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书神冯立,当我读完第1738本书

2016-01-12侯文晓

大学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华读书

侯文晓

如果你是一名资深豆瓣用户,那么你一定知道那篇著名的《海淀知名书店指南》,也会更熟悉他的作者:王韧勉,而现实中的他,是清华历史系的博士生冯立,王韧勉是他的笔名。一个人,读过1738本书,听过3336张唱片,看过1232部电影。

2015年10月2日上午,冯立在豆瓣网上推送了他的第79篇日记,题目是《如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1700本书阅读总结》,这是他所写的“阅读总结”系列中的第十七期,首发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韧勉观察”上。这篇文章一发布,就被“喜欢”了一千多次,获得近两百次的推荐,被一路顶到豆瓣今日推荐栏目的头条。

如果你是一名资深豆瓣用户,或许读过他那篇著名的《海淀知名书店指南》,也会更熟悉冯立在网络上的化名:王韧勉。目前为止,在王韧勉的豆瓣主页上,记录着他读过的1731本书,听过的3336张唱片,看过的1232部电影,以及众多评论和日记,王韧勉这个名字也成为了豆瓣读书类推荐栏的常客。

从三百本读书计划开始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已经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若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身上有一种少见的自信,有点像老北京的侃爷,仿佛见惯一切随时都能说个不停。他几乎可以轻快流畅地回答抛出的问题,对人名非常敏感,对读书时间和数量有着精准的记忆,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早有准备,而对“如何选择书”“用什么时间看书”这一类问题更是驾轻就熟,唯独在提及女朋友的时候才从一个经验分享会的模式中走出来。“我和女朋友就是在甘阳老师办的一个学术夏令营上认识的”,这是他第一次露出腼腆而放松的笑容,提醒着大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生。

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书,冯立很轻松地说,没想到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停不下来了。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是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翻看冯立的读书书目,会发现他的阅读涉猎极为广泛,你能从他的书单里找到各个方面的书,推理、科幻、动漫、评论、杂志、畅销书、英语、纯文学……种类之多令人咂舌,而与他的专业相关的历史类书籍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在第九百本书的总结文章《阅读的极限》中写道,自己在阅读了300本书后,对某些类型的书的写作套路非常熟稔,学术书的速度要远远快于读小说。针对这一点,冯立解释道,学术类的书读的越多,对于作者们固定的写作套路就越熟悉,到后来,一本书拿到手翻翻目录,就基本知道会讲些什么、用什么套路提出自己的观点了。读学术书可以知道同一领域的人都在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适应

被问到如何有这么多时间看书,冯立闭眼想了一会儿,“大概是有空就看吧,我很少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读,日常生活往往是见缝插针的阅读,再一个读得多了速度也会上去。”

他的作息是“朝八晚十二”型,这之间的时间足够一个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其实他并没有因为大量的看书而耗费太多时间,甚至如某些猜测那样“不通世事”,他数了数,大学生应该体验的生活从打游戏到谈恋爱,从上课到做助教,从实践到旅行,一个不落全都体验过。最新的电影一上映,他马上就去看了,看完还认认真真在朋友圈发了一条。

他的身上有很多打破人们通常设想的地方,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们对纸质书与电子书乐此不疲的优劣争论,在他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读书的感觉吧,提到现在有些人对纸质书的执着,冯立不以为意,“有读书的感觉不等于有效率,读书这东西入门很重要”。他不仅看电子书,还会听各式各样的有声书,“网络上的有声书基本上都被我听遍了”。冯立觉得,其实纸质书、电子书还有有声书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载体的不同,自1980年代全球化以来,学科的越来越细化,事务的越来越繁重后带来时间与知识的双重碎片化,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学习者也要迅速作出调整和适应,依据不同的阅读环境,用碎片化的时间和方式去阅读——比如一本书有很多种版本,我们可以在图书馆里读纸质版,出门时可以在地铁上读同一本书的电子版,晚上睡前可以听有声版。而对于笔记,也可以采用传统和电子两种不同的方式,记在本子上或各种应用软件上。就是这样,冯立将读书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地都能做的事,一件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事。

比起读书形式和读书心得,冯立更看重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

通过对纪录片Great Thinker,以及各种学术著作,如《增长的极限》和《忽必烈的挑战》的阅读与思考,他写道“读书要读出不同的维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简单阅读就去表扬抑或批驳某本书的优劣”,在用显眼的数字打头作标题的总结文章里,这样的思考和各个角度的点评才是主角,恍惚间有指点江山的气势。“读书多了写得多其实很容易,读得多了,写得不多但能给别人传递的更多才见功力”,冯立并不只单纯追求知识的输入,他觉得,大学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知识,但是却忽略了传授学习方法,如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读书写作。在最新一篇《1700本书阅读总结》里,冯立推荐了《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带到了他担任助教的课堂上,让自己的学生读书评,练习写作。说理工科学生不擅长写作这完全是误解,在冯立的眼中,不少理工科学生表现优秀,很有潜力,而他也露出一种为人师的喜悦,晃了晃头。

唯有爱与学业不可辜负

虽然读书、思考甚多,冯立却坦言自己不算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中学时代,他一度不被看好,但超常发挥的高考和自招还是让他幸运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实验班,学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凡是感兴趣的东西就去学,本科期间他在人大、北大、北师大等学校旁听了20门课,是像选课一样听课写作业的,他补充,比起为了名气去听课,可能真正教得好的老师反而帮助更大。本科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讲授社会调研方法的潘绥铭老师、讲授文学阅读的王以培老师和指引音乐赏析的毕明辉老师——都是在旁听课时认识的。

“除了与学习有关的奖学金,其他的奖学金我都拿了”,他带着一点自豪,特别说起自己本科时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这个项目他带着两个同学一起,写了八万四千多字的报告,获得了全校人文组的第一名。

课题与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有关,初时没人愿意参加,他只好拉来好友与下铺的哥们,三个人一起回到他的老家湖北黄冈做调研。“很多名人啊,李贽、闻一多、黄侃、熊十力……”一连串被写在中国历史上的人名从他的嘴里冒出来,这些人的故居和讲学之地他们全都跑遍了,不过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呼吁复建了黄侃夫妻的合葬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对冯立来说,这也是他正身体力行的东西。

2015年是冯立在清华历史系读博士的第二年。从人大搬到清华,问到清华有哪些不一样的资源值得同学们珍视,他最先称赞的不是大家引以为傲的食堂和宿舍,而是仿佛挖到宝藏一样得意洋洋地说,清华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超出一般同学想象,如可以办北大图书馆的借书证,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清华图书馆的借书期限有8周,远远长于一般学校,特别是还能借很多台湾版的书,这都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资源。这样的口袋一旦被打开,话题就一个接一个被倒出来,他仿佛是对自己的玩具了如指掌的小男孩,坐拥数座自己无比熟悉的图书馆,大到历数全国能够外借台湾版的书的高校,小到一个博士生一个月最多能借59本书,侃侃而谈,显得异常满足。他在文章里写阅读速度时说,“没有1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技巧,没有3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速度”,而认识他的人则戏称,他有时候让人觉得没有读过几百本书无从与之交谈。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清华读书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我爱读书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释清华简《越公其事》之“憂”字
我们一起读书吧
清华,北大,我来啦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