过笔记研究成果的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LanguageTesting,RELCJournal等三个期刊逐一检索,最终得到202篇论文。随后,本文删除了与讲座无关的文献,最终选定64篇研究论文。
三、结果与分析
(一)发展趋势
鉴于文献年份跨越40年,故每五年做一统计。图1表明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40年历程可分四个阶段:1972-1986年为第一缓慢期,15年内有14篇论文(占总数的21.5%);1987-1991年为发展活跃期,仅5年就有14篇论文(21.5%);1992-2006年为第二缓慢期,15年内有13篇(20%);2007-2014年为急剧增长期,8年内共有24篇论文(36.9%),尤其是2012-2014年仅三年的时间研究成果达到了一个高峰,论文达14篇之多。
图1 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
依据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10]本文将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分为实证和非实证研究两大类。同时,本文又将实证类研究分为实验、非实验和综合研究。根据这一标准对所选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结果见表1。
表1 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注:实验研究指的是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非实验研究指的是运用访谈、问卷、个案研究、有声思维等方法之一的研究。综合研究指的是运用两个或以上方法的研究。
表1显示,实证研究占86%,远远大于非实证研究(14%)。就实证研究而言,实验法是研究者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占实证研究方法的3/4。从发展历程来看,1986年是实证研究的分水岭。在1986年之前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而1986年之后研究者开始采用访谈、问卷和个案研究等非实验方法。同时,研究方法呈现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的趋势,研究者开始综合运用两个及以上的研究方法。这是因为自上世纪8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开始运用访谈、观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探讨数字背后的现象和原因。这一趋势自2007年开始愈发凸显,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就非实证研究而言,1991年是分水岭。除了2014年发表的Bui和Myerson有关工作记忆能力在讲座笔记中作用的综述外,[11]其他8篇非实证研究论文都在1991年之前发表,主要探讨了笔记的编码和存储功能以及工作记忆或信息加工能力等对笔记的影响。
(三)研究对象与环境
依据讲座语言是听者的母语还是二语,本文将研究对象分为母语学习者、二语学习者以及同时涉及母语和二语学习者三个群体。此外,借鉴徐锦芬和曹忠凯的分类方法,[12]本文又把三个群体进一步区分为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和混合群体。混合群体指一个研究中同时涉及不同群体的研究对象,如中学生和大学生、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年龄差别较大的成人学生。研究环境分课堂环境和测试环境。课堂环境指正规学校内完整的一个或几个课堂,测试环境则指正式的、终结性语言考试,既包含大规模考试,又包含校本考试。
表2 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由表2可以看出,55个学术讲座笔记实证研究中,以母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达39个(占71%)。究其原因是因为笔记研究缘起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以本国学生为主。在母语学习者这一群体中,大学生占比近八成,这是因为听讲座记笔记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近年来,笔记研究呈现跨学科的发展态势,语言学家开始关注笔记研究,研究对象从母语学习者扩展至二语学习者。另外,有7个研究对比分析了母语和二语学习者的笔记特征。需要指出,除了Hale和Courtney关注大学生和研究生混合群体外,[13]二语笔记研究和母/二语笔记对比研究的研究群体全部聚焦大学生。就研究环境而言,近九成的研究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测试环境中的研究论文仅有6篇(11%)。进一步分析发现,测试环境下的研究均关注二语学习者,课堂环境中的二语笔记研究仅有两个。由此可见,二语学习者笔记的研究对象和环境有待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四)研究主题
表3 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40年研究主题分布
注:主题1代指笔记功能研究,主题2代指笔记影响因素研究,主题3代指笔记本体研究。因有些文章同时涉及两个甚至三个方面的主题,故文献总数大于64篇。
1、笔记功能研究
最早对笔记功能进行研究的学者是DiVesta和Gray。[14]他们指出笔记有两大功能:编码功能(an encoding function)和外部存储功能(an external storage function)。编码功能强调的是笔记的过程,认为笔记有助于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组织讲座内容。而外部存储功能强调的是笔记的结果,认为对笔记的复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的内容。文献表明,笔记外部存储功能的促进作用得到普遍证实,但编码功能有效性研究结论不一。[15]因此,对笔记编码功能促进作用不显著的原因进行探讨是早期研究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指出,笔记编码功能不明显以及笔记起负作用的研究存在严重的方法失误。[16]也有研究认为,笔记编码功能的促进作用没有凸显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如讲座语速、讲座信息密度、测试手段和测试内容等。[17]而对笔记编码功能研究的元分析结果显示,笔记编码功能的作用受讲座呈现方式、学习效果测量方式和研究成果发表特点等变量的影响。[18]
随着学界对笔记功能认识的深化,研究者主要从两方面对笔记功能研究进行丰富和完善。其一,有学者提出笔记还有第三个功能,即生成功能(a generative function)。[19]该功能强调的是记笔记可以使学习者把讲座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然而,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研究表明,学习者虽被要求在记笔记时调用已有知识来整合讲座信息,但很少有学生能做到。[20]此外,听讲座时,学习者需同时兼顾听、理解讲座内容、决策笔记内容和记笔记等活动,因此记笔记时不太可能运用较多的生成加工。[21]其二,在编码和外部存储功能二维区分的基础上增加编码加外部存储功能这一维度。Kiewra和DuBois指出,传统的采用比较复习和不复习笔记内容来检验外部存储功能的方法把编码和外部存储功能融为一体,应称之为编码加外部存储功能。[21]而对外部存储功能的检验应是对不上课,课后借用他人笔记进行复习后的学习效果的测量。然而,此类实验设计损害了学习者的基本权利,相关实证研究匮乏。由于笔记功能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研究成果难有突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者逐渐降低了笔记功能研究的热情,转而关注影响笔记特征的因素以及笔记特征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
2、笔记影响因素研究
如前所述,对笔记编码功能促进作用没有凸显的探究促使研究者关注影响笔记行为的多种因素。概括而言,学术讲座笔记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水平、书写速度、二语水平和性别等。工作记忆是暂时存储并加工有限信息的能力,对记笔记而言至关重要。[11]Kiewra和Benton指出工作记忆和笔记中的单词数及信息量成正比。[22]Peverly最新的一项研究以信息量衡量笔记质量,并且得出工作记忆能够显著预测笔记质量的结论。[23]其次,书写速度影响笔记行为。Peverly对书写速度开展了系列研究。[23][24][25]结果均发现书写速度对笔记质量具有预测性。书写速度快,笔记质量则高。对二语学习者而言,其二语水平影响笔记行为。Boyle和Forchelli研究显示高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学习缺陷组学习者的笔记存在量和质的区别,高水平组笔记中的单词总数和信息量均高于中等水平组和学习缺陷组。[26]同样,Song研究发现高低水平组学习者的笔记在主题、细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信息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7][28]最后,研究发现性别影响笔记行为。Nye收集了69份母语为英语的大学生在心理学课上的笔记,发现女学生记的笔记内容多于男学生的笔记内容。[29]当然,这一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影响笔记行为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讲座特征、笔记媒介、笔记培训和笔记格式等。首先,笔记受讲座特征(如讲座长度、呈现手段等)的影响。Chaudron et al.发现讲座长度影响笔记特征。[30]听短讲座(6分钟以内)时,记笔记与否并不重要;但是记笔记对长讲座至关重要。讲座呈现手段主要有视频和录音两种。Kobayashi指出,视频过多占用学习者认知资源,会妨碍笔记的正常进行。[18]但是,现有文献关于笔记呈现手段对比的研究还属空白。其次,记笔记的媒介是影响笔记行为的另一外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借助电子设备记笔记的学习者越来越多。Kim等研究发现,笔记媒介影响笔记长度、笔记内容。用电脑记笔记,学习者很少使用下划线、箭头等符号,且笔记量小、长度短。[31]再次,是否接受过笔记培训影响学习者笔记行为。Kiewra发现缺乏笔记培训是笔记质量低的重要原因。[17]Tsai和Wu研究显示无论是短片对话还是长篇讲话,接受过笔记培训的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32]最后,笔记格式影响学习者笔记行为。现有研究均发现大纲格式(outline format)对记笔记有帮助作用。比如,Kiewra等的实验证明大纲格式能够促使学习者记更多的笔记。[33]Song研究了大纲格式和空白格式(blank format)下笔记质量的异同,发现大纲格式有助于记录更多的主旨和细节,同时有助于笔记结构的优化。[27][28]
3、笔记本体研究
研究者对笔记本体的研究主要从笔记特征及其与讲座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进行。概括而言,笔记特征的衡量主要涉及七个指标,即笔记效率、层级信息量、试题可回答程度、信息块数、符号总数、笔记结构和笔记语言等。各指标的操作性定义见表4。
需要指出,上述笔记特征指标并非被割裂开来单独研究,而是一个研究同时考量多项指标。比如,Chaudron, Cook和Loschky涉及到符号总数、缩略词、单词总数等。[30]Faraco等认为笔记特征由两方面组成,内容和过程。[34]内容是指笔记中的词占讲座材料总词数的百分比,占基本单位的百分比,占概念单位的百分比和占主要单位的百分比。过程是指笔记中缩略词和图标符号的数量以及重造词的数量,图标符号包括箭头、破折号等。Carrell总结得出笔记特征分析需包括八个范畴,分别是符号总数;实词数量;缩略词、符号以及原词的意译;笔记中能够回答测试问题的意义单位;图表、提纲、缩进次数;箭头的使用;列表的使用;圆圈、方框、下划线的使用。[35]其中,五到七项反映了笔记的组织结构。除了这些指标外,有学者建议讲座材料结构与笔记特征研究结合,探讨笔记中出现的不同层级的信息(如主旨大意或细节等)的数量。[25][28]
表4 笔记特征衡量指标汇总
注:指标按照被使用的频率从大到小排列。笔记效率、层级信息量、试题可回答程度、信息块数、符号总数、笔记结构是研究者经常采用的笔记特征衡量指标,而笔记语言使用得相对较少。
当然,研究者并没有局限于对笔记特征的感性描述,而是开展实证研究探讨笔记特征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文献表明,笔记效率[30][34]、层级信息量[28][32]、试题可回答程度[36][35]、信息块数[36]和笔记结构[28][35]等指标与讲座学习效果呈正相关。而学者们对符号总数与测试表现的关系远未达成一致。例如,Dunkel研究显示符号总数与测试成绩成反比。[36]而Carrell却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35]除了上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六大笔记特征衡量指标外,笔记语言是研究二语学习者笔记特征特有的现象。Tsai和Wu调查了108名台湾大学生的笔记语言,发现用英语做笔记的被试成绩显著高于用汉语做笔记的被试成绩。[32]当前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对笔记语言的探究相对匮乏,但是作为二语学习者的独有特征,这一议题应该得到国内学界的更多关注。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尽管40多年来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成果颇丰,但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探讨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将对今后研究指明方向。
首先,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多长于对现象的描述和比较,缺乏系统的理论升华。笔记研究涉及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但是鲜有研究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解释研究结果。正如Kiewra所言,在探讨笔记质量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时,学习者信息加工能力也要考虑在内。[15]另外,随着二语学习者笔记研究的增多,母语学习者和二语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模式是否一致等问题有待验证。如何构建母语和二语学习者学术讲座笔记过程信息加工模型是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周期较短的静态研究较多,缺乏周期较长的动态研究。笔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是静态研究,而且周期较短,很少采用历时研究方法。对同一批被试的长期动态研究可以减少诸多变量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研究应该采用动态研究的视角跟踪并记录学生笔记能力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变化规律。比如,在得出笔记质量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后,研究者可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记策略培训,探讨笔记能力发展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动态关系。
再次,学术讲座笔记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从讲座特征看,当前研究存在讲座题材单一(以心理学讲座为主),缺乏对比性等特点,因此得出的结论缺乏可推广性。今后研究应该综合考量讲座题材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寻找不同题材讲座中记笔记的共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笔记质量与讲座学习效果的关系,今后研究要尽量把相关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比如,Song提议今后的研究可以综合考量笔记格式、学习者二语水平、讲座特征及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而不是分开考虑。[28]
最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手段发生了改变,笔记的环境和手段也随之改变。虽然科学技术对笔记影响的研究已经展开,[11][25]但研究广度和深度均有待增强。今后研究可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微课、慕课等课程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先前学术讲座笔记研究的成果是否适用于新环境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其次,相对于传统纸笔记笔记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通过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记笔记。两种方式的优劣对比,以及如何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也值得学界探讨。
五、结语
记笔记是学习者听讲座时经常使用的重要认知策略。40年来,国外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二语学习者笔记研究渐受研究者青睐,数量不断增加。相比之下,国内学术讲座笔记研究刚刚起步,且局限于测试环境。笔者期望本文抛砖引玉,激发国内同仁关注我国语境下学术讲座笔记的教学与研究,以构建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特点的学术讲座笔记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郭薇.口译笔记认知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交传质量的相关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68-74.
[2] Crawford, C.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lecture notes and quiz papers[J].The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 1925, (4): 282-291.
[3] 刘永灿.记笔记功能的认知心理研究—中国学生听英语讲座时记笔记的编码功能和外储存功能[J].现代外语,2003,(2):194-199.
[4] 戴炜栋,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36-144.
[5]王文宇,周丹丹,王凌.口译笔记特征与口译产出质量实证研究[J].外语界, 2010,(4):9-18.
[6]王文宇,周丹丹.口译笔记内容与口译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115-121.
[7]泰中华.一项关于TEM8考试讲座任务笔记策略的研究[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4):7-16.
[8] 泰中华.学术讲座笔记质量的预测效力与特征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52-57.
[9] Wirt, J., Choy, S., Greald, D., Provasnik, S., Rooney, P., & Watanabe, S.Theconditionofeducation[R].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
[10]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11] Bui, D. & Myerson, J.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abilities in lecture note-taking [J].LearningandIndividualDifferences, 2014, 33: 12-22.
[12]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J]. 外语界, 2010, (3): 51-59.
[13] Hale, G. & Courtney, R.Notetakingandlisteningcomprehensiononthe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R]. Princeton,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1.
[14] DiVesta, F. & Gray, G. Listening and notetaking[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1972, 63(1): 8-14.
[15] Kiewra, K. Investigating notetaking and review: A depth of processing alternative[J].EducationalPsychologist, 1985, 20(1): 23-32.
[16] Ladas, H. Summarizing research: A case study[J].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 1980, 50: 597-624.
[17] Kiewra, K. A review of note-taking: The encoding-storage paradigm and beyond[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 1989, 1(2): 147-172.
[18] Kobayashi, K. What limits the encoding effect of note-taking?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 2005, 30: 242-262.
[19] Peper, R. & Mayer, R. Note-taking as a generative activity[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1978, 70(4): 514-522.
[20] Kiewra, K. & Fletcher,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tetaking variables and achievement measures[J].HumanLearning, 1984, 3: 273-280.
[21] Kiewra, K. & DuBois, N. Note-taking functions and techniques[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1991, 83(2): 240-245.
[22] Kiewra, K. & Benton,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bility and notetaking[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 1988, 13(1): 33-44.
[23] Peverly, S., Garner, J. & Vekaria, P. Both handwriting speed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are important to lecture note-taking[J].ReadingandWriting, 2014, 27(1): 1-30.
[24] Peverly, S., Ramaswamy, V., Brown, C., Sumowsky, J., Alidoost, M. & Garner, J. What predicts skill in lecture note taking?[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 2007, 99(1): 167-180.
[25] Peverly, S., Vekaria, P., Reddington, L., Sumowski, J., Johnson, K. & Ramsay, C. The relationship of handwriting speed, working memory,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outlines to lecture note-taking and test-ta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J].AppliedCognitivePsychology, 2013, 27(1): 115-126.
[26] Boyle, J. & Forchelli, G. Differences in the note-taking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high achievement, average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J].LearningandIndividualDifferences, 2014, 35: 9-14.
[27] Song, M.Theeffectofthenotetakingformatonthequalityofsecondlanguagetesttakers'notesandtheirperformanceonanacademiclisteningtest[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8.
[28] Song, M. Note-taking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n an L2 academic listening test[J].LanguageTesting, 2012, 29(1): 67-89.
[29] Nye, P. A. Student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Note‐taking during a Lecture [J].ProgrammedLearningandEducationalTechnology, 1978, 15(3): 196-200.
[30] Chaudron, C., Cook, J. & Loschky, L.Qualityoflecturenotesandsecondlanguagelisteningcomprehension[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8.
[31] Kim, K., Turner, S. & P rez-Qui ones, M.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note taking systems: A field study of note taking in university classrooms[J].Education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 2009, 14(3): 255-283.
[32] Tsai, T. & Wu, Y. Effects of note-taking instruction and note-taking languages on college EF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NewHorizonsinEducation, 2010, 58(1): 120-132.
[33] Kiewra, K., Benton, S., Kim, S., Risch, N. & Christensen, M. Effects of notetaking format and study technique on recall and relational performance[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 1995, 20(2): 172-187.
[34] Faraco, M., Barbier, M. L. & Piolat, A. A comparison between notetaking in L1 and L2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A]//NewDirectionsforResearchinL2Writing. Springer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145-167.
[35] Carrell, P.Notetakingstrategiesandtheirrelationshiptoperformanceonlisteningcomprehensionandcommunicativeassessmenttasks[R]. Princeton,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2007.
[36] Dunkel, P. The content of L1 and L2 students' lecture notes and its relation to test performance[J].TESOLQuarterly, 1988, 22(2): 259-281.
Overseas Research on Lecture Note-taking: Review and Prospect
Chen YingShen HongDeng Qianqi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Key words: note-taking; academic lecture; overseas research; review; prospect
责任编辑:周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