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2016-01-12康彦玲,谢淼,李燕

河北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腭裂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在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康彦玲谢淼李燕翟若琴郭莉高慧苏晓哲吴小会

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41462343)

作者单位: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

E-mail:1274612825@qq.com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整形科语音治疗室就诊的52例无腭咽闭合不全或腭咽闭合接近正常,听力、智力为正常,而发音存在代偿性构音的学龄前3~6岁腭裂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语音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影响其心理及认知行为,结合并运用护理学及心理学相关知识,根据此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针对患儿在语音治疗中出现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儿在语音治疗时不安、厌烦或恐惧等心理反应。对照组进行常规语音治疗,逐个纠正其错误发音。结果观察组在语音治疗中对腭裂术后构音障碍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计划顺利进行,患儿畏难情绪明显减少(P<0.05),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延长(P<0.05)。缩短了疗程,使患儿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较好的语音治疗效果。结论针对3~6岁学龄前腭裂术后构音障碍儿童语音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语音治疗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在遵循儿童语言、语音发育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可达到更好的语音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腭裂;语音治疗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0.058

通讯作者:吴小会,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

【中图分类号】R 473.78

收稿日期:(2015-04-01)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常与唇裂伴发,在我国新生儿腭裂的发病率约为0.182%。进行腭裂修复术后,有研究表明,学龄前腭裂儿童有25%经过手术、正畸等序列治疗可以恢复到正常发音,而30%~50%的患儿术后仍存在各种程度、形式各异的语音及语言障碍[1]。随着手术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腭裂患儿的手术年龄提前[2],在1周岁左右即可施行腭裂修复术,在患儿重要的语言发展阶段即可开始语音治疗,使患儿在学龄前语音功能即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基本正常,可减轻患儿与同龄儿童交流时的自卑感,有利于其身心发育。一般患儿能配合语音治疗的最小年龄为3岁,3~6周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词汇量飞速增长,语言能力极大加强的阶段,可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 min左右,患儿合作及配合能力差,尤其对于语音治疗课程中的音节练习及重复的治疗课程感到枯燥及厌烦,不能长期坚持学习。经常会出现治疗效果差,治疗进度慢,甚至个别患儿对语音治疗产生厌烦感继而被迫停止治疗的情况。我们根据此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改变语音治疗模式,通过对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影响其心理及认知行为,结合并运用护理学及心理学相关知识,根据此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针对患儿在语音治疗中出现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3],以减轻患儿在语音治疗时不安、厌烦或恐惧等心理反应,可使患儿心情愉悦,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用较短疗程获得最大限度的语音功能改善,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整形科语音治疗室自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腭裂术后发音不清的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5~6岁,平均年龄4岁7个月;腭裂修复术后4个月~3年。通过语音治疗师对每例患儿进行综合判断:包括主观判听、咽腔造影和鼻咽纤维镜等腭咽功能检查,诊断功能性语音障碍[4],患儿听力、智力均为正常或接近正常,可配合语音治疗,并且口腔及腭部结构未发现明显异常、无腭瘘、口鼻瘘等并发症存在、无舌系带畸形,其他发音器官检查均正常。我们将5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评估方法对照组在充分进行语音评价后行常规语音治疗,适当布置家庭作业。观察组在进行常规语音治疗及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及健康教育。家庭作业同对照组。在对2组患者进行语音治疗前、后由语音师分别进行全面的语音评估,其中包括常用的21个辅音和与之相对应的元音组合,并对词组和短句进行详细评价。对代偿性构音常用的63组音节和对应词语的辅音清晰度重点进行量比评价,参考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治疗中心语音清晰度测试表,每次评估时由2名以上语音治疗师通过主观现场判听记录患者发音情况,如有不同评价结果,不能统一时,需再次回放患者的录音资料,进行重新判听,选取多数一致的评价结果作为患者语音评估最终结果[5]。

1.3护理干预方法与内容

1.3.1建立护理干预的基础:多数患儿都有到医院就医、打针、输液的经历,对医院的环境充满恐惧,我们要从各方面打消患儿的畏惧感。首先,在语音治疗室的布置方面,充分考虑患儿此年龄段兴趣爱好特点,在墙面贴上卡通画片,采用颜色鲜艳的专用儿童桌椅,让语音治疗室变得充满童趣,区别医院其他诊室,减少患儿就医不适感,调动患儿积极性,引发其兴趣。语音治疗师着装要整洁,选择款式大方、颜色温馨有亲和力的服装,保持目光与患儿平视,态度温和,面带微笑,说话和蔼可亲,对患儿不良发音保持充分耐心,消除其自卑感,通过给患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其形成宽松的治疗环境。不要因为患儿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大声呵斥,否则容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1.3.2认知干预:在治疗过程中遵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逐步让患儿愉快地接受课程内容,按照治疗计划一步步达到目标,根据患儿的年龄,语龄,灵活掌握音节的诱导练习方法。给患儿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嘱其家属督促患儿每日定时练习,依个人情况调整治疗的间隔时间,轻松、有序的完成所制定的语音治疗计划。

1.3.3心理干预:语音治疗工作虽然在医院进行,但不同于医院其他临床医疗诊治工作,需要患儿的主动学习及家属的充分配合,才能顺利高效的完成治疗计划。由于小儿荣誉感强,爱听到表扬[6],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运用夸张的语调、浅显易懂的语言、温和的目光、关爱的动作,适时对患儿的良好表现进行奖励及表扬,充分肯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微小进步,使其对学习充满自信,不断弱化并矫治错误的发音习惯,稳步提高。

1.3.4行为干预:由于常规训练较枯燥,患儿很难配合,我们将一些游戏内容如夺红旗、争奖牌等编制到治疗课程中,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患儿在游戏中改善发音。通过利用增强物增加患儿学习热情,如给予分数奖励、刻花、卡通贴画等奖品来刺激患儿的学习热情,使其延长练习时的注意力,充分配合和参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适当在治疗过程中给患儿短暂的休息时间,缓解学习疲劳,让患儿在整堂课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1.4观察指标在进行语音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及患儿所出现的不良情绪情况,做好记录及整理。

2结果

2.1语音清晰度的改善观察组患儿(26例)治疗前语音清晰度平均为48.8%,每周进行一次语音治疗,经过10~20次治疗后,语音清晰度平均达88.4%,提高了39.6%。对照组患儿(1例)因无法配合治疗课程,被迫中止语音治疗。其余患儿(25例)治疗前语音清晰度平均为48.9%,经过10~20次治疗后,语音清晰度平均为62.5%,提高了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模式语音治疗效果对比 n=26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观察组患儿(26例)经过调整课程模式,从心理、认知、行为、奖品激励等各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后,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平均为(17.0±2.3)min,对照组患儿(1例)中止治疗,其余25例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平均为(7.2±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治疗模式患儿注意力持续时间对比 n=26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3患儿不良情绪控制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情绪。对照组患儿1例在治疗过程中因哭闹中止语音治疗; 5例出现沉默,逆反情绪; 9例出现烦躁,恼怒情绪, 5例出现哭闹、不配合情绪。仅有6例较合作患儿顺利完成语音治疗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不同治疗模式患儿配合程度对比

n=26,例(%)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讨论

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3.5~6岁的腭裂修复术后发音不清的患儿来说,要认识到其语音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语音师的语音综合评估,根据患儿各方面情况因人制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患儿能够尽早配合,进行系统的语音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阶段的患儿早期在医院进行腭裂修复术时,会有一定的心理阴影,对医生及白大褂有恐惧感,对医院环境有不安全感,仅有个别患儿能够较好配合,完成语音治疗计划,有逾75%的患儿进行语音治疗时会表现出多种不良情绪,如厌烦、自卑、恐惧、不配合等,影响语音治疗的规划及效果。此年龄段儿童具有单纯、好奇、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特征,因此可塑性强,容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而患儿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又会影响认知[7]。以上这些特点给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在分析这一年龄段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后,对观察组患儿语音治疗过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语音清晰度变化及注意力集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给患儿充分的心理支持,行为上能积极配合治疗,也提高了对治疗的耐受力。观察组患儿沉默、烦躁、厌烦、恼怒、哭泣等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对医院及语音治疗过程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降低治疗过程中干扰治疗时间及效果因素,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治疗中充满乐趣,积极配合。语音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与患儿亲切交流,让患儿对其建立信任,主动配合,同时还要获得家长的配合,督促其完成患儿在家中的巩固练习,使患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语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Peterson-Falzones SJ.The clinician's guide to treating cleft palate speech.Philadelphia: Mosby Elsever,2006.21-22.

2陈仁吉.中国腭裂语音治疗的现状和思考.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1-9.

3田思维,郭三兰,唐秀萍.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学杂志,2012,27:53-54.

4尹恒,马利,石冰.主观判听在腭咽闭合功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197-200.

5尹恒,赵树蕃,郑广宁.大龄腭裂患者治疗模式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94-302.

6戴晓阳主编.护理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116.

7Tai S,Turkington D.The evolu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 current practice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Schizophr Bull,2009,35:865-873.

猜你喜欢

腭裂护理干预
腭裂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单纯Ⅱ度腭裂1例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评价胎儿腭裂中的应用价值
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与鼓膜置管相关研究进展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国内腭裂语音治疗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