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后续任务及其走向
2016-01-12关松林
关松林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课改的不断深化,即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有关学科教材、强化实践育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同时,要正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走向: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加强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义务教育课改实施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硬件到软件,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从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从课程管理到课程建设,从评价制度到评价方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探索。从整体上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已经进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后续任务及其走向,是做好今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
一、正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工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来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全面、持久地进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意见》不仅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等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以此来突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立德树人不只是立德与树人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索、构建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是一种植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育人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即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建成各阶段衔接、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保证学科知识的体系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二是进一步确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即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相互衔接、配套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要逐渐形成多方参与的育人新格局,即学校、家庭、社会都参与配合人才培养的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证明,任何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都必须协同多方统筹配合切实推进。在统筹的过程中,各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避免脱节、教育内容的交叉、教育质量的错位;要统筹学科之间的互相配合,如语文、德育、历史等交叉学科之问的内容重复及知识点上的盲区;要统筹每一阶段、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等环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评价、考试考核等方面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等等。
二、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
1.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制订学业质量标准
国际发达国家都把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制订学生学业标准,并建立一定的体系和标准视为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在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各阶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细化,从而转化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其二,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提供相对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评价依据,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教学考察的重点。
在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时,应该在已有课程标准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内容后所应达到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将对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既便于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利于对教学和考试评价进行有效的指导,使考试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2.教材修订应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是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适时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首先应建立互相沟通、及时反馈的运行机制,确保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之间经常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使其不断完善,切实可行。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各学段和各个学科在育人目标、育人任务上的具体要求,切实处理好各学科课程标准横向的协调配合和纵向的有效衔接,完善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二是编写、修订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人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并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从国家层面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等学科教材,各地也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3.强化实践育人,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整体育人功能。一是要保证每一学科因其在知识内容的特殊育人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学科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之间的综合f生育人功能,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此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教授和引导,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四是积极探索中小学课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院校应积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如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加强对艺术、体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学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切实解决艺术、体育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等等。
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从国家或省级层面组织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中优秀的学科教研队伍打造专业的研究团队,进行长久而持续性的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和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应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区建立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和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科研机构建设,通过吸纳一线教师、专任教研员、社会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参与教科研工作,开展应用性、可操作性、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指导。
整合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各方资源,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积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打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渠道。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加快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高效育人;要充分调动中小学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专家、各级教研员和社会专业人士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考命题中的作用。注重发展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鼓励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完善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的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
三、教育根本任务引领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在实处,除了需要教师和课堂的道德构建之外,还需要课程的开发建设、有效整合。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1.课程改革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明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要明确其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在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明晰价值的内涵。对价值的解释有多种,在这些解释中,都提到了理想,理想是和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树立理想并执著地追求,根据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去努力尝试、积极探索和主动创造,这就是所谓的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帮助每个学生树立切合实际而又有意义的理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地去践行自己的价值理想,将个人的价值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让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尤其是个人层面,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共同理想。课程是实现理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应该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观。
第二,要进行课程整合。
从国家层面看,课程整合存在—个两难的选择,即是注重学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是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实用性、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所谓的课程整合,不是减少教学科目,而是内容和时间的整合,即将相似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尽量避免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与交叉;此外,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阶段要尽量避免重复。
从学校层面看,在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过程中,要尽量开发本校课程,不是校本课程。同时,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意识,力争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具体呈现和实施。
从教师层面看,在实施学科课程中,应深入挖掘课程中隐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其凸显出来,不被单纯地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所遮掩。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所教学科的深度整合,即对学科内容本身进行高质量、特色化的理解,将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科所有的问题做个彻底的了解。
2.课程改革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正是我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内容中,对于坚定中小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渗透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过于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忽视其优秀文化背后的内涵阐释。在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过度偏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点的灌输,让学生机械背诵一些优秀文化知识,没有去深入挖掘和宣传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
二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由于思想意识等问题,使很多地区和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在教学中缺乏对各阶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规划,对在教学环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渗透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现实的情况是,各学科各自为战、教学内容片段化等各种现象,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的师资问题。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虽然完整,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传统文化的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缺乏。
四是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没有统一。现阶段,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缺失,导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多元化支撑的局面。
总之,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体现时代精神,以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立足中国实际,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总结十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确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改革之路,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明礼诚信、敢于创新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