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精细管理 打造卓越品牌

2016-01-12王圣君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研学科活动

王圣君

自2005年建校以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卓越品牌为目标,遵循“精细化管理”发展主题,着力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整体推进,实现了由规范办学向品牌学校跨越的重要一步。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打造卓越品牌,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把培养造就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引导教师广学知识、精练业务、勤修师德。

一是强化政治教育。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生观、师生观,让教师关爱学生有诚心、了解学生有细心、教育学生有耐心、服务学生有热心。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坚持广覆盖、多领域,着力构建一省一市一区一校立体式教师培训网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学校坚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坚持“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相结合。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业务学习上要做好“六勤”和“五个一”。“六勤”,即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五个一”,即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每一课都有自己的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研讨课,有详案;每学期上交一篇成型的教学经验总结。

二、着力打造高效教学

学校坚持从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入手,着力打造高效教学,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一是集体备课,突出“恒”字。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性、起始性的典型课例,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集中智慧、共同攻关。各教研组以“赢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为载体,集中研讨每节课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课件设计等,组内教师参与讨论,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自己的个性备课方案。

二是课堂教学,突出“实”字。努力做到“五有”:即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有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保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民主平等、宽松的讨论氛围;有多媒体教学的实效运用。每学期都围绕“五有”,开展“新教师见面课”和全员参与的“赢在课堂”活动,以及集中评课议课活动。

三是质量检测,突出“细”字。坚持一单元一总结、一单元一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缺陷、能力不足等写出小结、对症下药,努力做到“堂堂清、日日清、课课清、月月清”。

四是常规督查,突出“严”字。对于教学常规,推行“一推四看”抽查制度:“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二看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五是作业设计,讲究“新”字。教师推陈出新,自行设计学科作业,精彩纷呈,如语文学科低年级的“读写绘”、中年级的“循环日记”、高年级的“亲子共读”;数学学科的“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等实践作业……同时,加强了自主作业的设计和研究,在充分利用“单元目标导学”的基础上,利用重要问题积累卡、单元知识方法整理卡等形式安排作业。

三、打造高质量教研

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科研发展新思路。

一是精心组织实施,高效推行网络研修。把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作为专家引领教师成长的主平台,成立远程研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经费投入、研训条件、研训资源上给予充足保障。

二是坚持活动引路,稳步推进教研活动。定期开展课堂“微观”。全体任课教师在学科负责人定期组织下分组精心观看名家课例,学习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广大教师在借鉴名家经验中锤炼课堂、提升自我,按照“观课-研讨-写反思”的流程组织活动。启动片区校际联盟。联盟学校围绕教师交流、互动教研、短期实践、结对帮扶等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三是坚持课题引领,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把课题研究作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支撑课改实验、引领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对研究课题实行三级管理:校级课题由名师或学科带头人主持,并由副校长负责指导;教研组课题由教研组长负责,全组成员积极参与;个人小课题由教师自己或者结对子,开展“问题”型小课题实验研究。

四、展现特色,构筑品牌,全力缔造卓越

坚持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形成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常规,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是全力打造学科品牌。在语文学科。我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深入持久地研究“情趣识字,海量阅读,方正习字,导引习作”,探索出了“识读写”整体推进语文教学的路子。我们编写了识字校本教材《字趣·悦读》;开发提炼出了“一看二写三评四改”的“四步一环”习字课教学模式。我们编写了三至五年级的《阅读习作直通车》和一至五年级以“妙笔生花”为主题的系列习作教材等。

数学学科。我们编写了10册“数学智趣课程”,按照不同年级学习目标的梯度要求,精心选材,科学编排,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操作性。从一年级的《玩转数学》开始,走进二年级的《开心数学园》,然后一起去三年级进行《数学寻趣》,探索四年级《数学万花筒》的奥秘,到了五年级,我们就共同经历一段《奇妙的数学之旅》。

二是全力打造书香品牌。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让学生“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2014-2015学年组织了第二届读书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有教师们的“学名师践行智慧课堂”比武活动,有“家长教育论坛”,也有学生讲故事大赛、读写绘比赛、中高年级现场作文比赛等活动。

三是全力打造活动品牌。我校对“特色周五”活动进行细致研究,全力打造。主要包括艺体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三大系列的57个活动小组。其中,艺体类课程包括剪纸、葫芦丝、粘贴画、乒乓球俱乐部等12个小组,学科类课程包括智趣数学等28个小组……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活动
“活动随手拍”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