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探讨

2016-01-12薛若原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6期
关键词:周期表晶体概念

薛若原

概念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概念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中化学知识网络,是由若干化学概念引出,进而互相串联起来的一个整体。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影响着化学知识网的构建和拓展。可以说,学好概念,便为化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关键;同时,学好了化学概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进一步夯实化学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故本文根据笔者化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化学概念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一般情况下,化学课堂教学对概念的处理,采用的是理解涵义、找出要素、拓展外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对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大量时间放在了针对性训练上。虽然这让学生对目标知识的认知时间缩短,但是对于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造成学生当堂会、课后忘或不会用的状况。而且,在课后应用时,学生也容易出现概念混淆甚至偏差。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并不注重概念的学习。概念大多数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内容,故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浏览一下,并没有深入思考,使学习流于表面化。而课后复习则更是只注重习题训练,忽略了对概念的巩固。

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探析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强调概念的知识性,而较少突出概念产生的过程性。遇到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或者提高效率而直接向学生抛出概念,强调其中的要素,分析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大大压缩了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没有形成必要的因果逻辑建构。

鉴于大多数概念是抽象的,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又决定了其抽象思维能力的欠缺,因此有必要在形成概念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其形成概念。如果在教学时,能够使学生重新感受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经过重演,使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理解,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就更加稳固了,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重演元素周期表的发展过程,从“三素组”到“八音律”,从螺旋图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从元素周期表的发展过程来看其思维过程,并找出其中规律,让学生了解周期表是如何形成的,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演变过程,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维,学生就借此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是巧用实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具有直观性,是学生进行化学规律探索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都在感知实验的发展变化。因此,将化学实验合理应用于概念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各感官的协调性,更好地去感知、去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电解质的概念时,学生刚看到概念时非常茫然。这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几个对照实验来让学生感受之。将两根石墨棒作为电极和小灯泡连接好电路(准备6套),在小烧杯里分别放入NaCl固体、NaCl溶液、CuSO4溶液、蔗糖、稀盐酸、NaOH溶液,把石墨棒分别放入小烧杯中使电路连通,观察六组实验的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在盛放有NaCl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小灯泡变亮了,而盛放NaCl固体、蔗糖的小烧杯中小灯泡则不亮。通过对比试验,得出酸、碱、盐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而固体不能导电的结论。从而分析归纳出电解质的概念。这样,通过实验,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有效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三是巧举实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化学同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时往往不知所云,这是因为认知水平限制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使得概念教学的难度也大大提高。学生不理解,学习的兴趣也就淡化了。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生产中学生已认知的事物,来促进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这个数值大到什么程度,学生并没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举个例子,如果把6.02× 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口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这样一来,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就可以直观地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了,同时也对该数字“适用于微观粒子范围”的概念理解得更到位了。

四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乐学、活学。

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特点与认知水平,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把概念教学从枯燥转变为生动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结构,像有机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都可利用多媒体教学、Flash动画、实物投影等方式来展示;又如电离的过程、化学键的形成方式等,就可以用Flash动画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利用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如酸碱滴定曲线等。应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枯燥的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可引导学生乐学、活学,这也是概念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策略之一。

五是对比辨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化学中有许多相似的、易混淆的概念,加大了学生学习概念的难度。子日: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应当深入思考,经常对比着相关概念来学习,有利于加深印象;教师可以阶段性地引领学生进行总结,有意识地让学生重视它们,从而进一步加深巩固有关概念。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概念特点,引导学生对相似、易混概念进行辨析。可由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讨、自我归纳;也可以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使思维方式得到拓展。实际上,学生经过自己的对比、思考、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印象会更加深刻,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清晰。

例如,对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两者的特点,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又如晶体的结构,可对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做一对比,由学生分类归纳,加深理解,知道哪些属于哪类晶体,晶体之间怎么区分,怎样定性各晶体类型等。

总之,教师应当把握好化学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深入思考,优化教学。新课标下的化学概念教学,不仅需要从教学方法上改进,更重要的是要促成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多管齐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过程理念,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化学学习之中。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周期表晶体概念
原子家谱——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显微摄影呈现晶体梦幻色彩
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说的秘密”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